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来源 :城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风量空调的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定风量空调设计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空调行业的指向标。而变风量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更是成为近年来空调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讨论了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节能的方法,详细的介绍了其设计分析。
  关键词: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前言
  变风量空调的设计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需求提高而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空调系统,并在当今世界成为空调系统的主流设计。变风量空调可以满足不空地区不同区域的空调负荷以及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其原理是改变风机的频率,系统就能使空调的送风量得以自动变化和调节,以便人机的满足人们对室内温度的环境要求。现在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实现室内温控的方式是控制变风量的末端装置。
  1.变风量空调系统现状分析
  虽然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空调行业的系统主流,但是就我国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了解应用以及设计经验来说,与国外的空调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适合于我国的空调设计技术认识不太充分,并且对于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设计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相对薄弱。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研究。
  2.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
  2.1变风量空调风阀的工作流量特性对自动控制系统和节能的设计分析
  目前我国的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这种控制方式通过改变风阀的位置进而影响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的阻力系数,进而控制空调的风量来完成工作。按照与压力的关系可以分为压力相关型和压力无关型两种。
  压力相关型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的作用与普通调节风阀加风阀执行器和控制器的作用无异,该类型的控制箱由四个部件构成:风阀、风阀执行器、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其风量控制是由VAV BOX风阀上游的静压来决定的。当VAV BOX风阀上游的静压在外界条件下发生改变时,风阀的开度能随着静压的改变而做出一定的变化,就使得变风量空调的风量得以变化。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被动风量的变化能引起室温发生改变,压力相关型也只是相对于压力无关型来说的。
  压力无关型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与压力相关型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的区别是在其基础上加装了风速传感器,是一种风量控制与室温控制相结合组成串级回路的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当室温与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的有偏差时就会自动调节风量的值,系统就会根据风量的偏差值来控制空调风阀的开度。
  两者的特点是压力相关时,系统能够做到要求风量不变时通过风口断面的风量基本可以保持不变;而若上游的静压发生变化,压力无关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依照空调风量的设定值来控制风阀的开度,进而对上游静压可能发生的变化来作出正确的反应,从而达到维持系统风量不变的目的。
  2.2温度控制对变风量自动控制能力的影响
  温度对变风量自动控制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可调比以及定送风温度和变送风温度得以实现。其中风量可调比=最大设计风量/最小工作风量,它是反应空调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大设计风量一般取的是空调系统的设计风量,而最小工作风量取的是风速传感器的测量下限值,或者是最小新风量和室内气流组织所限制的最小送风量,取三者中的最大值为准。
  从变风量空调的自动控制角度来说,风量的可调比是越大越好,因此如果当风量的可调比受到限制,却又想扩大风量的可调比时,就要采用变送风温度来扩大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箱的显热可调比。定送风温度控制引起的送风温差为常数,在一般情况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最小风量为最大风量的百分之三十,可以根据这种情况调节定送风温度的显热可调比大约为3.3。
  变送风温度控制相较于定送风温度控制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其显热可调比可以调节为无穷大,因此其控制能力远远强于定送风温度控制,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实施的是变风量以及变送风温度,其本质可以归结为变显热控制。因此温度对于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送风温度控制。
  3.影响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其他原因
  3.1新风量对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影响
  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新风量的方式不同,如果采用混风,新风量在室内各房间的分配方式是按负荷分配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系统总的新风量达到设计要求,分配与各房间之后,在不同房间内还是会出现新风量分配不足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的风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房间内的新风量就会随之而变。如果在新风量需要超过送风量的情况下,新风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在变风量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要考虑新风系统的设置,以方便新风量的控制。
  3.2噪声问题对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影响分析
  在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噪音对设计的影响,在该系统中影响比较大的噪声源是位于送、排风机外以及变风量的末端装置。由于在系统中流过末端入口的风俗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安装于末端的风速测量传感器只有风速高于一定的数值才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度,正是由于这个装置使得噪音的影响更大。末端装置引起的噪音往往通过送风和外壳两个部位传入室内,产生两种噪音,称之为送风噪音和辐射噪音,并且该噪音会随着空调型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当风阀的开度改变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于不同的变风量空调运行工况,一般其使用时室内的压级也是不同的,根据实际经验可知,人耳对特定环境里的压级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并且时间长以后,人们对于这种噪音就不会太明显,但如果目前的压级增大之后,人们又能清楚的感觉到噪音的困扰。
  噪音问题的出现对于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大挑战,在实际的空调使用中要尽量减少噪音的出现。因此在众多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减少噪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使用前仔细校核每个末端装置在最大或者最小风量下所产生的噪音情况;尽量避免把末端装置安装于室内,可以安装在室外或走廊,来减少噪音对室内的辐射影响;若室内对噪音的要求比较高,那么采用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时就必须谨慎小心;为了减少型号给室内带来的噪声污染,最好采用末端合适的末端装置入口直径,以减轻噪声来源。
  除紫外之外还有一些系统的设计会影响到变风量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分析时要考虑诸多问题,同时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变风量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将要面临机遇和改革,国内要吸取国外设计的一些先进技术针对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研制出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变风量空调。
  4.结语
  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的关键是要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随着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逐渐深入,应用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也会更加完善,同时由于今年来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也开始引入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动控系统的控制效率。尽管如今的智能控制已经在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真正应用于实践的在国内还很少,这需要更多的学者去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闫永亮 赖伟国 罗国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分析》,【J】,广东建材 ,2010 年第 3 期
  [2]张飞燕徐荞芬,《浅谈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几种智能控制》,【J】,职业案例秦皇岛技师学校,2013
  [3]姜士凯 吴成东 张丽丹,《变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 低压电器现代建筑电气篇,2008.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施工中,工程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工程的施工资料,施工资料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强工程施工资料管理,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       引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资料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真实记录,是在工程竣工阶段所必需的验收条件,是建筑工程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在我国也发展的非常快,其中属给排水专业的技术发展最为成熟。建筑给排水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很好的给排水系统,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优良性,才能保证人们安居乐业。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建筑物给排水在建筑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业的发展引领着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房地产建筑业蓬勃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时施工设备也层出不穷。起重机械的应用,使建筑施工节省了劳力成本,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由于起重机体积大、操作难,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下文笔者首先介绍起重机械的设计,再进一步探究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起重机械;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引言  起重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装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要素       前言  伴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和深化,建筑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中,如何生产出满足市场的产品,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项目管理则是为了实
期刊
深圳市悦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81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更加迫切。据披露,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已在世界排名第二,其中建筑建造及建材生产直接消耗能源占总能耗的50%,能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在“十一五”规划中,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建
期刊
摘要:本文从如参数、结构、燃烧系统、材料、启动系统选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技术特点,对锅炉总体布置及内置启动分离器、燃烧方式、水冷壁及炉膛特点进行技术探讨,并对机组性能展开分析。  关键词: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技术特点;性能       引言  我国发电设备结构中,火电机组目前仍占75%左右,而火电机组中绝大部分为燃煤机组,这种趋势将持续相当长时间。超临界锅炉作为超临界
期刊
摘要:本文从探讨环境监测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对环境监测的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最后,关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问题,笔者进行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概念;作用       一、环境监测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检测对人类与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以及排放量就是环境监测。它主
期刊
摘要: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岩的问题,会导致施工的困难。在国内针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挖掘大多数采用的是比较常规的台阶法,然而,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拱顶大面积的暴露在外面,然后会使岩石松动、岩体坍塌。目前在公路隧道的施工中我们已逐渐使用双侧壁导坑法来进行开挖,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特别是在大断面浅埋软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中更加的有效。本文就联系某公路隧道进口大断面软岩施工
期刊
摘要:在漫长的建筑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次的转变,但无论哪一次转变,都不仅仅是因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科技、社会、经济、人文、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引发的建筑美学观念和价值体系的转变。  关键词:建筑设计形体表达色彩配置价值取向审美思维时空观念文化模式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审美开始了新一轮的趋同。这个时期整个人类社会表现为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在国内城市中发展迅猛,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注度也随之增加,能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举措,随之而来的是对建筑业的节能环保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目前节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节能技术应用和施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节能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等做了系统的探讨,为发展节能绿色建筑产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节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