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卫不和与桂枝汤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营卫的生理病理营即营气,属阴;卫即卫气,属阳。二者均来源于中焦脾胃所化之水谷精微,但其组成与分布是不同的。《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檦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营气、卫气,一阴一阳,阴阳互根,卫阳靠营阴的内守而不逸脱,营阴靠卫阳的护卫而不泄漏。本文主要论述了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病机的本质是营卫俱不足,并且营卫不和有表里之不同的表现,在表易见,在内者鲜识。
  关键词:桂枝汤营卫不和
  营卫理论始于《内经》,仲景加以发挥并创调和营卫之主方——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首,药由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在临床应用甚广,但对调和营卫的理解却各抒己见,唐克强认为桂枝汤应属和剂,即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协调阴阳气血。沈济人认为桂枝汤应归属补益剂,是通过补益卫阳之气发挥功效的。刘学华也认为桂枝汤证本质是卫阳不足,营卫不和。柯韵伯认为:“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对桂枝汤具有补益功效颇有同感,其补益乃滋阴和阳即补益营卫,且认为桂枝汤实现和营功效的主要机制之一是补益营卫。
  1、营卫的生理病理
  营气的功能主要是濡养脏腑机体,卫气的功能主要是温煦、固外、调节膜理的开合。营卫之间失于平衡,其病变如《素问?逆调论》所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据《内经》所述,营气病还可见肌肉枯、气道涩、昼不精、夜不唉等症,卫气病还可见寒热、漏泄等症,均与阴阳属性相合。治疗亦从阴阳两方面着手,据《素问?调经论》所云,营气病当补血调脉,卫气病当补气调卫。《内经》中这些营卫理论,为后世认识营卫不和的主要表现和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2、《伤寒论》中营卫不和的证型及治疗
  营气、卫气运行周身,布散体表,故风寒外袭,必先影响营卫的运行及功能,导致营卫不和之证。换言之,太阳病变提纲中所列“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均为营卫不和所导致。太阳主人一身之表,为营卫游行之所,故风寒外受首犯太阳。人体正气不虚,御邪于表,营卫分行于脉之内外,奋起抗邪而脉浮;风寒外束太阳经脉,气(卫气)血(营血)运行受阻,‘项为太阳之专位’,“不通则痛”故头项强痛;营卫抗邪,邪正相争,卫阳被郁而不能温分肉,故恶寒。可以说《伤寒论》之太阳病即营卫不和证,此外还论述内伤之营卫不和证。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卫强营郁
  风寒束表,卫阳浮盛以抗邪,故曰‘卫强’;寒邪较重,又主收引,腠理玄府闭塞,营气受寒而凝滞,则“营郁”。《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风寒外束太阳,邪正相争,表闭营郁,太阳经气郁滞不通,故致诸痛;营卫抗邪,卫气失其温分肉、司开合之功而恶风寒无汗;邪正相争,变生阳热壅表则发热;风寒在表,影响营卫运行,而上焦肺脉为营卫运行之通道,营卫运行不畅,与上述壅阳郁于肺系,肺气于宣肃而上逆为喘。卫强营郁之营卫不和证主要由外邪所致,且人体卫阳不虚,营阴未损,故治疗当大力辛温发汗、解表宣卫,力开玄府之闭塞,温通营阴之凝郁,表阳通,营卫和则邪气除。方用麻黄汤,其中麻黄辛温,能开腠理毛窍,助卫气开通汗路;桂枝宣通卫阳,鼓动营阴,提供作汗之源;杏仁宣肺气,使营卫畅宣达表;甘草调和诸药,使汗出有节,以防损伤营阴。可见麻黄汤诸药均为疏通卫运行道路而设,乃治疗卫强营郁的代表方。而大青龙汤证则是在卫强营郁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营卫不通,壅阳壅热更为严重,故在麻黄汤基础上,倍用麻黄开表,兼用石膏清热。
  2.2卫强营弱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第4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卫强营弱,欲救邪
  风者,宜桂枝汤”。“卫强”还指风寒袭表,卫气抗邪而言;“营弱”是指由于风邪较重,风性疏泄,腠理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以上表现,不为营卫功能失调,即为营卫运行受阻。本证卫强由于风邪偏盛,而较之寒邪偏盛之卫强营郁证为轻,且营阴在外邪作用下外泄为汗,所以此种汗出不能驱邪,为病汗。故治疗应用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本证卫强较轻,且无表闭,故不用大力辛温开表之麻黄,而只在服药后啜热稀粥,振奋中焦营卫化源,助药力,使卫阳得以宣通而散邪。方中桂枝宣通卫阳,解肌祛风,合甘草,辛甘发散,驱邪达表;芍药酸苦微寒,敛阴益营,合大枣,酸甘化阴,和营于内。桂枝与芍药,实卫敛营,于解表中寓益营阴之意,和营中寓通卫阳之功,使营卫功能复归调和。生姜辛温发散,降逆止呕,通畅营卫运行道路,又助桂枝宣达卫阳。
  2.3卫弱营和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第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以上两条讲自汗出的机理在于卫弱营和,即卫气虚弱,固护无力,而致营阴外泄。仲景论此两条,未言有邪无邪,且言“常自汗出、而不愈”,可见自汗出的原因可有邪,也可无邪;可源于外感,也可源于内伤。如果无邪则是病人素体卫气即虚,或循行郁滞;若有邪则亦系微邪残留不去。待卫阳稍旺之时,即与邪争而时发热。仲景于此两条还提示:营卫正常运行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正常作汗机理是荣卫和,即《内经》所谓“阳加于阴之谓汗”,只有营卫调和,卫阳鼓动营阴才可作汗。若荣气和但卫气不共荣气谐和,则致自汗出。故治疗之法寓其中,即复发其或先其时发汗使荣卫和则自汗止。方药还用调和营卫之桂枝汤。   2.4营卫俱弱
  《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第240条:病人烦躁,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发热,属阳明也,脉浮虚者,宜发汗。发汗宜桂枝汤。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此三条乃营卫俱弱之证,或由风寒外束太阳之表,但营卫虚,无力抗邪于外;或由邪入阳明,但无里实,却有外解之势,下之损伤营卫化源;或霍乱吐利伤中,营卫化源不振,气血津液不濡筋脉且在表之风寒未尽。虽营卫俱弱,但兼表证,脉多见浮弱或浮虚。故不宜峻汗,只消用桂枝汤振奋中焦、扶卫益营、解肌祛风。营以血居,卫以气行,营卫俱弱,严重者可见气血不足,甚则阴阳失调。《伤寒论》治疗此类病证,大都以桂枝汤加减,如桂枝加附子汤、小建中汤、桂枝加桂汤等等。这些证候均由太阳病失治误治而成,虽有外邪,但营卫俱弱,故治疗宜先里后表,补气血,调阴阳,营卫气血阴阳调和充实,则外邪自解。
  3治疗营卫不和的主方是桂枝汤
  从营卫不和的4种证型看,卫强营弱、卫弱营和、营卫俱弱等3种情况的治疗均以桂枝汤为主。桂枝汤证的病因病机具有以内因为主、外因为次的特点,营气或卫气的不足是其内因,外邪的侵袭可加重营气、卫气的不相和谐,其病理变化与营卫不和证的基本性质较吻合。而麻黄汤、大青龙汤等病证以外邪侵袭为主,病变性质较为单纯。从组方配伍来看,桂枝汤阴药与阳药相配,气血兼顾,营卫双调,麻黄汤和大青龙汤等则专事发汗解表,不能兼顾气血,所以后人有称桂枝汤证为营卫不和证。可见,治疗营卫不和的代表方首推桂枝汤。
  由此可见,营卫不和是机体某些功能不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产热、散热的不平衡,汗出多少的不平衡,防御功能的下降,同时伴有消化功能的减退。这些方面的异常与营卫所主的生理功能有关.从中医学角度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营气或卫气或营卫之气的不足,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外邪的侵犯可加剧或促发此种状况.营卫不和进而可并见气血不和,乃至阴阳失调,从而更加剧了机体功能的不平衡。不可否认,营卫不和的研究尚属初浅,尤其是其本质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桂枝汤分类归属问题之我见》,唐克强,《四川中医》,2009年4月。
  2.《桂枝汤小议》,沈济人,《陕西中医》,1985年6月。
其他文献
摘要:探讨医学检验实习的带教方法。通过医院实习,使检验专业学生成为既精通专业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的检验技术人才。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体会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courses. Through the hospital interships, students w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中的实证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两种方法对患者的实证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其在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获得了有效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实验室检验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儿科、内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201例,搜集其临床检查资料,并与同期200例细菌性肺炎小儿做以对比,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20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127例阳性,74例阴性,阳性率为63%;细菌性肺炎患者11例阳性,189例阴性,阳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导引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操作技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CT导引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CT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CT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诊断正确组和错误组,判断CT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可能影响CT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因素。结果:(1)CT穿刺活检对恶性病变、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5%(292/330)、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减重步行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加减重步行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环形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行肛门括约肌切断术的可行性。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外剥内扎术中行肛门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并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46例脑卒中后偏瘫并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3例,均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加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测定HAMD、简化Fugl-Meyer、改良MBI指数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男性生殖道感染与不育症的关系,为临床对不育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3年6月份至2014年12月份华亭县人民医院不育症患者临床资料及精液常规检验结果307份,对患者情况、检验结果和部分治疗效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精液常规检验结果无异常的不同年龄段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形态正常率、活动率、精子密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镜检,以白细胞数≥4个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索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检验水平和变化意义。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3月搜集疗的10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组,A组酒精性脂肪肝35例,B组酒精性肝炎35例,C组酒精性肝硬化35例,三组均进行血清相关指标检测;另选取同期35名正常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各项指标的变化水平和意义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对照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