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围孕期用药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母亲围孕期用药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3年8-11月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0-2013年陕西省怀孕结局明确的母亲及其子女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围孕期用药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8 680名,其中围孕期用药者占16.0%,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为67.9/万。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母亲的基本情况、药物过敏史、家族心脏病史和围孕期患病等因素后,母亲围孕期用药(RR=1.95,95%CI:1.42~2.68)、服用感冒药(RR=1.68,95%CI:1.07~2.64)、抗生素(RR=1.90,95%CI:1.25~2.90)、水杨酸类药物(RR=5.01,95%CI:1.84~13.64)及抗真菌药(RR=10.22,95%CI:3.25~32.19)与先天性先脏病的发生有关。孕早、中、晚期用药分析显示,孕早期使用感冒药(RR=1.90,95%CI:1.01~3.61)、抗生素(RR=2.18,95%CI:1.17~4.06)、水杨酸类药物(RR=6.07,95%CI:1.45~25.41)、抗真菌药(RR=21.01,95%CI:4.17~105.87)和其他药(RR=2.31,95%CI:1.19~4.47)是生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危险因素。

结论

母亲孕早期使用感冒药、抗生素、水杨酸类药物、抗真菌药和其他药物会增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肺结核传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5年上海市静安区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12个位点(QUB11b、QUB18、Mtub21、Miru26、QUB26、Mtub04、Miru31、Miru40、VNTR2372、VNTR3820、3232、4120)结核分枝杆菌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多态性
目的分析我国9~18岁汉族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状况,并探索睡眠不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8岁汉族中小学生172 197人,将9~12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间<9 h、13~18岁青少年<8 h定义为睡眠不足。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群体睡眠时间分布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群体睡眠不足报告率的差异;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睡眠不足报告率随年龄变化的情况。采用logist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与小于胎龄儿的关联。方法基于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建立),本研究将3 040对母婴纳入分析。通过妊娠相关焦虑量表了解孕中期和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以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P10及高于同胎龄P90为界值,将新生儿划分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通过χ2检验比较孕期不同特征在新生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及适于胎龄儿等组别中的分布差异,采用
全球一体化增加了传染病国际传播的风险,各国面对输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压力日益增加。对输入与本地传播风险进行评估后,在输入前开展预防传入和常规防控,在输入后进行应急控制是目前主要的防控思路。参与全球统一行动,援助疫区国家,主动消除输入风险已成为重要防控策略。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北京市猩红热及咽部感染患者A组链球菌(GAS)超抗原基因特征。方法采集猩红热及咽部感染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GAS分离鉴定,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超抗原基因(speA、speC、speG、speH、speI、speJ、speK、speL、speM、smeZ和ssa),PCR法扩增后测序确定GAS的emm基因型别。结果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采集的6 801份咽拭子标
目的利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空气中粒径≤2.5 μm的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与我国居民全因死亡和急诊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EMBASE收集相关文献,提取相对危险度(RR)、超额危险度(ER)及其95%CI,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并对其进行亚组分析、Meta回归和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33篇原
目的了解浙江省甲状腺癌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59对甲状腺癌病例对照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癌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史、饮酒、饮茶、职业性体力活动、经常食用水产/海鲜类和蛋类能降低甲状腺癌患病的风险;精神压抑、CT检查史、口味偏淡等因素能增加甲状腺癌患病的风险。性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对死亡的影响,为有效控制HIV/MTB双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结核病防治数据系统,收集整理2011年广西HIV/MTB双重感染患者,采用跨系统和大数据串联分析方法,交叉核对艾滋病治疗、随访、综合信息以及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基本信
目的比较甲型肝炎(甲肝)和戊型肝炎(戊肝)在不同预防接种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疫苗使用情况,为优化戊肝疫苗使用建议提供参考。方法将2004-2015年分为2004-2007、2008-2011和2012-2015年3个阶段,年龄划分为0~、20~、30~和≥40岁组,比较不同时段、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的差异;同时描述疫苗批签发及甲肝疫苗使用情况。结果2004-2015年,中国甲肝报告发病率呈逐
目的了解湖南省孕产妇HIV感染者早产、低出生体重(LBW)和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已分娩的孕产妇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特征、妊娠情况、抗病毒治疗(ART)、丈夫/性伴情况和妊娠结局等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早产、LBW和SGA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