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

方法

纳入2009年8月至2017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初诊为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骨转移发生的时间、骨转移部位、骨转移数目、有无合并内脏转移以及病理类型。对患者进行规律随访,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肾癌骨转移患者51例,年龄38~76(58.6±8.2)岁,其中男39例(76.5%),女12例(23.5%),男女患者比例3.25∶1。随访8~109个月,中位随访30个月,随访率90.2%。截至末次随访共31例(60.8%)患者死亡,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25个月。单发骨转移患者26例(51.0%),中位OS为38个月;骨转移灶≥2个的患者25例(49.0%),中位OS为20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仅中轴骨转移患者22例(43.1%),中位OS为30个月;仅四肢骨转移患者19例(37.3%),中位OS为69个月;中轴和四肢骨均转移患者10例(19.6%),中位OS为17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有内脏转移患者15例(29.4%),中位OS为22个月;无内脏转移患者36例(70.6%),中位OS为38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骨转移数目(HR=3.130,95%CI:1.502~6.520,P=0.035)及内脏转移(HR=4.699,95%CI:1.810~9.545,P=0.001)是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单发骨转移、无内脏转移为肾癌骨转移患者预后良好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可行骨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来提高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早发性脊柱侧凸(EOS)患者在生长棒治疗期间颈椎矢状面参数分析,探讨生长棒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序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至2018年在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生长棒手术治疗且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4例EO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7例,使用Surgimap软件对生长棒置入术前及术后、生长棒调节术前及术后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包括中立位颈椎侧位片)进行测量,其中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颈椎
期刊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对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中外周带扩散加权成像(DWI)评分3分的影响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204例临床疑诊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病例(前列腺癌169例,非前列腺癌3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iemens Verio 3.0 T多参数MRI序列扫描并经过病理证实。根据PI-RADS V2评分标准对图像进行评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基于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的病毒核酸检测是临床确诊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临床通过2019-nCoV的核酸检测结果确诊COVID-19存在阳性率偏低的现象。为明确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文在充分肯定核酸检测用于确诊COVI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多版诊疗方案,其中推荐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本文基于中医药理论,从临床合理用药的角度分析了第六版方案推荐的中药注射剂的特点,认为COVID-19重型和危重型病机以血瘀为基础,疫毒炽盛进而导致闭证和脱证同时并现,提出:重型疫毒闭肺证可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重型气营两燔证可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危重型内闭外
输血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如何做好输血科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做好无偿献血志愿者招募工作,保障医院正常开展手术,保证急救患者的临床用血,发挥输血科的相关技术辅助治疗作用,都是目前输血科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各项政策的发布以及笔者所在医院的输血工作经验,本文对以上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更好地发挥输血医学特长,进一步做好预防
转移是恶性实体瘤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特征。大多数实体瘤一般在原发瘤周围先形成癌栓,再远处转移。癌细胞从原发灶脱落,侵入脉管,即与脉管内的异种细胞结合,形成微小转移灶,这就是癌栓。癌栓在实体瘤中发生率高,是所有实体瘤共有的特征;癌栓危害性大,是实体瘤治疗的瓶颈;癌栓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作为学科重点研究和发展,建立"癌栓学"意义重大。本文就"癌栓学"的定义、建立"癌栓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研究内
期刊
目的评价使用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治疗直径<3 cm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3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其中研究组(17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灶切开取胚+宫角缝合,对照组(15例)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宫角缝合。两组患者停经时间、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及包块直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
期刊
肉芽肿性血管瘤亦称化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并非真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具有生长迅速,质脆,易发生溃疡、出血等特点,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一例软腭特殊肉芽肿性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