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目前, KD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部分患儿可有冠状动脉受侵,或形成冠状动脉瘤,晚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现就近年来有关 KD病因、发病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为探讨维甲酸对高氧暴露下新生大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的影响,将生后 2d的 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①空气+生理盐水组;②高氧+生理盐水组;③高氧+地塞米松组;④高氧+维甲酸组.
Cook可控弹簧圈和Amplatzer动脉导管堵闭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ADO)是目前国际上多数心脏中心常用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1,2].我科也先后对Cook可控式弹簧圈
肺炎支原体感染常侵犯呼吸系统,致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少见.我院儿科 1997~ 2000年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共 265例,其中致神经系统并发症 2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