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令学生与母语更亲近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fw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以“找准生长点,努力办一所有品质的农村小学”为发展思路,坚持以国学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在经典诵读活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呼家庄小学按照《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高密市关于开展“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诵读工程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要求,推行“阳光阅读”系列活动,丰富经典诵读内涵。
  为将这一活动开展得更深入,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呼家庄小学力图找准“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切入点,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营造全体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氛围,让经典诵读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学校先后编写了《小荷尖尖》《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等校本教材,配发给学生诵读;并从晨诵、午练、暮省开始,专门从语文课程中拿出一节课作为经典诵读时间;为便于指导学生的经典诵读,还编写了低、中、高年级的《经典诵读教法指导》,作为老师诵读课的指导材料。
  学校精心打造了文化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等作品中的经典句子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并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创新设计了“四字”经典诵读方式:一、二年级“绘”读本,三、四年级“抄”读本,五年级“悟”读本,六年级“创”读本。
  结合实际学情,学校创建了“习、读、悟、展、辩” 国学经典诵读微课,10~20分钟的课堂融入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習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多元内容。“习”即温习旧知,针对学生在上节诵读课学习的内容,以多样的形式温习、巩固;“读”即初读感知,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懂生词,把句子读通顺,这个过程由学习小组长带动、把关;“悟”即理解课文,粗知大意,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或小组合作,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国学文章;“展”即背诵、拓展、应用、表演,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活学活用;“辩”即辨别、审视、评论,学生从道德和核心价值观上,对经典进行深层次的辨析。
  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学校对不同年级采取有针对性的国学教育方式。一、二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以画的形式融入微德育,让学生由图画联想到经典语句,以“画经典”的形式学习;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学校搭建识字平台,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识字大赛,双人同题对抗,常用易错字词、应知应会字词同步书写,每期评选出“识字大王”,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你来点,我来背”活动,将“背经典”推而广之;五年级是提高自身素养最快的时期,学校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共诵读”活动,借助书香家庭的评选,掀起家庭读书热潮;学校鼓励六年级学生书写经典作品,以“写”传承经典。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令学生对“语言”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在坚持诵读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潜能,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陶冶了情操。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其他文献
浙江省遂昌县梅溪小学创办于2012年,是一所全新的现代化花园式小学。学校以梅溪的“梅”为背景,着力打造以“梅花”为主题的核心文化,坚守“梅因洁而雅,人因品而优”的办学理念,践行“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校训,逐步构建“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梅溪精神文化。学校全力创建“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现代化学校,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梅花精神,培育品质梅溪。开设了“红梅花开” “麦田守望”“葫芦上的‘视’界
期刊
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58年,目前拥有五部八址。多年来,学校以“教育改革的典范,优秀人才的摇篮”为办学目标,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浸润师生的“悦”文化。学校先后獲得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首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注重以京剧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其传艺、传神、传德的功能,通过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创新,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
期刊
辽宁省本溪市群力小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逐步形成了“群而不同 力行至善”的办学理念,以“多彩星梦”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进行以“尊重、自信、责任、创新、博学”五种精神培养为抓手的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群力小学由来已久。教师自主研发了校本课程《小学生经典诗文读本》,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学校将经典诵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推进方式,打造校本化
期刊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创办于1908年,位于百年名校四川大学校园内。学校以“因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而教育”的现代生活教育思想为基本理念,让儿童养成“勇敢的精神、淳朴的品质、灵动的智慧、文明的行为”的鲜明个性。学校获得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武侯区曲艺传习基地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为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学
期刊
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2013年, 学校将“厚德载物 质信成长”确定为办学理念,并将“质·信”教育提升为对人的生存、生命、生活质量和信念、信仰的教育,包括“四质”“四信”。“四质”:把握本质、培养品质、修炼气质、发现特质;“四信”:信念、信任、信誉、信仰。学校获得了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北京市首批文明校园、北京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传统编
期刊
童年,究竟应该从何时算起?我们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甚至总是模糊了它和幼年的界限。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孩子们的童年开始于一盏盏小烛灯交织的梦幻。在一年级的“开启智慧,入学孩童点灯仪式”上,随着夜幕降临,入学新生牵着家长的手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成排的红灯笼照亮甬道前行的路,教学楼上烛火通明,伴随高年级学生古朴典雅的古诗词诵唱,一番宫崎骏画笔下的童话世界就这样跃然眼前。老师们会为每位新
期刊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它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学有必要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在一定的历史框架下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并掌握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影响。本文以笔者曾执教的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唐代的诗与画》一课为例,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
期刊
长期以来,重庆市徐悲鴻中学坚持“进步就是优秀”的教育理念,将培养“优雅少年、进步学生、卓越公民”作为育人目标,以“会学习的学生,善教育的老师,重思考的学校”为办学愿景,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当今时代,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日新月异,为教育加速发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如果说基于技术的教育创新被称为“教育3.0版”,那么徐中在空间重构与课堂变革的探索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越发紧密,直播网课、录播公开课、AI批改、VR授课……信息化革命正在推动教育生态的改变。笔者发现,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内容大体上集中于学科教育,那么在德育这个重要主题上,互联网该如何助力?互联网无法代替的又是什么?  “用互联网来助力德育,确实有很多教师在探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马金鹤说。建立家长群、开设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微班会、运营家校
期刊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农村。农村教育的崛起与发展靠一个个勇于奉献、富有责任与教育情怀的校长与教师,因为一个好校长能经营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能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一个区域良好的教育生态能引领乡村教育整辆列车向前行驶。入选教育部“2018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湖南省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有一位扎根基层、为乡村基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她的名字叫刘红霞。在城区工作十余载的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