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域下社会青年群体界定与教育实践探讨

来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shil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人的青年期应以青年性消失和具有与成人相当的稳定观点体系的形成作为终结,终结年龄在25岁周岁左右。而我国当前存在相当数量没有脱离青年期但已经离开学校并进入社会从事劳动且年龄在18-25周岁之间的青年群体,即社会青年群体。社会青年的特征使得把握其思想政治状况和落实对该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难题。破题的关键则是以充分认识社会青年为基础,严谨推敲该群体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从而保证社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报纸
<正>目的研究磁共振对比剂马根维显用于CT成像的可行性,明确其浓度与CT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磁共振对比剂马根维显(先灵公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由低到高不同浓度共11份(马根维显:生理盐水1:1000、3:1000、6:1000、9:1000、20:1000、40:1000、60:1000、80:1000、100:1000、200:1000、400:1000),分别装入5ml的聚乙稀注射器中密封后浸入较
会议
近年来,因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这无疑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部分毕业生自我认知不足,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就业能力差强人意,无法应对社会就业压力。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除了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合理做出职业选择,还能科学配置人力资源,降低失业率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所以,探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毕业生就业定位与自我实现等方面意义重大。
期刊
期刊
文章以女大学生为视角,厘清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行为参与意图主要因素,描述参与现状,分析内在影响机理,给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各项路径分析,探究因变量(行为意图)受自变量(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给予数据呈现,为教学人员提供借鉴;通过差异性、调节效应分析,为就业指导教学提供客观支持。通过本研究描绘出女大学生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学习布局,对学生参与现状以及教学、能够为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作出
会议
目前,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存在缺乏内容亮点、缺乏用户黏性、缺乏规范化管理与培训、多组织新媒体平台“各自为政”等问题,导致实际效果不甚理想。采用“横向+纵向”的研究策略,探索基于阵地、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系统化育人策略与路径,分析总结出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的三大关键点:阵地建设、文化浸润、管理护航。为弘扬爱党爱国主旋律、巩固立德树人网络思想阵地、规范学生组织管理与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二者的融合可实现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增强,还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网络、红色文化的逐步渗透与融合,逐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能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会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因为始终有着人民群众的支撑与支持,并在实践发展中总结出一套群众路线理论,焕发出真理与时代的光芒。作为党的特色理论贯穿引领下的戏剧与影视学,承担着国家形象展示与国民美育之重任,其学科属性与功能特色彰显着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中的群众路线作为一种世界观,从政治的、历史的和审美的三个维度予以阐释其深刻内涵;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中的群众路线作为一种方法论,
期刊
结合社会实际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教育的主旨和灵魂是紧随社会发展,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空间,而且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充分体现。
期刊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共同支持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更加高效。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的结果,研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多种因素,同时,结合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能够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效性的方法与策略,促进高校政治课程更好的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