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法的信赖保护原则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未在法律规范中明确的提出信赖保护这一原则,但是我国却用立法的方式间接承认了这一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基本地位。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8条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诚实信用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认为,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在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下,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正当权益,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当中,对其产生的行为、状态、规则。承诺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必须遵守诚信,不能够随意的更改,否则行政主体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使是因重大公众利益而不得已做出的更改,也必须即刻做出相应的补救。简单的来说,政府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说到做到,不可以肆意的更改,要让社会公众产生信服力。
  关键词:信赖保护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不得翻供原则
  当今,社会公众对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这两大行政法基本原则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对于二者在行政法中的重要地位也都有所了解,甚至将其定位为当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关于行政法的其他原则如信赖保护原则、行政紧急性原则等等,一直没有受到社会公众的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很少有著作提到这几项原则或者也不曾将其写进教科书之中,就算勉强写进书中,也不会有较多的篇幅对其基本内容进行解释和阐述。然而近年来,法学界逐渐认知到信赖保护原则的重要性,了解到它在行政法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将其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向社会公众解释和提倡。在笔者看来,信赖保护原则和行政合法性原则以及行政合理性原则一样重要,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原则,都对行政法产生基本的指导作用,都是值得我们推敲和學习的。
  一、信赖保护原则的概念
  1976年《德国行政程序法》颁布,在这一法典中,基本上确立了信赖保护这一行政法基本原则,之后也有很多大陆法系国家对此效仿。同时,英美法系的国家提出了“合法预期原则”或者说是“不得翻供原则”,用另外一种方式确立了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基本地位。
  我国未在法律规范中明确的提出信赖保护这一原则,但是我国却用立法的方式间接承认了这一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基本地位。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8条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诚实信用的要求。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认为,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在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下,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正当权益,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当中,对其产生的行为、状态、规则。承诺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必须遵守诚信,不能够随意的更改,否则行政主体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使是因重大公众利益而不得已做出的更改,也必须即刻做出相应的补救。简单的来说,政府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说到做到,不可以肆意的更改,要让社会公众产生信服力。
  二、信赖保护原则的重要性
  (一)從公民的角度来说
  信赖保护原则,要求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负责,基于这一原则,政府在处理任何行政事务之时,都会谨慎处理,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国家权力的实施,又要求这一权力的发挥必须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前提,以提升社会公众福利为基础,绝对不能因国家权力的行使而侵犯、伤害到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这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保障了人权,体现了一个国家法制化的程度。
  (二)从国家的角度来说
  信赖保护原则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我们不仅要做到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我们还要严格遵守信赖保护原则,把这一原则作为处理一切行政事务的标准,努力贯彻践行到行政行为的每个步骤、每个维度。它有利于我们打造新型“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我们整个行政系统的合理运行,有益于提升政府在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更加有利于挽回政府某些差强人意的形象。总而言之,合理信赖原则对于我们构建一个焕然一新的政府,使社会公众完完全全的信任政府,愿意把自己的重要事项交给政府来处理是非常有助益的。
  (三)从行政法律体系的角度来说
  信赖保护原则连同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以及其他的行政法基本原则,一起构筑了我们的行政法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帮助下,我们无论是进行行政立法还是执行行政行为,都会严格的按照程序办事,严格的将这些思想的内涵渗透到立法或执法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我国整个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善。
  (四)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说
  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可以运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某些案件进行梳理和判定。法官在此可以使用信赖保护原则来进行适当的分析,从而帮助行政案件的厘清,针对政府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正当,是否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辨别,从而帮助法官判定行政司法案件。
  三、如何践行信赖保护原则
  在笔者看来,我们需要立法、司法、执法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将信赖保护这一原则从始至终的渗透到社会公众的方方面面。立法上,我们的立法机关要积极的贯彻这一原则,在法律规范中适当的引用这一原则,如果能够以立法的方式将这一原则确定下来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司法上,笔者在上文中已经阐述过,即需要法官在审理案件当中积极的援引这一原则,善于使用这一原则来审理行政案件,从而在司法上确认信赖保护原则的重要地位。最后一个方面则是执法上,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之时,就能够把信赖保护这一原则运用到每个环节当中,信守承诺,不违背相对人的意愿,从而在实施上把信赖保护这一原则很好地贯彻起来。
  参考文献:
  [1]汉斯·J·沃尔夫等.行政法:第1卷[M].高家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04.
  [2]翁岳生.行政法(上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288.
  [3]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6.
  [4]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91.
  [5]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构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作用愈发凸显,消极作用也逐步显现,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频发。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查和对比探讨,在明确与课题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在司法实务中更好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协调网络著作权立法方面的矛盾,以更好保障权利人的著作权。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构成;责任承担  网络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er Provider,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
谈话笔录是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事项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证据形式,也直接反映出一名公证员的基本功,逻辑是否清晰、询问是否到位,一名公证员的法律素养、业务能力,有时候就在一份几
期刊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
摘 要: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交易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利用他人来让自己获利的行为在现今社会已经越来越频繁。用人者责任这一制度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是在我国的法律中却是从2010年时才有了相关的法律条文。本文将通过用人者责任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用人者责任的性质进行认定,分析用人单位的责任,从而得出其归责原则,最后针对我国用人者是否享有追偿权体,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用人者责任;雇主责任;责
摘要:作业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反馈信息、承上启下等多种功能。审视当下的高中生物作业,从中可以发现,生物作业内容大多数是重复教材内容,如抄写课本中的概念或整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作业形式单调,使其失去了其应该具有的实践性与趣味性,有量无质的作业,也使学生疲惫不堪,失去了利用作业巩固知识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作业设计 有效性 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