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现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出了网络对学生体育生活的影响,从中发现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等对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和态度、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项目存在显著影响,从而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优化对策,能让学校体育老师和社会体育工作人员更加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生活,也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滁州学院 大学生 体育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005-02
  根据网络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上网人数已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程度为53.2%。其中,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数占33.2%。大学生思想前卫、热爱新鲜事物,是最常使用互联网上网的青年群体,因此这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已经受到网络非常大的影响。大学生是新中国发展道路的主力部队,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着自己事业的发展情况,也同我们国家的前进密不可分。所以,研究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1 相关概念综述
  1.1 生活方式概念
  马恩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出现了生活方式的相关概念。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1.2 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
  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人们依据主观愿望用可获得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己维持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2 互联网对滁州学院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2.1 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认知的影响分析
  网络时代不断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网络,同时也通过上网能够及时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对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很大作用。也对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加深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上网引导,导致自己沉迷于网络世界,因此网络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利用网络来学习有用的知识,不会去查阅资料,不利用网络关注一线体育信息,反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迷恋于网络购物,这是对学习资源的巨大浪费。在这种严峻的网络形式下,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帮助他们摆脱网络的负面影響,形成较好的学生生活习惯,提高对网络的正确使用意识。
  2.2 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条件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多角度的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中就为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创造了很多的条件,调查得知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使用排名第一就是上网,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很多和体育的相关的信息,例如关注体育赛事,了解和国家利益相关的体育新闻,通过教学视频来学习运动技能,运用运动软件来制定运动计划和预约场地和教练等。同时,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建立各运动项目的交流小组,能够极大地增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游戏也属于体育生活方式方式的其中一种,但是应该合理的安排游戏时间,防止沉迷于游戏当中,许多大学生由于过度网游,反而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2.3 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分析
  体育参与形式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互联网作用于体育生活方式的实践载体。按照参与形式的内涵与外延,它包括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和行为习惯等。体育课、校内免费场馆、盈利场所以及一些社会公共场所等一直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对各个运动项目的爱好形成体育群体。而随着互联网不断介入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重要组织途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以及新的交互性空间。参与是网络社交最大的优势,只要网络覆盖的地方,网络社交都能把同学们联系起来形成体育群体,开展体育活动。在虚拟的时间和空间中,以体育为交往符号,体育参与群体不断延伸至周围辐射的、原本陌生的同学关系,即从“强联系人群”辐射到“弱关系人群”,同班级、同宿舍、情侣不再是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唯一组织形式,而“网缘”也就是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重要组织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运动”常常影响着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而互联网背景下衍生的智能运动设备从外部环境规范着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科学参与体育运动。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涉及体育产业,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体育产业下的一系列硬件和软件设施,逐渐促进自身的体育行为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品质。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对策研究
  3.1 发挥网络资源作用,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
  当今时代是网络知识“爆炸”的时代,这表现出了网络信息的内容丰富和传播快捷。因此,大学生可以经常关注如虎扑体育、央视体育网、乐视体育等体育网站,来了解自己关注的体育信息。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体育微博来学习体育知识、关注喜欢运动员的生活,看看别人对体育比赛的独到见解等。
  3.2 改善教学方法,打造网络体育课堂
  网络教育是先进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方法。一是合理的利用了网络资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合理运用。二是能够因材施教,根据部分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提供体育的内容和方法,这对学生体育特长的发展更加有利。三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提出意见和看法和老师互动,有利于教与学的双向发展。
  3.3 发挥网络优势,提升师生交流效果
  网络是一个很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老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强联系,督促学生的学习。例如QQ、微信等聊天工具使用起来十分便利,而且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应该在师生中广泛推广。
  3.4 合理对待网络游戏,提高学生自律
  电子竞技被我们国家列为体育项目之后,其在我国的高校中就迅速的开展起来。当今时代,大学生走电子竞技的产业化和职业的呼声越来越高,电子竞技也因此还没被列为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但是却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多的负面伤害,所以大学生要养成好的用网习惯,防止自身沉迷于网络世界。
  3.5 宣传网络法律规范,健全学习上网制度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建立学生之间良好的同学关系。同时,各班级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正确的上网规则,倡导学生们合理利用互联网,督促学生通过绿色途径健康文明的使用网络。
  参考文献
  [1] 邹月辉,谭利.“互联网 ”对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引导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34-36.
  [2] 王浩娟.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J].教育发展纵横,2016(3):28-29.
  [3] 叶平.科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及培养[J].体育大视野,2015(5):17-19.
  [4] 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
  [5] 周可卫.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研究综述,2010(3):37-38.
  [6] 都察.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D].吉林:吉林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身、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场所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高质量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理念下,我国乡村体育休闲广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该文结合扬州乡村体育休闲广场建设的实践,在阐述美丽乡村基本内涵及体育休闲广场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就扬州市乡村体育休闲广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其建设质量的提升,推动扬州美丽乡村建设事业的进一
摘 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需要结合大量实践活动进行行为方式的培养,高职体育作为实践活动为主的课堂,具备培养条件,在高职体育课程中渗透核心能力教育,从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3个方面为切入点,有效结合体育课实践活动,利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达到核心能力隐性提高目的。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历奇教育教学模式 模块组织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笔者本学期共8个班中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均较为相近的40名学生进行分组,分别采取单球训练法和多球训练法进行为期4个月的乒乓球选修课程教学,观察并实验统计他们训练前后乒乓球技能水平的提升状况。总结多球训练法运用特征,以期能够为改善多球训练方法、提高高校乒乓球选修课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乒乓球 多球训练法 高校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本文对东城区业余体校游泳队的目前训练现状、存在的发展困难等进行研究,结合业余体校游泳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促进业余体校游泳队的训练的发展提出建议。在分析目前东城区业余体校游泳训练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市业余游泳训练的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输送路径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东城区业余体校游泳训练综合能力。  关键词:东城区 业余体校 训练 游泳  中图分类
摘 要:以“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最为主要的成果。這一成果不但界定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标准,同时还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指导,真正搭建起了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教学内容的角度入手,对《指导纲要
摘 要:运动技能可划分为两类,分别是开放式和传统式。如今,随着社会教育环境逐渐向开放式转变,使得运动技能学习模式更加重视学习环境与本体之间相互结合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对比法、案例分析法,首先分析了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相关理论,以及篮球运动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各个阶段内容,其次阐明了开放式运动技能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在篮球运动学习中的技能运用能力提供理论
摘 要:开展好高校学生课间操是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体现。大学体育借助课间操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高等院校,要坚持课堂体育与课外体育相结合,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竞技体育相协调,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在增强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民族舞 课间操 创编 实践
摘 要:本研究针对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结合教学实践,将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进行逐一分析;将各年级考核与评价的方法进行分层次探究,通过试教形体训练课程,大部分学生在身体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柔韧能力、协调能力、艺术性等方面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形体素质也得到良好改善,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更深刻意义在于:为中学体育教师开展形体教学与训练,以及国家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师。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然后针对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师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03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专家访谈以及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水城县高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下水城县高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不容乐观。为此,本文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提出了发展高中生体质健康的对策,通过落实各方面的有效举措来促进水城县高中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 体质健康 策略 水城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