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架安全监测技术在高支模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施工技术(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et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数字式远程实时模架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现场需要采集模架荷载和位移等多个参数,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结合在高支模施工现场的应用,阐述系统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方法.施工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浇筑位置不同,模架立杆荷载和变形均会发生变化;混凝土浇筑后立杆荷载会自行调整,受力状态相同的立杆荷载值趋于一致;混凝土浇筑期间荷载较大,养护期间逐渐变小并趋于平衡.
其他文献
为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单侧支模情况下现浇混凝土模板的位移特征,以世园会园区外围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分析百康路、延康路综合管廊部分墙体模板的位移情况,经过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又针对出现的胀模情况,优化了模板支撑体系和混凝土浇筑步序,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优化效果.分析表明,由于缺失对拉螺栓,单侧支模的墙体更易出现胀模情况.先浇筑墙体模板上的侧压力可以类似“预应力”的形式通过横撑架子管传递给未浇筑的墙体模板,该“预应力”能明显约束后者位移.优化支模形式和混凝土浇筑步序,能够有效
以广连高速TJ09标段路堤填筑为例,对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的铺筑方法及压实质量检测与控制进行研究,提出填石路堤不同层位的压实方案.现场分别采用灌水法、无核密度仪测定孔隙率,并在路堤埋设单点沉降计对填石路基整体沉降进行智能监控.结果表明,采用无核密度仪测定孔隙率的结果整体低于灌水法1%~6%,但数值更稳定、误差更小、检测效率更高,可采用修正后的数值控制路堤压实质量;路堤完工后最大沉降速率为0.47mm/d,工后约60d沉降速率变缓,约80d累计沉降量趋于稳定,路堤整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