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问题探悉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当前贫困生的现状。
  
  贫困学生一般生活都十分简朴,他们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差距很大,处处显得窘迫。有个别特困学生因经济困难每天只吃两顿饭,过着食不裹腹的艰难生活。据调查,“2007年,延安大学贫困生人数4956人,占在校学生的38%左右。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山区和老边少地区,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贫困生现象更为突出,学生欠费现象尤为突出。
  
  2 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或类型
  
  2.1 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好,乡镇企业不发达或者尚处于空白,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低下,无力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约占特困生总数的80%以上。
  2.2 农村多子女家庭。目前农村两子个孩以上的家庭仍然比较普遍,造成了子女在就学方面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几个子女同时上学,家庭的经济困难就更大。
  2.3 转型时期体制带来的问题,城镇下岗或单位效益不好的职工家庭。这些家庭仅靠政府的救济金或单位每月百元左右的工资来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无法供养孩子上学。
  2.4 发生天灾人祸的家庭。这些家庭本来经济状况尚可,但由于遇到自然灾害或家庭成员突患重病等,使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经济状况突然恶化。
  
  3 贫困生解决办法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同时,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3.1 加大国家对贫困生资助投入。
  一方面是增加国家和省级奖助学金额度,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用于申请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的分摊比例。
  3.2 学校准确认定贫困生,建立评定机制,设计资助规划。
  3.2.1 贫困生的认定,具体做法是:①学生进校时,各班主任首先查阅学生档案,查看其生源、家庭基本状况,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②班主任谈心,学生进校后,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找所有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来源、生活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的贫困程度,同时,要求高年级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和每一位学生谈心一次,随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③查看地方行政部门出具的关于贫困生的证明材料。④看学生的生活习惯。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对于生活节俭的同学,我们认定为贫困生,对于吸烟、酗酒、配置电脑的同学,我们一般不认为他是贫困生。
  最后经过公示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资助计划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以及他可能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将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等在内的贫困生资助项目全部归入资助计划,并统一实施监测,保证工作更加有效、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因管理分散而产生的资助金额不均衡的情况,保证公平、有效地分配,公正、公开地实施助困活动。
  3.3 建立健全严谨完整的高校帮困机制
  3.3.1 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方式,解决困难学生学费问题。 解决贫困生上大学难的问题,首先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为此,要认真调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执行国家及本校有关国家贷款的政策,最大限度满足贫困生的贷款要求。
  3.3.2 以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奖学金为辅助方式,完善帮困助学体系。
  3.3.3 积极开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大学里的贫困学生更愿意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找到尊严,自食其力挣出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用。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机构,有计划地帮助困难学生寻找助学岗位,有条件的学校可当地事业、机关单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报酬和补助的同时,树立起自强不息的信心,培养生活自立能力。
  3.3.4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助学。解决数量越来越多的贫困生问题,仅仅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努力,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做得还不够。“在国外,大学接受社会团体、私人或慈善机构赞助是很普遍的事情,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好的经验,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外商、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与合作,一方面争取他们设立多类奖励基金资助在校品学兼优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坚持谁赞助谁优先选人的原则,使企业和捐助者个人也从中得到实惠,以增强其资助的信心和决心,使高校、企业、学生三方都受益,各得其所。
  3.4 贫困生要自主自立自强,完善自身“造血”功能。实行“贫困生自救工程”,进行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及“自救”教育。有些同学虽穷,却又很爱面子,不但不愿参加勤工俭学,针对这些“打肿脸充胖子”的贫困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的问题进行引导。教育他们学会“自救”,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不定期弥补经济上的缺口。结合“导师”、“导生”的引导及帮助,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问题,学校、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机会。
  在对贫困生的资助前必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其真正认识到对他们的经济资助是党和政府、社会和学校的一种关心和帮助。在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家经济还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能获得这样的帮助实在不易。如果仅仅把扶贫解困单纯的看成是一种经济行为,那么,这项工作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作用,甚至会对贫困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的同时,要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礼,使之从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学习。
  3.5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有待于政策的调控3.5.1 高校收费应当稳中有降,为保证贫困学生接受大学教育,高校收费应该稳中有降,让更多贫困的人有机会上大学,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3.5.2 政府应从政策层面激励银行加大贷款力度和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力度,提高学生获得贷款的成功率,同时不断完善还贷的约束机制。
  3.5.3 实施农村支教、支医行动计划,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难和还贷款。
  贫困生问题,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一代人健康成长的战略性大问题。妥善解决贫困生问题,对于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与党和政府的深厚感情,为祖国的未来造就合格接班人,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我国建设成就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白华,柴启东.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 罗成翼.论诚信原则在助学贷款中的应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6)
  [3] 张建奇.1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4] 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 陈德静.关于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2(2)
  [6] 李利平,赵丽珍.试论建立新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12)
  [7] 王礼彬.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3(8)
  收稿日期:2007-12-13
其他文献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线上教学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针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情况与疫情后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一次开放性的问卷调研,进而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探索。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反思对教育的期待,从而更加理性深入地追寻教育的本质,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开展更好更高效的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果实为材料,克隆得到HpNAC1基因,研究该基因的荧光定量、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及其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能力,揭示其在火龙果生长发育过程
洪溪村从一个昔日的“上访村”、“问题村”、经济薄弱村转变为如今的一个富裕和谐村,主要是强组织使乡村善治有灵魂、强经济使乡村善治有基础、强制度使乡村善治有规矩、强
水体污染源的追踪与定位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快速、可靠的污染源定位方法结合便捷、高效的移动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在常规排污控制、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治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新的学校里,我们首先面对的任务就是军训,军训是对我们这些十二、三岁同学的身体、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综合考验,十天的军训生活,让我们吃了从前从未吃过的苦,受了从未受
本文在ANSYS有限元分析和高强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柱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延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平均约束应力(箍筋间距变化来实现)变化对砼柱的极限承载力、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