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前景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磁性括约肌增强器固定在食管外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区,静息状态下磁珠间吸引力可协助关闭食管下括约肌,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结果均验证了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胃底折叠术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临床疗效无差异,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术后保留打嗝、呕吐等功能,且操作简便,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磁性括约肌增强器远期效果不断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已在国内初步开展,有望成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孕期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压等常用临床指标对不同孕前体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并建立GDM早孕期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
锌转运蛋白8(ZnT8)是一种锌离子转运蛋白,主要定位于胰岛 β 细胞,能将胞浆锌离子转运至胰岛素分泌囊泡内。ZnT8也可作为抗原引起 β 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诱发1型糖尿病,其转运功能的
期刊
期刊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在国外已开展近70年,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Allison于1951年最早尝试使用外科手段控制反流,但单纯性的食管裂孔修补疗效欠佳。Nissen于1955年开创
为提高我国胰腺癌的总体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指南。本指南基于GRADE系统,针对胰腺癌新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