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即将出版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伤病致死的首位病因.按我国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TBI的发病率为100~150人/10万人/年,其占创伤病人总数的15%左右,但TBI的死亡率占整个创伤病人的85%.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TBI的发生率在我国还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
近来随着DSA、MRA广泛应用及手术技术的提高,脑剥脱性动脉瘤临床病例报告亦逐渐增多[1].脑剥脱性动脉瘤与动脉分叉处囊状动脉瘤不同,常发生在脑血管主干.动脉瘤主干膨大影响载瘤动脉的血流,动脉瘤段的穿支也常受到牵连。
期刊
作者自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颞部着力减速伤病人286例,对其中119例入院时对冲侧有明显手术指征的病人急行手术治疗,并分析统计着力侧颞部迟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情况,现介绍如下。
期刊
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可治愈大部分(约75%)TCCF,同时保留ICA通畅[1],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海绵窦瘘口过于巨大,球囊或弹簧圈不能完全栓塞瘘口或填塞后造成窦内颅神经压迫、有假性动脉瘤同时存在时,或可脱性球囊栓塞会造成致命性鼻出血的情况下,我们采取球囊闭塞瘘口近端颈内动脉,再经前或后交通动脉弹簧圈闭塞瘘口远端及颈内动脉,旷置瘘口治疗这种复杂的CCF,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
期刊
上矢状窦(SSS)是颅内静脉窦损伤的最常见部位.1994年-2004年作者共手术治疗开放性SSS损伤11例,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10~62岁,平均28.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2-16h,平均8h.损伤原因:重物打击、车祸伤6例,坠跌伤3例,刀伤及钉伤2例.入院时休克6例,颅内高压4例,脑损害局灶体征7例.术前GCS评分:3~8分2例,9~12分6例,13~1
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以下简称<中华神外>)创刊于1985年2月,至今二十有余.二十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份学术期刊,却标志着从诞生到逐步走向成熟这一不算短暂的历程.在以王忠诚院士为总编辑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精心栽培,以及全国神经外科工作者的百般呵护下,<中华神外>已从当年的幼芽茁壮成长为今日医学期刊园中的奇葩!
期刊
患者男,66岁.因头痛、头晕3d,伴左耳进行性听力下降半年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左耳听力下降,未诊治,半年来,听力下降明显.入院前3d无诱因出现头痛、头晕,间断性,头晕症状明显,视物旋转,闭眼时加重,不能行走,无面部感觉、运动及吞咽、发声异常.检查,神清、语利,卧床,不敢坐起及行走.双侧瞳孔大小、反射正常,眼球活动正常,未见眼震.左耳听力严重下降.余(一).头颅CT示双侧桥小脑角
期刊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2例.40岁以下2例,41岁~50岁6例,51岁~60岁18例,61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52.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
期刊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应用PET、fMRI和多排螺旋CT及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158例海洛因依赖者多个成瘾相关脑区进行三种不同靶点组合的定向毁损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前脑PET、fMRI异常分别为145例和141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中无死亡.术后近期共有47例(29.7%)发生不同程度手术并发症和副作用,其中嗅觉或
Cushing病(Cushing disease,CD)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症状类似,病灶隐匿、且多为微腺瘤,往往术前难以准确地诊断.现代内分泌技术发展提高了CD定性与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作者联合内分泌科、核医学科对25例确诊为CS的患者应用高位颈内静脉血样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igh dose suppress test,HDST)进行诊断试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