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毛滴虫病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阴道毛滴虫病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常无症状,并可导致不良的临床后果.阴道毛滴虫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发现了与毛滴虫-宿主相互作用及毛滴虫病发病机制有关的蛋白家族和新的表面蛋白.新的分子诊断技术提高了对阴道毛滴虫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其他性病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认识.目前该病未得到控制,且存在日益增多的耐药现象.建议对高危人群应用新诊断方法进行筛查。

其他文献
神经胶质瘤约占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的40%,单纯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患者生存质量差,远期生存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随着胶质瘤治疗研究发展,除外术后放化疗,免疫疗法可能为胶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现多归因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其中日光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与银屑病的发病和转归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并能调节机体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减轻银屑病的临床症状.日光照射还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再生.然而,紫外线也是产生活性氧最常见的污染物,如果体内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超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则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皮质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和神经元素1(neurogenm1,Ngn1)的影响.方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安全范围内手术全切肿瘤可改善老年GBM的预后.放疗能够延长老年GBM患者的
探讨将循证护理的方法 运用于急症颅脑损伤住院病人预防低钾血症的护理实践中,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积极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利用可靠、真实、实用的证据解决提出的问题,循证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血钾水平及病人对饮食依从性,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但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而且提高了专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概述黄褐斑的表皮屏障及黑素屏障的变化,以及真皮血管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推测黄褐斑的可能发病机制为紫外线、化妆品、避孕药等不良刺激导致表皮屏障功能障碍,代偿性引起黑素细胞功能活跃,黑素屏障增强,形成临床上表现为色素沉着为主的皮肤病.进一步导致真皮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加,促进色素沉着发生。
非典型脑膜瘤是脑膜瘤中一种特殊类型,WHO分级Ⅱ级,复发率高.该病的诊断主要取决于病理学检查,其中脑组织受侵犯(Brain Invasion)已确定可作为独立的一条病理学诊断标准.该病
银屑病是一种与T淋巴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近研究发现,除了与Th1细胞有关外,调节性T淋巴细胞尤其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诱导表达的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调节性T细胞平衡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的转换在银屑病加重方面起到关键作用,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2、IL-23、IL-36及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是中枢神经系统极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难治性癫痫为主,具有特殊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