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艰难的路慢慢走总会走完

来源 :少男少女·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xh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训后,千思万绪让我总结出一句话:“再艰难的路慢慢走总还是会走完的。”
  那一天,是太阳最火辣奔放的一天。毒辣的太阳刺入我们的眼眸,强烈的刺痛感使我们充分体会了炎炎夏日似火烧的感觉,头顶上的綠叶蔫蔫的,丝毫不带给我们一丝凉意。站在柏油操场上暴晒,我们不一会就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闪着亮光骨碌碌地从毛孔喷涌而出。我们终于熬到解散那一刻时,没想到半路杀未出个“程咬金”,总教官一个接一个地点评内务情况。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被罚着进行了几百个上下蹲和交叉跳,就连没问题的同学都要在太阳下静静地等待。不知过了多久,总教官看着满头大汗淋漓的我们,喘着粗气的我们,才允许我们解散,那一刻,我已感觉不到我的四肢了。至今,仍萦绕耳畔的,是教官的那句话:“别抱怨了,要是当初能做好,今天岂会受这种苦?”也就是在那之后,我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了,很少再受到惩罚。
  汇操表演那天,我紧张得像怀里揣了窝兔子,心狂跳不已,教官突然来句:“我都在,你们怕什么?”这句潇洒自信的话如一支镇静剂,平复了我紧张不已的心情,让我有了坚定的精神支柱。在台上,我们用挥洒的汗水演绎了军人风采,最后得到了二等奖,教官也露出久违的笑颜。前几天的辛苦,不就是为了今天这璀璨的花朵吗?
  再长的路,慢慢走总会走完的;再短的路,不去走永远也走不完。泰戈尔说过:“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军训这几天,不正是我们绽放青春的时候吗?这其中我们挥洒的汗水,何尝不是灌浇生命的绚烂夏花所需的能量呢?付出了就会收获,努力是不会徒劳的!
其他文献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于我而言,一本好书无疑是一座宝藏。就在前些日子,我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名为《等鹿来》的宝书。  起初,书中的简介并未让我产生太大的兴趣,可当我翻开书,触碰到那些鲜活的文字时,我竟不自觉地被吸引了。我一点一点地品味书中的文字,仿佛也跟随着作者,来到了那个最美丽的环境,看到了鲜活的动物。它们仿佛一伸手便能触碰,以至于我久久地沉浸在这个世界中无法自拔。许久合上书,抬头,望着阳光洒在
期刊
英国诗人斯蒂文森在《点灯的人》中这样写道:“每天太阳落下后,李利扛着梯子,把街灯一一点亮。柔和的光,照亮了大人和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们纯真的心灵。”笔者希望做像李利一样的点灯人,照亮孩子纯真的心灵,用信任之爱点燃孩子的心灯,激活他们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支点,超越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精彩。  以鞭策、激励释放信任之爱,点亮向往成功之灯  睿智的爱,需要教师适时以
期刊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只要还有无法解答的疑问,人类探寻未知世界的步伐就永远不会停止。  悬谜 一个头骨引发的诡异事件  悬疑 梦境与现实  查阅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关于“幽灵火车”的报道,怪诞的“鬼火车”事件曾在俄罗斯的一些报纸媒体上多次报道,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也曾对“幽灵火车”现象进行过调查研究。   但是由于铁路部门一般不愿将这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公布于众,还有一些与“幽灵火车”有关的事件不为人知
期刊
2019年春节期间,有志愿团体发起“冬日暖阳·福袋传城”活动,向广州市区和广西博白弱势群体及需要帮助的对象捐助“福袋”(大米、油、面條、牛奶等)。活动得到广大爱心人士的支持,不少荔湾的青少年志愿者也参与了这次送福袋大行动。  有一种付出,叫ME TO WE(从我到我们)。有一种爱,叫生命影响生命。如果你身边的人越来越好,那是因为你越来越好。做最好的自己,感召更多的人成为你,这就是阳光之旅青少年志愿
期刊
“让我们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为了同一个中国梦努力拼搏!”  2019年11月22日,铿锵有力的呐喊声在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的上空回荡!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家长学校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组织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  在《同一个中国梦》的朗诵节目表演时,5位校领导
期刊
初读这本书,源于对其书名的喜爱。“海风下”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沉浸于广袤的海洋之中。 细读下去,其内容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海风中的美丽  这是“海洋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这本书分三个部分。“海之边缘”讲的是滨鸟们的迁徙,“海鸥之径”和“河海之交”则是通过描述鲭鱼和鳗鱼的成长轨迹,来探寻海洋的风貌。作者雷切尔·卡森从动物的视角来描述海洋动物世界,通过生动的文字将我带入了广阔的海洋,感受海风的袭来,嗅闻
期刊
编前语  写作是一项综合的文化活动,作者的文艺修养对写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一书中指出:要用美学去培养青少年爱好文学的兴趣和具体的分析能力,不要一味空谈套语。为了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特别开设“艺文信箱”栏目,为读者朋友提供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疑问的解答。  读者如有疑问,欢迎来信,我们会邀请书画专家、作家、学者回答大家的问题。  来信请寄:362344082@
期刊
1  身为世界五百强外企的财务工作者,我真的一秒都恨不得掰八瓣用。  忙着做新月份的税务分析Report,大脑是高度运转的CPU,却不偏不倚地在这时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喂妈,什么事啊。”我尽量放松语气,不把工作的紧迫带给她。  “哎女女,我在收拾咱们家的杂志啦,准备卖一些旧杂志,腾地方啦。”  “收拾杂志怎么啦妈?”被这种家长里短打断工作,的确是有一种喘不上来气的感觉。  “女女,我看到啊,有
期刊
如果将一个人的一生完整描述并将其编纂成一本人物传记有多难?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后几页的附录可以告诉我们,从各代刻本到各类年谱,从宋人笔记到人物文集共123册文籍,作者呕心沥血的著作跨越千年,将一个千年难遇的天才重新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部传记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和另一个伟大的心灵碰触交流的结晶。这句话用来形容《苏东坡传》是十分贴切的。对一代国学大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我表达自己深深的敬意。中国自古以来有那
期刊
得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被拍成电影,第一反应是这本书我看过,记得感觉好像还不错。然而随着影片的播放,我的内心受到一次又一次冲击:原著里有这个部分吗?幺鸡和电视台有关系么?荔枝是警察么?茅十八死了么?等到影片播放结束,我又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张嘉佳的味道,只是风格略有不同。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是看哭了的,在最后陈末的自白部分,明明是平平淡淡的语气,却让人不由自主湿了眼眶。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张嘉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