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紫罗兰的香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朴素却不失高雅,卷卷的头发飘散着紫色的魅力,她就是我的“紫罗兰”老师。
  “我姓罗,名兰,我最喜欢紫色了,从今天起,我将担任你们的数学老师。”她的自我介绍很简洁,却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留下了印记——她是喜欢紫色的罗兰老师。
  我是因为罗兰老师而改变了,不仅仅是成绩,还有那一份自信。
  那一次,她刚担任我们的数学老师只有几个月,学校组织了一场思维竞赛。当她公布成绩时,我丝毫不敢期待,自己怎么可能考得好呢?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我那惊慌失措、紧张得汗流浃背的样子。“一等奖,小吴、小邓;二等奖,小梁、小胡、小黄。”看着同学们接二连三地走上讲台领奖,我心中不禁涌上一阵酸楚,比赛时怎么就不多思考一阵子呢?说不定,自己就会得奖了呀!“在这里,我还要表扬一位同学,她是我们班女生中唯一一个接近获奖分数的小茵同学。”什么!我一时回不过神来,当同学们的掌声响起,并用羡慕的目光投向我时,我才兴奋地“冲”向讲台。
  当我到达讲台时,罗兰老师突然把拿着试卷的手缩了回去。我不禁紧张起来,是不是改错了?老师从抽屉中拿出红笔,在我那份试卷中,把一个大大的“红叉”涂掉,重新打了个√。原来,我还答对了一题,罗兰老师似乎也很兴奋,急促地说:“试卷有点改错了,小茵同学应该是二等奖的分数。”“YEAH!”我兴奋地接过试卷,在讲台上大喊了一声。“鉴于小茵同学的良好表现,我任命你为本班的数学科代表。”真,……真的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数学是我最害怕的学科,老师却给了我如此“宝贵”的职位!“是,罗老师!”我响亮地回答。“哈哈哈,……”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罗老师也笑了,笑得是多么灿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射进我的心灵,是那么温暖,让我有了勇气与信心,让我在前进的路上不再害怕。
  小学毕业之际,我送了罗老师一束紫罗兰,这花虽不如玫瑰娇艳,也不如百合洁白,可她却满载了我对罗老师浓浓的谢意与爱意啊!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以其丰富的写作技巧, 融合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阐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类命题。其哲理寓意贯穿小说始终。本文主要就小说的主题、人名和飞翔的特殊寓意内涵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寓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 莫里森于1997年出
那年我考初中,无论多努力,都没有争取到华英的机会,而我以比平均分高二十多分的成绩考入了一个新校。刚办校三年,听说那里的老师都很年轻。  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一晃就过去了。我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这个学校,于是我变成了这个学校实验班的一分子。我还在想念着我六年级的时候,把新学校与旧学校都对比过,没有得到结果。  开学第一堂课,我遇见了初中的第一位语文老师。他有圆滚滚的肚子和平易近人的面孔。他一进来二话不说
作者简介:赵秀红(1974.9-),女,满族,辽宁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法语跟英语一样,句法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作“自由间接引语”的表达。它是指叙事里叙述者再现人物的语言或思想时把人物的表达与自己的表达融合起来的一种叙述方式。“自由间接引语”是三种叙述形式(直接引语、间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太宰治作品《人间失格》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展开叙述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行为,日本的社会背景和词汇的特点对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物行为;社会背景;日本词汇  作者简介:周玮(1995.3-),女,天津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一、人物行为  太宰治的人间
基金项目:由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经费资助,本文为2017年度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立项“《高级英语》课程改革”成果。  摘 要:本文以詹姆斯小说叙事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小说《赎罪》的叙事视角及整体结构对小说主题表达的影响,并探析主人公布里奥妮的心灵救赎和成长之路。  关键词:《赎罪》;叙事视角;整体结构;小说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摘 要:谭恩美,华裔美国作家。她的代作品《喜福会》主要描述了移居美国的四个华人家庭中母女之间从隔阂,对抗到理解,和解的情感历程。本文将对《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中美文化碰撞,旨在促进文化的互相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喜福会》;中美文化冲突;母女关系;文化差异;儒家思想;高语境;低语境  作者简介:朱爱秋(1994-),女,汉族,江苏省扬州市人,苏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
“我是不是转得太快了?”我手上那银白的小家伙突然问我。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那我是不是要慢点?”它又继续好奇地问我。“虽然我很希望你能走慢点,因为……”我迟疑了片刻。“因为什么?”“因为青春年华。”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就三十出头,刚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年轻人。这不仅是他们新的开始,也是我又一次教学的新开始。说实话,我的经验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