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完善中专计算机教学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的重视人才培养。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都专注于有效的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的提升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现阶段的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中专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现状来合理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全面的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专;计算机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学前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00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专教育教学越发的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计算机教育教学更是中专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的提升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下文将针对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做出如下探究。
  一、低效原因剖析
  1.教学时间被浪费
  中专学生进校门槛较低,本身素质差异性较大。与此同时,计算机课堂本身有着不同于其他课堂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主操作电脑,并进行相关的游戏或者私人的事情,这些都给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这其中,如果教师不能良好的把握控制课堂秩序以及内容,将会出现很多影响课堂教学的问题。诸如此类,学生可能会上课不认真听讲,干扰正常教学,例如:上课讲话、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果出现了诸如此类的情况,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停下来,进行一定的班级秩序管理,以防止课堂情况失控。就单以传授计算机知识为主的计算机课堂而言,这样的情况使得教学时间大大被压缩,课堂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学习空间。
  2.矛盾
  如果每一个老师都是学有专攻,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认真研究学习,并且有自己的办公室,这样的设置才符合学生本身中专计算机课学习的要求。可是现在是这样的么?当然不是,许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例如:资金不足、人员不足、专业课学习时间不足或者是教师不够专业等,较少的老师往往承担着较多的课程,甚至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中专计算机老师,老师压力巨大,工作繁杂。而老师的专业性不强,导致学生学习的也不专业。这样的课程设置,于学生于老师,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在改革中,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矛盾的存在!
  3.生源
  随着各大高校,各种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的增加,同时学生质量也相应降低。因为各种地区差异、教学观念差异,许多地方的幼儿教育往往由女性担任,从而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也大多是男生,那么教师性别较为单一。同时许多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教育,基础知识不牢固、对专业不了解、专业技巧以及理论往往是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师,是真正专业的教师么?
  二、提升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对策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如何努力让课堂有效性达到最大化,如何使得课堂时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并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1.改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那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最难做到的便是教学观念的改变。在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中,老师必须改变固有的各种理念,学习先进的素质教育。对于老师而言,应该做到因时而变,以学生作为根本。旧有的教学中是以老师为主导,灌水填鸭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往往忽略了,教学中最根本的是学生。所以,现在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必须以人为本,根据学生本身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改变现有的学习氛围。所以,正确的教学理念,才是计算机教学的根本!
  2.用心进行教学
  懒惰是人类成功最大的敌人,懒惰的思想将导致懒惰的行为,懒惰的行为将带来极坏的结果。参与中专教育的学生往往素质各有长短,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耐心教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用心的教师,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一个教师的职责。同时,对于中专教师来说,牢固的专业知识与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必备的,当然,中专教师还需要了解当代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与模式,一起联合建立一个社会-学校-家长共同作用的教学模式,同时在课堂上继续创新改革,让学生真正的将知识与实践想联系,从而全面培养优秀的专业学生!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务必具备以下五种能力,即1.掌握并运用教材的能力,2.言谈的能力,3.了解学生以及其学习情况的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师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除此以外,教师务必注意以下两点。
  3.1  提升课堂讲课能力。教师讲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的目标是将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以便于学生接受。在此之前,教师务必对教材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取决于教师自身语言的运用是否恰当得体。
  3.2  注重教育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的过程,其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应该主观的评断任何学生,应该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个体,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施教。传统的教学观念上将教师视为课堂的主体,即课堂的主宰者,这样观念是错误的,教师应该转变这种传统观念,从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的重视人才培养。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都专注于有效的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的提升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现阶段的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中专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现状来合理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全面的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列潮剑.自主学习策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160-162
  [2]林我建.自主学习策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8:191-192
  [3]艾.克西塔.试析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水平[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283+285
  [4]陈钦翔.中专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4:117
  作者简介:马秀南(1982.1-),女,汉族,吉林省敦化市人,石家庄市长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提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析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实行计算机网络化财务管理的意义,指出了计算机网络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计算机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