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六种意识的应用解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88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阅读教学关系着语文的整体水平。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阐述六种意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阅读教学 六种意识 应用
  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阅读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不仅能够使语文成绩有所提高,还能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有所帮助,而且为学生形成终身阅读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六种意识在语文阅读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的改革,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师逐渐认识到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纵观现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过度的重视学生的分数,对阅读教学重视度不足;教学方法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形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存在极大的影响;课堂形式单一。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虽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很多有效的教学方式被研发出来,但是教师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克服这种困难,导致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方式无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
  二、六种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中指的六种意识分别为整体意识、文本意识、人文意识、训练意识、拓展意识以及探索意识[1]。这六种意识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接下来将对六种意识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整体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整体意识是指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把握,清楚文章的结构脉络,情节发展。比如,教师在讲授《白杨》(小学五年级下 人教版)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有大概的把握,首先,两个孩子发现了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哥哥和妹妹争论白杨是树还是伞——寻求爸爸帮助——讲述爸爸妈妈的职业——对文章升华并表达爸爸的愿望。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够更有兴趣的去阅读文章的细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文本意识在小学阅读中的应用
  文本是阅读的载体,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必须要参考文本来进行,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说文本是阅读的关键。比如,在学习《草原》(小学五年级下 人教版)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你的印象里,草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草原上面都有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文本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的阅读更加具有目的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也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
  (三)人本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人本意识是指阅读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品格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精神,进而产生同理心,使学生能够像主人公学习,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2]。比如,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小学六年级下 人教版)这篇文章时,学生通过对居里夫人事迹的阅读能够受到居里夫人品格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立志像居里夫人学习,学习她善于思考、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坚毅顽强等优秀的品质,使学生的人本意识得到提升。
  (四)训练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训练意识在各个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到对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就是通过训练来完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训练的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可以是教材以外的文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掌控好训练时间,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防止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同时训练时间也不能过短,失去训练的目的。最后,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五)拓展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拓展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意识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阅读材料上的拓展,比如在学习《詹天佑》(小学五年级上 人教版)这篇文章时,既可以对詹天佑的资料进行拓展,也可以对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进行拓展。二是,在文章中的问题上进行拓展,比如在学习《金钱的魔力》(小学五年级下 人教版)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对“金钱的魔力是什么?”进行提问,让学生展开讨论。
  (六)探索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探索意识是当代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和能力。探索意识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习《渔夫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下 人教版)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中主要针对六种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参考意见。希望通过教育者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将六种意识更好的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海艳.小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六种意识的应用【J】.才智,2014(27)
  【2】郭鸿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六种意识的应用剖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0)
其他文献
震源系统是一个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耗散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分岔突变。作者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的前兆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前兆异常活动具有阶段性,相邻两个异常阶段的持续时间的比值为一常量(5左右)。这种前兆时间分布规律可用震源体内应变能密度随孕震时间的增加发生倍周期分岔进行解析。它可用于预测主震的发生时间。
利用ISC地震资料研究了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的地震空间分布和mb≥5.0的机制解,讨论了俯冲带的形态和地壳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并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认为南海次板块的东部边界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法将80例确诊为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分两组,治疗组40例,在原发病治疗药物不变情况下服用稳心颗粒9g,3次/天
张北-尚义地震与大同-阳高地震虽然相距不远,但在地震活动性上有较大的差异。大同-阳高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断裂带附近微震活动、震源禽区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空区展布和余震
一、前言 α径迹观测是利用透明薄膜(或35mm电影胶片)为探测器,埋设在土层中进行野外照射,积累周期为21天。探测薄片经化学药剂蚀剂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读数。α径迹量的计数以径迹密度j(个数/毫米~2)表示。 应用α径迹探测技术进行地震预报和探索,国际上最早开始于七十年代初,1975年山东、兰州等地震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在人类生活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语文教育作
【摘 要】  审题是小学生作文的关键。只有正确的审题才能培养小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围绕审题角度要多,落实具体;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要明确写作对象,重在描述;审题的角度要新,立意新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作文 审题 表达 教学  审题,顾名思义,就是仔细审查题目。现如今,学生的作文考题与实际生活挂钩,并要求学生在八百字以内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题目自拟。而且作文的
为什么看起来简单的拼音学生不爱学?这是由学生的学习方式所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3种,动作学习、图形学习和符号学习。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具体、形象、直观的学习,动作学
从三方面对水库诱发地震进行预测:根椐水库区的地质、地震和工程条件,在水库的设计阶段进行诱发地震的前期评价预测;按国内外已有震例资料预测可能诱发地震的水库发生最大地震的时间;在已初发震的水库对地震的发展趋势和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