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湿地保护建设 共创美好诗意生活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上,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被专家们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水库”。2016年2月2日是第二十个“世界湿地日”,本期特别策划以“湿地”为主题,阐述全省湿地保护建设工作总体情况,并以香港米埔湿地、杭州西溪湿地、金华湿地、舟山东港城市湿地为例,展示其在为保护湿地做出的重要举措以及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为全省各地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以此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
  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湿地保护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湿地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资金,地方配套84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高达138亿元,建设人工湿地4.4万亩。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县级湿地保护规划,公布了第二批县级重要湿地名录,划定湿地保护红线的斑块与面积,规划了到2020年湿地优先实施项目,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合理部署成效凸显
  加强指导,促进湿地管理规范化。自2012年省人大颁布出台《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以来,全省湿地保护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2014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还专门成立了由11个厅局组成的省湿地保护委员会,黄旭明副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同年9月,省湿地保护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湿地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和部署。同时,省委、省政府还把湿地管理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要求“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划定湿地生态红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建设”,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加强湿地生态保护,遏制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趋势”。从2014年开始,湿地保护工作已列入生态省建设、“五水共治”考核体系。
  多方联动,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指导下和各级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全省面积120亩以上的湿地分布有5大类23型,总面积约166.52万亩,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10.9%。二是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全省首批32块省重要湿地名录批准公布,目前,全省已建有湿地及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小区30个,新建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14个。三是生态修复不断推进。实施湿地示范项目25个,生态修复项目70多个,清淤310万立方米,护坡护岸598公里,栖息地改造1万亩。四是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省林科院组建了“浙江省湿地研究中心”,成立了省林学会湿地分会,组建了多学科的湿地专家库,并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1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综合研究,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与种群恢复工作,长兴扬子鳄种群从11条扩大到5000余条;德清下渚湖的朱鹮已成功野外放飞33只,野外自然繁育1只,朱鹮总数177只。五是宣传教育不断深化。通过“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国际湿地保护论坛等多种活动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组织参加宣传教育活动的人数达1500万人次,培训人数达3.5万人次。
  明确目标加快实施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围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两美”浙江和推进“五水共治”的目标,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发挥湿地改善水环境、提供生物栖息地、保障生态安全、传承生态文明的基本功能出发,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保护管理体制机制,采取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治理、污染控制等人工适度干预措施,恢复与重建湿地生态系统,遏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面积适宜的湿地自然保护生态体系,努力探索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湿地保护发展路子。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落实目标任务。科学规划是抓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的法定性工作。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明确提出,2016年湿地保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施湿地保护红线,严禁擅自围垦湿地、占用湿地和无序开发湿地行为,湿地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指导实施县级湿地保护规划,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开展湿地修复与保护工作。
  坚持以抢救性保护为目标,构建保护体系。全省现有1665万亩湿地中,列入保护区和公园范围的湿地仅有300多万亩,保护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1500万亩的保有量底线差距较大。要把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作为主要目标,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的抢救性保护,将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的重点区域列入保护名录,并进行重点保护。要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对因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海洋生物和候鸟栖息地大幅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重点区域,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小区)或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公园等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坚持以“五水共治”为契机,推进生态修复。湿地是水源的“储存器”、洪水的“缓冲器”、涝水的“排水器”和污水的“净化器”,对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意义重大。要服从和服务于“五水共治”大局,根据“五水共治”江河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针对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及生态景观建设等不同类型的湿地项目,加强组织监管和技术指导,精心组织项目实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分类施策推进湿地修复。对遭到人为破坏导致湿地功能退化萎缩严重的湿地,有计划地采取退耕还湿、引水保湿、污染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科学修复,努力恢复湿地功能。对出现生态功能退化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显著的区域,要加强管控,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减轻自然承载压力。对现有的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要加强建设与管理,确保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要抓好重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管理水平。要强化湿地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借助湿地研究机构和各大专院校人才技术优势,加大对湿地退化、湿地修复、湿地产出功能、污染控制等重点课题研究,总结推广高山湿地保护、河流湖泊湿地治理、近海湿地修复等成功经验,大力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水平。要建立动态管理平台。抓紧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湿地资源、湿地利用状况、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查和评估,实时掌握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提高湿地保护效能。要加强湿地合理利用研究推广。在不破坏和不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效益,积极发展湿地种植业、养殖业,重点发展湿地生态休闲新业态,积极打造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实现保护湿地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全面提升湿地的综合产出功能。要加强湿地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湿地保护修复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把湿地项目建设成为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打造成湿地科技研发的合作平台,为不同类型、不同退化程度的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提供经验和模式。
  坚持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保护湿地资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会议内容和精神为全省进一步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要推进湿地的依法执法和依法行政。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涉及向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的行为,要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严格审批;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湿地的行为,要依法制止并追究责任;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列入湿地保护名录的湿地,未经批准不得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切实保障湿地安全。要积极探索出台湿地生态补偿政策,争取尽快建立分级、分类补偿相结合以及政府补偿、市场补给有机统一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将湿地生态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力度。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电阻、电感和电容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基础上,研制出一台新型高效节能CO2激光电源,该电源接入单相网路时,可在次级输出端无任何形式的滤波电路条件下,获得稳定,不过零点且波
CO2激光治疗皮脂腺痣54例报告杨延安揣瑞梅庞月光(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250021)我院自1988年~1996年,采用CO2激光切割及扩焦照射治疗皮脂腺痣5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4例患者中男28例,女28例;年龄最小8岁,最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经济发展不仅仅需要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实际作
冯梦龙编《山歌》卷九《烧香娘娘》“兰花头玉簪要借一只,丁香环子借介一双”句中“丁香”一词,刘瑞明先生在《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中释为:“丁香环子:叮咚响的耳环。隐实示虚
云和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山水资源独具特色,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6%,即使是人口密集的城区,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也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个以上,为“非常清新”的标准,境内38.7平方公里水域的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诸多荣誉见证了云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它先后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丽水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浙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基于TRIZ理论与CAI技术的机械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案例,并以机械创新教学"链"的模式,探讨了TRIZ理论的推广路径和要求
炎热的夏季,大多数的花草都经不起太阳的暴晒,需要移到阴凉的地方休养生息。然而,有些花儿不怕晒又耐热,在夏季反而越开越旺盛,那就让这些花儿在太阳底下尽情地撒欢吧!  三角梅  三角梅原产巴西,是极其耐旱的植物,生性非常强健,可以忍受比较恶劣的环境(怕霜冻和积水),地栽的三角梅喜欢微干的土壤、充足的阳光,这样它开的花才能繁花似锦。三角梅品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强,不仅在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
学风建设是关系到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与教学改革相适应,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学风即质量的观
神秀尽显 人间绝胜景  南正顶。这里人烟稀少,有许多经千万年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岩怪石、飞禽走兽和各种静物造像。南正顶龙潭位于峰顶,拾级而上的第一潭约七八平方米,水深不足1米,潭水晶莹甘冽、清凉无比;里面的第二潭略小,水珠落潭之声叮叮咚咚犹如丝竹。南正顶峰有30多块孤立突兀的巨石,形如龟、兔、企鹅、老鹰等,移步换景,活生生一个动物世界;还有形如馒头、古船、钟鼎等物的巨石,被称为“南正顶”的巨石高六七
人物简介:余水祥,男,1984年中学毕业后来到林场,参加开化县林场的营林生产。30多年的护林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先后14次获得开化县林场和开化县林业局的先进荣誉。2017年获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