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T作业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微核及绒毛微核的研究

来源 :现代妇产科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对育龄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早孕绒毛组织DN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VDT作业及对照组的育龄妇女各30例,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按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测方法及微核检测方法进行培养、检测。分别记数SCE数及微核数;选择VDT作业及对照组的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各20例,采用绒毛直接制备法对其绒毛细胞微核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 VDT作业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发生率为6.8917±1.6846/细胞,对照组为6.4650±1.5194/细胞,差异
其他文献
1 病例简介患者,36岁,因停经110天,IVF-ET术后96天,下腹痛1h收入院.患者23岁结婚,婚后1年人流1次,第2年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之后继发不孕.
卵细胞的质量是体外受精(IVF)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评估卵子质量是IVF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取卵所获得的是卵细胞-放射冠-卵丘细胞复合物,卵丘细胞的存在影响了对卵细
我们应用聚乙烯醇作为栓塞剂,设计了双颗粒组和单颗粒组2种方案,并用微导管超选择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通过观察分析2种方案在栓塞术前后月经量、子宫、肌瘤和卵巢体积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7(IL-7)与卵巢上皮性癌腹腔局部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9例卵巢上皮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
因妇科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范围广,盆腔粘连,创伤大且易出血,致术中输血率增加,既增加了输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担忧,又增加了医疗费用,且延长了手术时间,影响术后
官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阴道明显缩短,造成部分患者性生活不满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子宫广泛切除术后阴道成形的患者(观察组)与常规子宫广泛切除的患者(对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提出的张力性尿失禁(Urinary Stress Incontinence,USI)定义为: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1],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子宫出血、盆腔炎、输卵管炎、不孕、早产、产褥期感染等妇产科并发症,以前治疗通常
目的:研究胚胎卵巢冷-解冻移植后的生存、生长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冻存大鼠胚胎卵巢植入去势成年雌鼠皮下,观察阴道脱落细胞变化.以新鲜胚胎卵巢移植作为对照.术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