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教材内涵,提升阅读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育是众多教师和专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有许多教师和专家都提出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充分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家的这种建议是指在充分读好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再加以延伸地进行课外阅读。这种提法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初衷也没错,但是有许多学校和教师误解了这种建议:把正常教学用的课本教材粗枝大叶地上完,更多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结果学生课堂上学得不够精准,课外书籍又读得囫囵吞枣,这样做无疑是本末倒置。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教材深层次挖掘教材内涵,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增大阅读量。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对教材深挖内涵,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合理进行导入,丰富知识积累
  前不久,我听一名新教师的六年级语文课《郑成功》,她在导入时以中国十大民族英雄和当代民族英雄有哪些导入新课。课后我和她交流时,提出了我的想法:如果在此基础上简单说明一下,我国历来就有许多英雄,为什么有的英雄是民族英雄,有的英雄不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和英雄的区别是什么?作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可以知道这些,另外教者在引入新课时应告诉学生民族英雄有哪些,未说这些民族英雄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他们主要有哪些英雄事迹,这样就不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民族英雄的名字,而是记住英雄的事迹和英雄的伟大形象,这样做是不是更好。教者听了以后也认可这种看法,觉得这样做并没有耽误教学多少时间,而是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并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积累,从而达到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是《郑成功》一课,这名新教师认识到课文第二部分是课文主要内容,她在教学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划分段落时学生有所争议,有的说是3到5节,有的说是3到6节,学生在处理时显得粗糙。新教师只是说第2节是事情的起因,第6节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所做的事和场面,这也属于第二部分,是讲郑成功收复台湾。这样的教学有点太粗糙,没有进行深挖,如果够深挖教材内容,就不难发现其实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分界线非常明显,因为第7节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这明显说明前一节是讲郑成功收复台湾,而从第7节是讲收复台湾以后。另外也可以从事情的起因——发展——过程——结果来划分层次,第2节是起因,第6节是结果,也很明显,而且可顺势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这样不仅不需要教师直接说,反而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更是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深掘教材内涵,进行教学升华
  《郑成功》一课该新教师利用一节课时间匆匆忙忙上完了,我问她为何两节课的内容她一节课就上完了,她说在县城学校都是这样上的,目的是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内容。她的话让我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原来她是这样理解的,竟然只是为了节省时间而不是为追求教学效果,真的是本末倒置。后来我和她交流,如果第二课时进行阅读赏析和阅读方法指导并且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效果就会更好。我认为首先利用好课本教材上好课,课外阅读应该放在课外,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常轨道。
  我曾经听过语文专家窦桂梅老师的《青藏高原一株柳》,她的教学方法是“深掘一口井,灌溉一片田”。我很认同窦老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深挖出课文中文字的含义,以及文字背后的蕴意,才是真的读懂文章。只有先读懂课本教材,才能读好文章,才会读文章,而不是只顾囫囵吞枣地读完课本课文节省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课外阅读。
  分析目前的课堂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老师们制作课件的能力越来越强,制作出的课件越来越美,可是办公室里却少了老师们研读文本的现象。很多老师愿意把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对文本的研读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似乎课件就可以展示一切,取代一切。只是满足于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形成的是一种思维的惰性,缺乏的是一种对文本的深度的、独立的思考,没有读到文本的内部,读到作者的心里,导致的是自思想的苍白,语言的幼稚不堪。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
  于永正老师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
  语文老师在上课前要仔细研读文本,不细读文本,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导致理解的偏差;不细读文本,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导致朗读不能入情入境;不细读文本,就不能深刻理解文本的含义……总之,不细读文本,教师就没有“底气”,教学就不会有深度和广度,语文教学就难有“语文味”。因此,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认真研读,只有认真研讀好教材,才能把语文课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学历史名师指在历史学科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绩,善用历史教学技巧,独具教学风格,善于反思总结经验,对历史学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巨大贡献,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和认可度
面对网络竞争,有论者提出报纸要走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然而,以目前报纸尤其是作为主流报纸的党报的内容看,其价值并不足以让读者花钱在网络上购买。正是由于这一主要原
[目的]确定高粱萌发期耐碱鉴定适宜的NaHCO3:Na2CO3=9:1胁迫浓度、指标和评价方法,为大规模鉴定耐碱种质提供评价方法及进一步选育耐碱高粱新品种和发掘耐碱基因奠定基础.[方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为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服务体验.云技术作为现代尖端科技发展的典型代表,进一步推动了资源共享,并以更为
摘 要: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以便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本文从个性特长、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三个方面谈谈英语教师如何促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师 个性特长 管理能力 教学能力  毋庸置疑,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及英语课程的改革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好学生,是每个英语教师直面的客观问题。要给学生一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
摘 要:乡镇政府作为国家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基层连接点,其内控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以及政府财政管控目标的落实,加强乡镇政府内部控制对于保证政府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减少内部贪污舞弊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等方面具有積极作用。乡镇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进行构建和完善,具体从内控环境、内控活动、内控风险、内控交流以及内控监管五个方面展开。
本文从一线教师角度阐述了教改试验个人体验,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谈起,到研究的主题,再到研究的过程,最后介绍了研究的特点。在学习课堂观察与课堂提问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伦理教育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伦理教育研究应该从农民工最迫切的要求着手.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伦理教育发展来看,职业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