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牛哥”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9日上午,纪念梁嘉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梁嘉纪念文集》首发仪式在肇庆市举行。肇庆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勋出席座谈会并作讲话。原广东省副省长匡吉、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淼翔等先后在会上发言。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梁嘉同志家属、生前好友共1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盲婚哑嫁
  梁嘉从小聪明好学,但因家穷读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后来得到乡亲们的资助,16岁时考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
  年轻的梁嘉1.75米个头,学业优异,坚韧帅气,活跃于广州青年抗日救国运动中。但他不知道,父母在家乡为他订了一桩亲事,女方是与梁父当年同在加拿大当华工的老乡的女儿。父母来信称,如果不肯接受这门婚事,就不让梁嘉继续读书。
  梁嘉开始心里很抵触,但最后还是服从了父母。1931年,在婚期前一天,他从广州回到家里,洞房花烛夜时,才见到妻子啥模样。这种“媒妁之言”,广东话称之为“盲婚哑嫁”。
  然而,就是这段看来不可思议的包办婚姻,却从结成之日起就牢不可破。两人先结婚,后恋爱,同甘共苦、相依相携,一起走过了70多个春秋,成为一段佳话。
  婚后,为支持梁嘉读书,妻子许桂生把陪嫁的一对金镯子和两个金戒指都卖掉了。1938年大学毕业后,已是广州市工委青年部长的梁嘉,把目不识丁的妻子接到身边,并引领她走上革命道路。许桂生在地下党和部队里做过情报、联络、妇女等工作,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中坚分子。
  梁嘉夫妇先后生育了10个子女,养育成人的有7个。战争年代的梁嘉一家,成了革命队伍中少有的“夫妻兵”、“兄弟兵”、“父子兵”。
  晚年的梁嘉在家里是主角。有一段时间家里不请保姆,夫人许桂生病了,年逾八旬的他照顾十分周到,买菜做饭样样亲自动手,晚上还起来服侍。这对夫妻经历风霜一个多甲子,仍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可谓羡煞旁人。
  2001年许桂生老人病逝,梁嘉亲笔题写挽联:“桂生还在,共同生活”!
  “牛哥”风范
  战友们提及梁嘉,更多的是亲昵地唤他“牛哥”。只有在正式场合,才叫他“老政委”。而“牛哥”的雅号,源于他做地下工作时的曾用名“梁牛”——自喻为“大地上的一头牛”。
  1945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宣告成立,司令员林锵云,政治委员梁嘉。同年5月,为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创建五岭抗日根据地,梁嘉率领珠江纵队部分主力400余人离开中山向西挺进,在西江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创建了以广宁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然而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下旬,东纵北撤不久,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国民党调遣全副美式装备的131师进驻广宁实行“清乡”、“驻剿”,大搞移民并村,封锁粮食、食盐,捕杀“堡垒户”和接济过游击队的群众,以断绝游击队的供给来源;采取“远途奔袭”、“夜间突击”、“包围绞杀”等方式,重点围攻五指山区游击地,企图一举摧毁游击队的有生力量。
  广宁根据地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中。
  梁嘉和战友们餐风宿露,昼伏夜行,依靠当地群众的支援和掩护,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他们声东击西,围点打援,开展伏击战、地雷战、麻雀战、袭击战,不断地“跳圈圈”、“走边边”,与敌人捉迷藏,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隐蔽在山头上的人民武装生活十分艰苦,经常连稀饭都吃不上。身为纵队政委的梁嘉和战士们一样,吃番薯、野菜和树叶充饥,从不搞特殊化。部队经常转移,缩在山上或墓洞里,“牛哥”总是乐呵呵的,他乐观的精神感染了身边每一位干部战士。他还时常与战友们讲形势、讲前景,拉家常,鼓舞大家的斗志。
  梁嘉一度也是个“老烟枪”,最艰难的时候,他与战友们共享一支烟。“作为指挥员,‘牛哥’那时或压着很多心事,但看起来都镇定自若”,战友回忆说。
  回忆这一段艰苦岁月,梁嘉曾深有感触地说,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的强大和残暴,而是我们一些人缺乏坚定的信念。如果我们为信仰而战,就有了“双重的武装”。
  两年多艰苦的游击战争,梁嘉指挥纵队打了不少硬仗,作战70余次,粉碎敌人16次穿梭式的围剿,从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边区,建立了7个民主乡政权。
  战友们说,“牛哥”风范是一种信念,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儒将本色
  这位于三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身上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有军人的刚毅与顽强;既透出知识分子的聪明智慧,还有一种很强的个人魅力。
  聪明才智表现在他的各项工作中。早些年,有记者看到梁嘉家里有一把黑色的大伞,很古老有着黄色竹柄的那种,上面打着几个补丁,很整齐的缝线。原来,当年地下工作时需要伪装成不同的身份来躲避敌人的耳目。就仗着补伞这么一招绝活,他躲过各种盘查,得以自如地穿梭日伪的据点。
  梁嘉博学多才,晚年他写诗、作文、篆刻、摄影、拉二胡等样样在行,唱起粤曲来有板有眼,尤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
  梁嘉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笔。前些年曾有记者在采访中,用“投笔从戎”来形容他当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参加武装斗争。他笑呵呵地不同意这个说法:革命斗争更离不开笔。他还告诉记者,战争年代最紧张时他随身带着两支枪,但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认为革命斗争是要靠枪和笔同时进行的。1946年“东纵”北撤后部队进行了整训。梁嘉分析国际国内和广东当时的形势,提出部队的任务。“他的演讲引人入胜,常常一堂课下来,鸦雀无声,大家都佩服他的口才和学识”。
  儒将的影响力往往是“亮剑”的命令。1949年2月,国民党反动武装一千人突袭根据地金造村。面对敌人的汹汹来势,是打,还是走?梁嘉审时度势,一声号令,村民们不分昼夜地挖战壕,布下满山遍野的竹钉。在战斗最激烈时梁嘉等一起登上庙角山指挥战斗。“牛哥来了!”指战员们倍受鼓舞,一股作气痛歼了来犯之敌。1949年夏,粤桂湘边纵队发展成拥有连江、绥贺两个支队又一个独立团,共2.1万人的战斗部队,配合野战军解放了粤桂湘边三省边区,胜利地完成了历史赋予这支人民武装的光荣任务。
  在一次老战士的聚会上,有人因梁嘉在“反地方主义”运动中挨整,长期未得到重用而惋惜。更多人却说,老政委可是想得开,他常以明代爱国名将袁崇焕的诗“横戈原为不封候”来鞭策自己,要鞠躬尽瘁,做人民的“牛”。
  人们敬重“牛哥”,不仅因他是位信念坚定的老革命、老领导,还因为他居功不傲,平易近人,清正廉洁,为人低调,铮铮铁骨又淡泊人生。
  这正是这位儒将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日前,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准备团在惠州进行考察座谈。惠州市作为该项目的两个主要实施地区之一,将有25万亩农田纳入农药、化肥污染治理范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将全部纳入畜禽废弃物治理范围。  据了解,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于2011年8月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列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2-2014年备选项目规划。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配套
期刊
自8月1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三打两建”工作会议,对今年以来开展的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的“三打”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的“两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对“两建”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积极筹备和开展试点,“两建”工作试点建设不仅在全省全面铺开,并且经过两个月的正式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
期刊
南雄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中国黄烟之乡”、产粮大县。近年来,南雄着力发展以农业“六大基地”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帮助老区人民加快步伐走向幸福生活。  烟叶生产是南雄农业的支柱产业,产量一直占居广东烟叶产量的“半壁江山”。2010年南雄市被列入全国首批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单位,三年来,该市共投入烟基工程建设资金1.99亿元,烟叶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连续三
期刊
汕尾市红海湾在遮浪半岛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海面景观,一动一静,异彩纷呈。一侧万顷波涛集结,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海堤;另一侧却风平浪静,涟漪微泛。此海域海蓝、水清、沙柔、滩阔、浪奇、石怪、景美,再因海洋温暖气候于四季融汇,观浪戏水人潮如涌,流连忘返。现今的红海湾注入了现代旅游的新元素,涵括休闲与运动、度假与养生于一体。家住广州番禺的林先生说,每隔一周半月不自驾来“试水”,生活里总好像是少了些什么似的。 
期刊
10月20日,由广东省旅游局指导,国际市民体育联盟和肇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中国·肇庆)徒步旅游节暨国际市民体育联盟2012年年会(IVV年会)在广东肇庆市七星岩牌坊广场开幕。据悉,这是肇庆市首次开创性地举办国际徒步旅游节,同时也是IVV年会首次登陆亚洲。  本次活动以“徒步旅游,分享绿道,国际盛会,欢聚砚都”为主题,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体现国际友好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砚都肇庆
期刊
对重点老区要重点扶持  ■ 徐斯池 (汕头市老促会)  汪洋书记关于扶持老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省今后老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从事老区工作的同志,要更加奋发地去开创工作新局面。  从1993年以来,汕头市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市老区工作会议,举全市之力先后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加快了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近,汕头老促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新一轮扶持老区发展的规划,初定了列入全市老区“十二
期刊
省老促会领导到兴宁调研  日前,省老促会第一副会长肖耀堂来到兴宁市调研老区建设情况。肖耀堂一行先后到广东富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熙和湾、坭陂中学以及罗浮镇的司城中学、卫生院、油茶种植基地等地调研,深入了解兴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肖耀堂表示,要争取调动更多的力量,支持帮助兴宁老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特约记者?钟华柱?□张群洁?刘 光
期刊
来到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时,江润浓老师还在上课,我们在办公室等候。江润浓的同事告诉我们,自从被选上十八大代表以后,江老师更加忙碌了,除了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以外,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这几个月以来,她走访了不少老党员、老教师、青年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白天上课、走访,晚上对调研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课程,真是难为她了。”  下课铃声响过不久,办公室
期刊
一个外形怪异,看起来极不规则的樟树根可以做什么?一个巴西花梨木做成的复古办公桌可以用艺术进行如何包装和升级?对普通人来说,这些都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然而,对萧社和来说,这些问题都如家常便饭,他的工作便是卖家具、“搞”艺术,他用艺术提升了自己的家具品位。  8月10日,记者采访了萧社和,并参观了他一手创办的“大涌美术馆”。在美术馆里,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红木家具以及款式多样的艺术品,不禁有
期刊
拿到第7期《源流》杂志,第一印象是杂志封面“6·30扶贫济困”的标题非常醒目。细细翻阅,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过去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报社打交道较多,对杂志的关注度不够高。直至今年初,我才开始关注《源流》,阅读《源流》,感受革命老区在革命年代的澎湃激情,和在新历史时期的喜人变化。  以前《源流》对扶贫内容的关注度远没有现在高,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这对我也是莫大的鼓舞。在我们湛江市,353条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