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理论的内涵、产生背景及运用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其相互依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实力理论。随着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软实力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该理论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运用,并且对主要战略力量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产生了深刻和复杂的影响。
  
  软实力的概念及其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软实力概念并没有一致的界定,对其内涵也还存在分歧。软实力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上述资源基础上的同化力和规制力。软实力的概念提出后,其内涵随着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而逐渐变得宽泛。最初,文化的吸引力和制度的同化力以及经济实力被认为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信息力”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收集、处理、执行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被认为是“使外交力量倍增”的软实力。近年来,随着非政府组织的活跃,公共外交、非政府组织外交等也成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美国学者米德还提出了“粘性实力”的概念。 “粘性实力”首先指的是一国的经济实力外化为与他国的经贸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从而提升了对他国及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以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粘性实力”既可在军事领域延伸为“硬实力”,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外化为“软实力”。
  虽然学术界对于软实力的内涵还存在分歧,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软实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主要是宗教、语言、教育、生活方式、电影电视、报纸、网络以及饮食等产生的吸引力。二是社会经济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的同化力,如欧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华盛顿共识”等。三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以及在多边外交中对国际规则和政治议题的塑造力。一个国家通过自身的价值观建立和主导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从而能够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这是许多西方大国运用其软实力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软实力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软实力理论既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是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产物。软实力理论是在相互依存理论前提下对国际关系核心理论“权力论”所做的补充和发展。“权力论”虽然没有把国家实力明确地划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但已经部分涉及到软实力问题。美国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认为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等“无形权力”也决定着国家的实力。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克莱因提出所谓的“克莱因公式”:国家力量=[(人口+领土)+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意图+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其中“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属于一种软实力因素。20世纪70年代,相互依存理论进入发展兴盛时期。约瑟夫·奈等深入研究了作为“现代国际体系根本特征”的相互依存问题,提出在国际社会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中,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导致一国对外依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从而影响国家间权力的分配。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实力中“无形权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成为软实力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二)全球化导致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体和实际内容发生深刻变化,使软实力理论应运而生。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发生变化。虽然国家间关系仍是国际关系的核心,但是民族国家所承担的核心功能出现了调整。除国际组织等超国家主体外,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党、媒体甚至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国家与非国家主体、超国家主体结成紧密的多元关系,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的手段也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价值观念、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找到了跨越国界、相互渗透的新的工具和载体。上述变化使文化、价值观、信息、多边机制以及网络媒体等因素日益重要,直接导致软实力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使软实力理论应运而生。冷战结束后,美国维护和强化其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需要为软实力理论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被认为是西方阵营长期“和平演变”和渗透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通过软实力的运用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美国在文化价值观、发展模式、民主政治以及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影响力极大地得到加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争相提升软实力,尤其是欧美大国充分利用各自在软实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争取在未来国际格局的塑造中占据主动。
  
  欧美运用软实力拓展国家利益的主要做法
  
  欧美历来都十分重视运用软实力来推进国家利益,注重综合利用各种方式和载体来拓展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以拓展价值观为核心,积极宣扬并输出西方自由、民主、人权观。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欧美认为其价值观具有普世性,积极倡导西方“自由、民主、人权”观,试图增强其他国家对欧美政策的认同和追随,以维护自身利益。在理论上,欧美大肆宣扬“民主和平论”、“人权高于主权”以及“人道主义干涉”等论调。在实践上,欧美通过各种手段影响甚至直接按照西方模式来改造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就是以美式“民主”和“自由”来“整合”世界,促进民主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二战后初期,美国“民主改造”的对象主要是美国占领区,随着实力的上升,开始逐步向全球扩展。尤其是“9·11”后,美国认为促进民主是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维护美国安全的根本途径,美国在欧亚大陆核心地带的民主攻势进一步加强。美国推出所谓“大中东计划”和“大中亚计划”,试图培植民主样板,进而把整个中东、中亚纳入西方价值轨道。
  (二)综合运用文化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等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软渗透。文化是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欧美十分重视将文化外交作为软实力运用的重要手段。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积极利用信息控制和传播体系进行文化输出和渗透。目前,美国已经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推行文化霸权的新工具。欧美还通过设立各种项目、基金资助其他国家的人员赴美留学,培育亲西方的精英。经济外交是欧美建设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它们在对贫穷国家进行援助或减免债务时,往往附加政治性条件,要求其按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来进行国内改革。近年来,公共外交在美国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赖斯前不久提出了所谓“转型外交”,调整外交布局,转变机制和职能,公共外交力度不断加大。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非政府组织在欧美软实力运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欧美国家非政府组织比较发达,它们注重通过非政府组织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些国家的大众和精英人物,培植软实力土壤。
  (三)主导国际机制和规范的制定与修改,使其体现西方价值观,构建“制度霸权”。欧美将西方价值观作为普遍原则,并将之渗入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为其全球霸权提供制度保障。当前诸多国际组织都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础上,并且被欧美主导和控制。联合国作为最大的国际组织,在冷战时期就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随着发展中国家的逐步崛起,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改革联合国的意愿不断加强,但遭到美国极力阻挠。美国试图主导联合国改革进程,按自己的意愿来对联合国加以改造,更好为其利益服务。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国也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来干预他国的经济运行方式和金融政策的制定。美国通过左右这些组织的贷款活动,将经济关系与政治改革挂钩,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欧盟则通过设定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入盟标准,将更多国家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有关国家进行内部改造,从而对其内政、外交施加较大影响。
  
  欧美软实力运用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由于内外因素的制约,欧美软实力本身在不断削弱,使欧美运用软实力拓展国家利益的努力遭遇挫折。
  (一)从美国来看,美国的单边黩武政策导致世界反美情绪高涨,使美国在一些地区软实力的运用受到牵制。小布什上台以后,对外政策的强硬色彩凸显。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迷信硬实力,抛开联合国对其他国家实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并利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进行政权更迭和“民主改造”。此间,美国“虐囚丑闻”、“黑狱事件”、“特工门丑闻”等不断曝光,美国的所谓“民主信誉”大打折扣,国际形象不断滑坡,小布什政府国内民意支持率持续下跌,世界反美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国内外的政治动员能力有所下降,软实力受损。在中东地区,美国的“大中东计划”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深层次困境日益凸显,部分国家内部矛盾激化,一些伊斯兰激进势力借助“民主化”进程壮大实力,民众反美情绪不断上升,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矛盾冲突日益加深。在拉美地区,美国极力宣扬的新自由主义模式遭遇困境,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并引发了政局的动荡。拉美反对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左翼力量呈逐步崛起之势。
  (二)欧洲发展模式遭遇困境,经济社会问题频生,其软实力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欧洲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使欧洲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和冲击,欧洲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美国。欧洲虽然逐步进行了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但面临的阻力在不断加大,改革进程屡屡受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欧洲经济社会问题凸显,欧洲发展模式遭遇困境。近年来,德国、葡萄牙以及意大利等国的工潮迭起,导致本国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和政局变动。法国、英国围绕福利制度改革出现社会动荡并持续升级、激化。欧洲频繁的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发展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一些欧洲国家的极端势力把高失业率和高犯罪率归咎于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外来移民,排外情绪有所上升。欧洲潜意识中的强势文明价值观和西方中心论受到冲击。
  (三)尽管欧美双方存在一些分歧,但从本质上而言,欧美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都崇尚“自由、民主、人权”,而且都具有强烈的普世情结和西方中心观。
  
  对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一)软硬实力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两者必须平衡和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一方面,有强大的硬实力做后盾,一个国家才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文化建设,才能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拓展对外交往的空间,提升软实力。另一方面,软实力可以弥补硬实力的不足,为硬实力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甚至通过软实力施加影响,达到扩充硬实力的目的。软硬实力之间又相互制约。如果硬实力使用不当,有可能损害一国的软实力。一国硬实力强大,但如果软实力建设跟不上,其国际地位也将受到制约。
  (二)一国在向外宣扬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政治理念时,必须先塑造好自我,才能为软实力运用奠定基础。软实力的特殊性在于其是无形的国家力量,对内构成民众的凝聚力,对外构成对他国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说服力。而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只有当一整套理念和制度等在国内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他国才能心悦诚服。软实力在本国越有成效,对他国的吸引力就越大。如果在本国失去现实性、缺乏生命力,很难想象能在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
  (三)软实力具有两面性,软实力的运用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但并不等同于软实力。任何文化都存在先进和落后的方面,文化的先进性是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必须认真分析和提炼文化的先进方面并积极加以推广和宣扬,才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此外,一国文化并非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地方都有吸引力。要因地制宜,适时地调整文化外交的内容和目标对象。同时,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更新,以保持其吸引力。此外,不当、过度的文化外交政策和活动也会对软实力造成损害,甚至有酿成“文化冲突”的危险。
  
  (本文责任编辑:王栋)
其他文献
几年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布什政府试图破旧立新、谋求按照美意志改造中东的政策打破了该地区的脆弱平衡。    大中东地区的结构性动荡与困难    大中东多个热点接连迸发,此起彼伏,出现严重紊乱。布什政府一手主导的国际反恐进程,整体推进效果不彰,陷入越反越恐的泥潭,目前已近虎头蛇尾、顾此失彼;伊拉克安全局势严重恶化,反美武装不断制造血腥爆炸,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机遇与挑战的冷静
女人在三十里招摇,三十让女人美的深沉美的内在美的不露行迹美的耐人寻味。
郭石夫 1946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其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
【正】 许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冠心病、血黏度增高等病症,洋葱对于这些老人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国外一项研究显示,洋葱种植区居民的
通过对合成工艺的过程中酮胺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胺比四个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工厂实际生产,对主要设备缩聚反应釜提出了改进措施。
说到肾亏,人们都想到这是男人的病。殊不知,肾脏对女人也至关重要。若懂得调控日常饮食.保养好肾脏,必然能明艳照人。所以女人更应该在生活中好好呵护肾脏,多给肾脏一些关爱
3月20日,美英联军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力量和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巴以冲突的
《民工病情急医生睡大觉》一事见报后,许多人对山西省灵石县医院医生不负责态度表示强烈不满。10月18日,张元锁大夫被停职。灵石县人民医院院长郭谊称,10月18日他们从网上看到报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是中美关系的重大突破,为发展中美关系奠定了初步基础.尼克松在北京对中方承诺,在第二任期内,解决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1974年8月,因"水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