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违建与软法之治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土地则是“三农”的基础,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同时城市实施新房政,使得城市闲散资本大量流入农村,这也就使得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经济价值不断增长。涉及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時至今日,此类纠纷的解决已经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以及难点问题。及时、依法、妥当的解决农民宅基地违建纠纷,不仅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违建 软法之治 瓦片经济
  一、政府与农民“拆违”矛盾产生、激化的原因
  原来的《城乡规划法》上多是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少有的罚款也只是工程造价的5%—10%,而且执行起来程序复杂、困难重重。农村居民依靠“瓦片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远大于违规成本,所以他们选择铤而走险,与政府打起了持久战。基于这种无奈的现状,政府大刀阔斧,强拆“两违”建房。范围广、速度快、力度强的整治,也迅速激化了政府与农村居民的矛盾。实质上,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实质上是政府为规范农村宅基地建设与村民谋取经济利益在法规上的博弈。
  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政府实施“拆违”政策的重要原因。而利益不平衡又往往导致政府的政策失灵。在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私有利益之间,纠纷的解决毋庸置疑地偏向了多数人一方。博西格诺在《法律之门》中这样问道:“为什么我们要让那些陷入冲突、正在试图解决他们生活中最大危机的人考虑更大的社会共同体的福利,这是否公平?”紧接着,他又写道:“某些纠纷有着如此重大的公共影响,以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土地使用或者环保案件,虽然表面看来是私人性质的,但也可以对社会共同体产生广泛的实体性的影响。”正如赫尔曼·梅尔维尔所言道:“我们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们和自己的同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时期国家权力强制性的进入乡村社会在建设并规范农村环境的同时,也使农民与长期熟知和依赖的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撕裂开来。而且国家强制力的实施本身也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国家强制性支配乡村社会,会影响乡村社会的自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在政策失误时,更加容易给乡村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宅基地禁止违建的合法性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式,它是农民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财产权利。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土资源部的行政法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在性质上应被归属为用益物权,对此学界并无异议。然而,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具有处分权能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则是源于宅基地其上面的农民自建房能否自由流转的现实困境与观点纷争。那么,宅基地使用权既是用益物权,到底是否应当具有处分权能呢?我国《物权法》第152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现行法律在设定宅基地使用权这种用益物权时并没有赋予其自由处分的权利。因此,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是受一定限制的,宅基地使用权人不能肆无忌惮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三、宅基地禁止违建的合理性
  我国《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土资源部的行政法规规定,还有诸多政策,为何三申五令不允许“违建”?追本溯源,我想答案就在“宅基地使用权”产生的初衷里。对宅基地使用权人而言,宅基地使用权并不具有永久的、绝对的私自垄断性。而是实为关乎农村集体内部子孙后代居住安全的一种土地用益物权。倘若法律赋予了宅基地使用权自由处分的权能,这一代代相承的安定秩序就会遭到摧毁。现行法律制度设定宅基地使用权的目的在于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满足农民集体成员生活居住的需要,设定的原则是无偿的公平的福利分配。切不可为一代集体成员中某些个体的私利,就剥夺了后代无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正如德国法学家耶林在《法律的目的》中指出“所有权行使的目的,不仅应为个人利益,同时也应为社会的利益......不存在可以不考虑公共利益的私权利。”因此,宅基地使用权能中不能包括自由处分的权能,显然是有其合理性的。
  四、宅基地禁止违建与“软法之治”
  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涉及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及国家三方主体的利益,故而完善宅基地使用制度需要对上述三方主体利益进行权衡。解决纠纷最好的方式是实现利益的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步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部署,一个“全”字,一个“快”字体现了我们党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使命、决心和勇气。但是,在公共治理方面,实现治理目标的手段不再只能依靠命令和控制式的管制方式,而是强调公共主体与私人主体之间的对话、协商,甚至协作等多种手段。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情怀与时代使命,“软法之治”应运而生,其意义就在超越传统的管制思维,关注和回应多元利益诉求,倚重协商民主,推崇认同、共识与合意的特质和实现过程。正如罗豪才先生所说:“新的时代新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如果不运用软法手段,不加限制地到处运用强制的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大量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协商、靠自律。”所以,我们要“软硬兼施”、“刚柔并济”,促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治、经济两手抓,用法律保障,用政策引导,用经济落实。在农民的认同下,齐心协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农村农民宅基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农民市民化与乡村振兴协同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18-127+161.
  [2] 买福利.创新方式,走出依法“拆违”新路[J].资源导刊,2018(07):25.
  [3] 王纪洪.江西赣州:打好“两违”整治歼灭战[J].城乡建设,2017(05):3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得到普及,金融理财业务打破了传统的业务领域,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形成互联网金融理财。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出现给传统的金融理财注入了新的活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问题。文章结合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理财 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一词最
期刊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薄弱,国际金融环境错综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原理,结合我国稳增长及供给侧改革的独特性国情,加深对经济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机制,顺应世界经济的潮流和防控风险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与建议。  一、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期刊
【摘 要】 我国互联网金融从其诞生到现在取得巨大的成果,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适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模式、建立全面的动态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体系 监管模式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成为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其中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尤为迅速,它解决了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难的问题,受到投资人和借款人的共同关注。然而最近出现的P2P平台欺诈事件揭露了这个行业风险的存在,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本文对目前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 防范  P2P(peer
期刊
【摘 要】 国家崛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经济金融的崛起。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对金融的研究,谈谈金融与金融发展。  【关键词】 金融 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指标  一、各类金融定义  有关金融的定义,历来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是指资本市场的运营、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包括有效市场、风险与收益、期权定价与公司金融等。历来对于金融的理解大致有“资金融通论”、“金融
期刊
【摘 要】 财务报表是获得企业各项决策、评价、估值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了解浦发银行的企业财务状况、营运状况、企业价值和企业风险,本文选取2013—2017这五年来的企业财务报表,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的角度对浦发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一、公司基本状况分析  1.经营效益,2017年保持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1,686.19 亿元,比上年增加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企业也迅速成长,社会对高科技企业的关注逐步成为焦点,而高科技企业目前面临融资难问题,尤其是初创期,这时风险投资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对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现状,总结了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在对风险投资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作出分析概括,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问题的对策。  【关键
期刊
【摘 要】 从近些年我国的一些会计徐哲跟踪国际上金融工具会计研究进展来看,也为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考,建立适合我国的国情的金融工具会计,就要做到因地制宜。本文先就金融工具会计的现状以及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策略,希望能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工具会计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工具 会计 现状  引 言  我国在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的规范方面还需要进行修改补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证券市场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也日益繁荣,相关产品种类逐渐增多,投资范围相比传统而言,有所扩大。近一两年基金产品热销,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但由此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包括非理性、盲目投资、基金公司过分追求利益等。以上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基金行业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讨论证券投资基金热销现象所显现的特点,并指出问题,分析其原
期刊
【摘 要】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大,贸易收支顺差扩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屡创历史新高。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对研究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然后介绍了相关理论,主要介绍了弹性理论中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