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助推稳就业保民生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lei1989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强化监督支持。6月初,常委会领导带队就该市就业促进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6月底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全市就业工作情况专项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建议,助推市政府抓实抓细就业各项工作,稳定和促进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执法检查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保就业就是保“饭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 为全面了解济宁市实施就业法律法规的情况,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6月8日至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昌华带领社会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工作室负责同志,深入兖州区、任城区、高新区等实地检查,并召开专题座谈会,详细了解该市贯彻实施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的情况,尤其疫情发生以来,各职能部门采取措施促进就业的有关做法。
  在兖州区华春太阳能有限公司,检查组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疫情以来各项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大学生创业典范,江红阳分享了自己在新能源行业的创新经历和创业感受。他表示, 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一半是得益于自己敢于选择,另一半则是社会的创业氛围和政策的支持与帮扶,特别是针对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稳定了就业岗位。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原因找难点


  端稳了“饭碗”,日子才有奔头,稳住了就业,发展才有底气。?近年来,该市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决策部署,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市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就业工作有创新、亮点多,多个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检查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充分肯定实施就业促进“一法一例”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成效的同时,指出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就业总量压力大,稳就业任务还很艰巨。预计今年该市将有6万多人的就业岗位缺口,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就业难”和“用工难”现象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该市的情况看,技能劳动力占从业人员比重约18%,高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不足5%,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重点群体就业困难加大,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底数多压力大。四是新业态发展迅速,新业态就业保障有待完善,政策支持、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加强。

审议专项报告, 扎实推进就业工作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稳定就业就是稳经济、保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涉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2020年6月29日,济宁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中,针对就业工作中的重难点,市人大常委会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和把握就业形势,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就业优先政策和相关重大决策部署。二是要突出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做优该市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坚持分类施策,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努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四是要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探索新业态就业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落实审议意见是人大职权行使的延伸。会议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以文件方式,将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转市政府,并以党组形式将就业工作执法检查报告上报市委, 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及时转市政府办理落实,有力推动了该市就业工作的开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年底,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整改落实工作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常委会将以督查审议意见落实为重点,支持和督促政府及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党和国家稳定就业和积极就業政策落实落细、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7月底,321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23亿元,其中,250个省重大建设项目开工236个,开工率94.4%;完成投资129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9%,超时间进度2.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高增速。71个省重大准备项目,开工8个,完成投资24.6亿元。  省重大建设项目分市来看,青岛、潍坊、济宁、泰安、威海、临沂、聊城、滨州8个市完成年度计划超全省平均水平。分
期刊
《交换作》是一部动人心魄、充满哲思的舞蹈作品,代表着中国现代舞新老阶段交替,相信这是结束,也是开始,是告别,也是初遇。图为《秋水》剧照。 刘振祥/图  “三合一”演出是国际上通行的剧场舞蹈表演形式,常常由风格不同却彼此呼应的三段中型作品构成。  舞蹈艺术家林怀民退休前最后一部作品,陶身体剧场与云门舞集兩个顶尖舞团,三位编舞家编出的三支风格迥异的舞蹈,11座城市万众期待的巡演路程,50人的专业演出团
期刊
清明  如果一人离去,豹子会不会为之目裂?  如果一人离去,巨石会不会自崖顶跌落?  如果一人离去,梨树会不会在寂静的山坳  里爆炸?  如果一人离去,清明的雨水,会不会  在一张清幽的脸颊上  烧制出绝世的冰裂纹?  在这些问题还没找到答案之前,我  信马由缰,游弋于四月的春山之中。点灯  星辰寂灭的高原——  一座山坳里黑魆魆的羊圈  一只泊在大河古渡口的敝旧船屋  一扇开凿在寺院背后崖壁上密
期刊
沂水县获评2019 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近年来,沂水县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厚植发展动力,不断加快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步伐,县域经济实现稳步高质量发展。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394元、15436元,同比增长6.3%、9.9%。被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主要做法:  
期刊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你若厌倦了伦敦,便是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拥有生活所能赋予的一切”。  《伦敦六百年》记录了伦敦六个时期的城市面貌与社会生活,引领我们无限走近这座城市。  从中世纪圣保罗教堂广场的私人书摊到舰队街现代新闻业的摇篮,从白教堂区的贫民窟到二战后各处拔地而起的摩天楼,从千人一面的妆容到追求个性的时装店,我们将看到伦敦逐渐挣脱中世纪罗马教会的枷锁,在维多利亚时期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都
期刊
在中国,有关粮食安全的讨论由来已久。1994年8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创始人莱斯特·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论文。文章核心观点“如何养活中国人”也顺理成章地被命名为“布朗命题”。这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正面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并首次提出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期刊
“部編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中许多成为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的传承,需要我们有理解力、判断力、欣赏力和包容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语文教育。  语文教材的内容设计非常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
期刊
又到开学季,又有新鲜人进入校园,开启自己人生的新篇章,面临新的师友和挑战。新鲜人的父母们也同步进入了亲子关系的新阶段,和“神兽”的破坏力正面遭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是一门大学问。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对孩子的未来影響深远。可以说,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的未来。  孩子入校,也意味着家长们开启了新的学习征程。为人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可以从书本中
期刊
6岁开始上学的女儿,显然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做事朝三暮四不专心,面对困难退缩逃避,逐渐成了女儿学习生活的常态。作为父亲,我几乎用尽了各种“伎俩”,却依然收效甚微。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学习成绩一直倒数。无缘大学的我,18岁就迫不及待地离家创业,饱受挫折与失败,所以我是多么希望女儿能够走一条学业有成的正途啊。  直到有一天老姑的一句话让我警醒:“你没发现淇淇和你小时候很像吗?”我不得不
期刊
说起家教,的确是个聊不完的话题。我心中的家教,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生儿育女并不代表你已经是个合格的父母,家庭教育才是后面的“重头戏”。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也都希冀他们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所以,孩子所在的舜文中学提出的“做最好的自己”这种理念我非常认同。  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我家梦雅就是个天性活泼好动、开朗乐观的孩子,从小整天傻乐呵,无忧无虑,喜欢与人互动,用她自己现在的话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