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方略探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开阔学生视野、挖掘自身潜力及培养个性的思维意义重大。而且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发展中的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正视、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及其管理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大胆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的创新,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努力开创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文章将对我国高校学生音乐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目前情况提出解决方略。
  【关键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审美能力;解决方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技能教育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新型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无畏的创造能力还要有极高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开展的新教育。就音乐本身来说,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它还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音乐深深影响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推进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
  由于教育体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进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众多问题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下面是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
  首先,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的音乐素质基础差异性大。只有少部分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音乐基础和音乐边沿的经历,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纯粹地享受听音乐的乐趣。他们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乐理、五线谱、简谱都不曾接触,更没有舞台表演经验,音乐素质较低。
  其次,从老师的角度出发,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师资源缺乏。教师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张,致使音乐教育教师之间就少了音乐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而且外出进修的机会很少,音乐教师的发展机会不大,在教学中的地位不突出。
  最后,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安排更多的是大班教学,听课的学生数量多,而且专业不同,音乐素质基础高低不齐。在同一个课堂上课,学校不能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很难开展,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反响也不如人意。课程设置不合理加剧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开展和进步的难度。
  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甄别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他们的品格,提高他们的修养。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道路上发展或者是成为著名的音乐家,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完善的品格来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育人才是根本。
  (二)完善学生品格
  音乐教育的独到之处在于通过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在学习中不断完善,从而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素养。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艺术思维的养成,由此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学生通过对音乐本质和魅力的感知,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发挥出卓越的创造力和活力。
  (三)充实知识丰富思想
  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是要有深厚的理论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艺术素养。智慧和学问并举才是学生发展的正确路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升思维,丰富思想。一个拥有极高综合素养的学生才能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艺术一直不可取代不能丢失。
  三、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方略
  在介绍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势在必行。解决目前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迫在眉睫。针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和现实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略。
  (一)多样化的音乐素质教育方式
  要想将音乐素质教育落到到实处,单纯依靠公共开设的选修课是不能够满足需求的,而是要尽可能地建立音乐学习的提高班、特长班、乐器学习等精品音乐课程,组建学生社团,把爱好音乐的学生聚集起来分配好指导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带动爱好音乐的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引起其他学生的乐趣进而不断扩大社团的规模,使整个校园在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散发出勃勃生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将会不可估量。
  (二)了解学生需求确定教育目标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要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之上,在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有了清楚认识之后,制定音乐教育的目标,从而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学生并不是专业学生,单纯向学生讲授复杂难懂的理论和音乐技法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也不会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教育目标的确定要结合学生的意志和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时一味处在被动的情况,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丧失,这样学生就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调整好教育目标,组织好学生才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成功之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音乐教师资源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保障。要做好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这一复杂艰巨的任务,教师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对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改进艺术教师培养模式,从多层次、多形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打破当前存在的教师资源匮乏、素质不高的局面;第二,教师的课堂讲学要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只讲知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提不上去,只注重趣味性,学生的素质得不到很好地提升。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好、教育好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第三,高校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稳定性。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教师生活的关心,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学校的教师职称评定、表彰的时候要给予艺术类教师公平的待遇,从而不断提高艺术教师对学校的认可度,进而会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更加尽心尽力。
  (四)组织丰富的音乐活动
  都说实践出真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就会努力认真,尽自己所能参与进去,取得好成绩。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个人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音乐和学生的距离被拉得更近。在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见解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进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推向一个高峰。
  (五)改进教学模式
  目前来说,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基本属于选修课。多年以来,学校采用的一直是传统的教师讲学,学生听课做笔记的模式。这样单一的模式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这样的模式偏离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课程讲学中。音乐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对于音乐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只需要适当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主宰自己的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效果就会比较显著。
  四、总结
  高校注重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石。通过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论述将会提高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和认可,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音乐素质教育下,将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嫚.论音乐教师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金山,2012,21(2).
  [2]琚军红.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规范化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2(7).
  [3]蔡宇.关于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难点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4(5).
其他文献
文章以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创作的歌剧《滕达的贝亚特里切》中咏叹调《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例,通过对贝里尼旋律线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其旋律线中独具特色的三大音型:大跳、阶梯式
随着扬琴艺术的不断发展,扬琴乐坛中不断涌现出风格鲜明、色彩各异又颇具创新思维的音乐作品,演奏难度随之提高,这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扬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表示,受天然气出口增加和石油产量进口下降的双重影响,未来10年内美国预计将成为能源净出口国。
目的: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23(mice interlecukin-23,mIL-23)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毕赤酵母表达菌株,并对得到的蛋白进行生物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pcDNA3-
目的:观察腺苷(Adenosine,Ado)对缰核(Habenula nucleus,Hb)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外侧缰核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腺苷对影响睡眠的缰核神经元活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
4月2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到6月底,与此相配套的30个“实施细则”已经正式公布,这不仅标志着山西坚决打赢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化肥行业此前呼声很高的出口零关税愿望未能实现。2015年12月9日,财政部公布了《2016年关税调整方案》。该方案显示,2016年除磷矿石、磷酸、氨和氨水等化肥上游原料出口税率有
近日,中石化集团印发(《关于建设中国石化科技孵化器的试行方案》,旨在提高科研效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业务,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如何将二氧化碳回收并转化成有机燃料,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世界性难题。近日,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和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石油大会上,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2016年全球能源投资下降12%,这是全球能源投资连续第二年下滑,主要原因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上游投资持续减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