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茶叶博物馆品江南茶事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东方文明传播至世界各地,汉语“茶”成了一些国家的“外来语”。在当今旅游业蓬勃兴起之时,“茶文化”之旅作为特种旅游项目,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魅力。
  “天堂”与“茶文化”
  从十一世纪起就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叶之都”等称号。丝绸、茶叶、陶瓷这些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里,源远流长,其中尤以茶文化的影响最大。
  到过“天堂”的人,几乎都知道“西湖龙井茶”,还知道龙井茶叶和虎跑泉水是“西湖双绝”,于是便去寻觅新西湖十景中的“龙井问茶”和“虎跑梦泉”。茶园的旖旎风光和泉水的叮咚声响,加上一杯甘泉香茗,沁人心脾,旅游者更是乐而忘返。
  甘甜的香茗,往往引起人们探索“茶文化”的欲望,而悠久的茶历史和随之产生的茶故事,不仅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还启迪人们去进一步寻胜探幽,把旅游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驰名海内外的西湖龙井茶,每年摘四次,清明前采制的特级龙井茶称“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高级龙井茶称“雨前”茶;夏秋两季采制炒青茶。据说,真正的龙井茶只产于老龙井(距龙井三里)的狮子峰一处,其中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还被乾隆皇帝封为“御茶”。现在,这18棵老茶树已成为古迹。“龙井”茶乡也已延伸至灵隐、双峰、龙井、九溪、翁家山、梅家坞等风景优美的村子。
  杭州除了著名的龙井茶以外,灵山洞附近的九曲红茶和余杭的径山茶更是久负盛名。传说余杭的径山寺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当时,寺里曾举行盛大的“茶礼”,随着佛教的流传,“茶道”也从这里远渡东洋。
  茶,自古就入诗入画。自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饮茶成为文人雅士的风尚。从“饮茶”发展到“品茶”,更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时,常带着名茶去虎跑、龙井、玉泉等处煮泉品茗,“从来佳茗如佳人”正是他所作之诗句。陆游在杭州孩儿巷小楼一夜听春雨之后,写下著名诗篇《临安春雨初霁》中有言——“晴窗細乳戏分茶”,更是成了后人品茶的引证。茶文化又是中国文化中最好普及的一种文化,它渗透到每家每户,以至中国的成语中,将最低的生活标准说成为“粗茶淡饭”。在杭州,名胜古迹处必有茶事,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给旅游平添了无限的情趣。
  应运而生的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倚山而建,面对五老峰,东邻西湖,放眼望去,周围茶园簇拥,群山连绵,只见绿树粉墙与枝繁叶茂的茶园相映成趣,博物馆所有的建筑周围没有围墙,如同一个休闲景区,走进去你会觉得处处彰显着茶文化的韵味,它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吸引着无数茶文化爱好者和中外游客。
  由于博物馆是建在山上,需徒步前往,无数个古色古香的建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博物馆大门口除了刻有运输茶叶、销售茶叶故事的浮雕外,更有历代碑石、拓片、名帖与名人书法,古趣盎然,使得人们不禁沉醉于墨香之中。
  走进博物馆,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庭院,无论是水边空间还是林下空间,到处分布着别具特色的茶楼,心茶亭、一品亭、玉川楼、七椀居、清风阁等不一而足。坐下来品一杯香茗,静听山中鸟鸣,闻着花草芳香,给人带来幽雅清净、心旷神怡的惬意。
  据说,这些茶楼题名均有出处,茶楼的匾额也多为书法名家题词。例如心茶亭来自日本茶道,玉川楼、清风阁的得名来自爱茶成瘾的唐代诗人卢仝笔下。卢仝善于描写饮茶感受,他的《茶歌》为很多茶客熟知,以至于后代诗人只要品茶,每每与其相比,兴味浓时,常以“七碗”代称。
  龙井山下的茶叶博览
  龙井路边的这座“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舍典雅简洁,内部陈设具有高度的知识性、艺术性和可游览性。
  茶史展厅用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从5000多年前发现茶并饮用茶的神农说起,展示茶的历史。其中有年代古远的神农像和《神农本草》(复制本),还有一些难得见到的名画,如《听琴啜茗图》描绘了唐代妇女听琴品茶的情景,《撵茶图》表现了唐宋间士大夫阶层清饮品茗的方式,以及《清明上河图》(局部)复制本……此外还有南宋时经云南与西藏地区进行“茶马交易”的古道遗址照片,以及15世纪以来中国茶叶传播西欧的图片等资料。还有一些实物和茶具、茶叶样品,古今制茶机械的图片和实物。
  茶事厅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茶之种”用大量图片展示中国的各种茶树、茶园和种植技术,可见“喝茶容易种茶难”,一部茶叶发展史,就是一部历代人民对茶叶的认识和利用史;第二部分“茶之制”介绍了从古到今采摘和制作茶叶的各种方法和工具;第三部分“茶之藏”则介绍了古今贮藏、保存茶叶的方法和各种器皿;第四部分“茶之饮”展现了中国经过千百年发展的特有饮茶艺术,特别介绍了茶叶与水的重要关系,此外这里还陈列了现代名泉的瓶装样品,向人们介绍冲泡茶叶的艺术;第五部分“茶叶与健康”展出自《神农食经》以来对茶药用功效的研究,概述茶叶的主要药理功能。
  茶萃厅展示各种名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紧压茶等种类,每一类又有许多品种,而好些名茶都以名胜冠名之,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使人由名茶而联想名胜,想名胜而欲品香茗。同时还展出世界各国的茶叶,如朝鲜雪绿茶,印度、斯里兰卡红茶,日本碾茶、玉露茶,伦敦拼配茶,美国速溶茶等。可见中国茶叶传播至世界各地后,与各地的文化结合发展,已形成国际茶文化。
  茶具厅、茶俗厅则以实物和实景组合的方式,展出各种茶具和饮茶的风俗。茶具分“唐以前”“唐”“宋、元”“明、清”四个部分,其中有许多珍品,如西周的印纹陶罐,战国的陶杯,汉代的原始青瓷罐、碗和晋代的青瓷碗,以及大量唐以后至明、清的珍贵文物。茶俗厅以通晓明白、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一场场具体的“场景”展示中国各族人民独具风格的各种饮茶习俗。江南民居中的“客来敬茶”,四川成都的“盖碗茶”,广东潮州及闽南的“功夫茶”,云南竹楼上的“烤茶、竹筒茶”,西藏独具边风的“酥油茶”,给人以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实感。
  中国茶叶博物馆于1990年10月落成,这里曾举办过多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方兴未艾的茶文化,将在旅游中愈益显示出绚烂的光彩。
其他文献
谈癌色变,癌症已高居死亡病因的第一位,并且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癌症并不等于绝症,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是有治愈的机会的.
文章通过对我国1978年至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口贸易额统计数据的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得出我国进口贸易存在长期总供给效应,进
井冈山,如一卷素净的水墨丹青,缓缓展现在经过长途跋涉后的我们眼前。险峻雄奇的峰峦、千姿百态的奇石、壮观的云海日出、多姿多彩的瀑布……无不深深吸引着千里之外的我们前去寻找。  终年不断的彩虹  春日里,我們乘上开往井冈山水口景区的公共汽车,沿着山路行进。穿过大井,便到了水口的入口处。一条山溪从远处静静地流过来。我们走在一条深深的峡谷中,两边尽是悬崖峭壁,悬崖上茂密的大树铺天盖地,满目青翠,路边一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