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养成好习惯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人优秀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在教学中发现造成学习成绩层次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有密切联系是相辅相成.因此近年来我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学习的培养,尤其对初一学生加强课堂作笔记、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策略.
  记笔记和做总结紧密相连,要有效地记好笔记,学生必须判断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以一种简约方式陈述信息,这也是课后总结反思的核心,尤其数学学科在平时的错题上,当堂课中所讲述的题型上,及时作好有效的笔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所教的班级从初一一入学,我就告知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可记录题型及错题。并在课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逐渐地学生做完题后能够反思了,也有了主动性。四年下来,学生至少有四个笔记本了。我班苏烨同学感慨地说:“通过对一个题进行的反思做总结,再做同样类型的题时可以很快的入门并算出结果。”同时对于平时卷子、课上错题积累起来十分便于考试前的复习。
  一、作笔记时教师可以在最初适时引导
  (1)记笔记应作为一项长期推进工作
  一旦学生开始记笔记,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随着自己对内容理解的深入化和专门化,不断补充和修改笔记。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系统的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回顾自己的笔记并复习修改.如果教师鼓励并指导他们,这种复习和修改的过程会相当有用.特别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并纠正他们以前笔记中的错误.
  (2)培养学生学会对笔记加工整理
  对笔记的内容及时进行课梳理,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有的习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解决问题,同时并适当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和运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反思,从而对知识理解也越深刻,不要逐字记录,这样不能从事信息的综合活动。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有很多图形分割问题。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最后师生共同得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即利用平移将分散的图形集中构造出简易图形,形成规则图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时,教师及时加以归类指导,学生在题型本上作笔记总结,这样就可以解决许多书上的、练习册上的同类问题。
  二、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1)在课堂上进行题后反思的方法的指导
  初一刚入学,我就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惯给予指导,给学生时间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的学生做完題后能够反思了也有了主动性一节课上,二班的白洋同学在对一个题进行反思后,在做此类型题时很快就解决了,他感慨的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题后反思就行了。
  (2)引导学生进行章后反思
  在学生有了题后反思的初步能力后,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学生体验到题反思的好处后,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除了个别同学抄书外,70%的同学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如苏叶同学每次小结都采用重点、难点、疑点等程序。雷煦把每一章的易错点总结得特别楚。唐斌同学总结的知识结构条理比较清楚。40%的同学能够自己出章检测题。这样做比老师将复习提纲、出达标检测题学生做要好得多。如在学完了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后,我从学生出的十几套自我检测题中选择一套有特色的、学生做时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都很高,其中有一道需要整体代入的题曾引起学生间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题出错了,不能做等。经过激烈地争论,学生认识到此题可解;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相信学生也会记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经过一段时间指导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那么许多难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年来,班级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并位居全区首位。记笔记作反思就是对问题本质的重新剖析,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使问题层层深入,思维深化,从题后反思,到一组题后反思,到章后反思,再到学期后的反思,从方法的总结到规律的发现,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行为中,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一、设计新理念  1.立足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入手,用比值定义法帮助学生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并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器材、动手设计并实施实验,体验探究过程,体会实验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通过分组交流与共享,取长补短,形成团队效应,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功率的含义;掌握电功率的定义式、公式、单位。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察电能表指示灯闪烁快慢来认识消耗电能的
期刊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修改后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了引导学生对文章有所感悟与钻研,在主动的思考与情感的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理念,有利于教学取得预期的成果。  一、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含义与意义所在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所提出的理念,新课标修改后提出:“文章的阅读是学生自身的行为,具有其个性化的意义,教师应指导与引导学
期刊
高中,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的转折点,高中学习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人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很痛苦,也有的人认为高中生活充实美好。作为一位现高三的学生, 繁忙学习之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中学习的意义及提高成绩的方法。 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原理阐释高中学习的意义,并用木捅原理等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对提高高中学习成绩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高中学习的意义  首先, 高中学习是一笔高收益投资。
期刊
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的教育形势给班主任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那就是班主任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摆脱复杂的事务工作,对学生(班级)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其荣誉感,充分发挥班干的力量和全体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一条有效的教育管理途径。现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好胜心,培育荣誉感  好胜心是一种自尊的心理特征,它是使人进步奋发向上的
期刊
陶行知先生說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先生的一番话,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深有体会:离开了情感,教育无从谈起。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就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地去观察、关心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安全感。从担任班主任至今,我明白教育是需要用心的,特别是爱心、耐心、信心。  一、爱心是成长的基石  爱心是教育的基础,也
期刊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学习重点:  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把握所抒之志。  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课本链接陆游《卜算子·咏梅》。  1.梅花形象分析:  环境(上片):生长在
期刊
教学过程:  (一)整理框架,明确目标  1.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第2~6自然段向我们作了具体介绍,同学们已经能用完整的一句话来总结每个段落的,回顾课文,我们再来读一读这5句话吧!(PPT)  2.梳理框架内容  师:像我们这样,把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都用一句话来总结,就叫做——概括(板书)。就这5句话,再加上文章的开头(读)和结尾(读),这
期刊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中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形成感性认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知道“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两
期刊
近来,一位同事参加宜宾市教师风采大赛,她在《我的教师梦》为题的演讲稿里提到:教育原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小事。当即有教师提出质疑:教育不是小事,教育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听到这个争议,我也不禁琢磨:教育究竟是伟业,还是小事?  回顾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教育确确实实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
期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各种教育平台APP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试用过后,发现QQ还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组建一个班级家长QQ群,为家校互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没有拘束。这一平台不仅能实时呈现教师、学生、家长的动态变化,还能记录教师、学生、家长的活动痕迹,实现家校之间的无间断互动。  一、建群,邀请家长入群  暑假中,一接到新任教班级的信息,我就以校名+班名创建了班级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