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秋延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温室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秋延后栽培也成为保护地黄瓜的一种重要的栽培形式。秋延后栽培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后期低温、光照不足,且日光温室中由于多年连作,土壤带菌量大,有病害适宜发生的温湿度,因此保护地黄瓜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细菌性角斑病成为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使其商品性降低,经济效益下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温室黄瓜栽培过程中,细菌性角斑病也大面积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总结如下,供黄瓜生产者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解本辖区内边境沿线3县(市)献血者的血液安全状况,以便更好地采取对策、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输入或输出,我们对近年来献血者的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了
基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了10℃低温对实葶葱种子发芽的影响及浓度为0%、10%、15%、20%、25%、30%的PEG处理对实葶葱种子低温吸胀1、2、3、5、7 d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0℃低温
对早熟彩椒品种锦玉、锦紫无土袋培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锦玉品种植株株高和叶数均低于锦紫,植株相对矮化,锦玉品种的四目斗花期比锦紫晚约15d左右,在此之前的花期和果期2品种
为探讨梅亚速生宝对白菜的增产效果,给同江市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承担了白菜应用梅亚速生宝试验项目。
选用生产上常用的7个油豆角品种,通过不同浓度NaCl(0、0.1、0.2mmol/L)处理,测定各个品种的叶绿素、根系活力、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研究不同品种油豆角对不同浓度NaCl胁
氨基膦酸树脂(简称APAR)是一类性能优良的螯合树脂,功能基为-CH2NHCH2P(O)(OH)2,由于功能基上同时含有N和O等配位原子,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比较稳定的配合物.近年来有关含
浇水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土壤水分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合理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社会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围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以白天堂百合的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成功建立了快速无性繁殖系。白天堂百合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0.2~0.5 mg/LNAA+0.2~0.8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