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导于美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ac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按美的规律去教书育人。语文课前恰当优美的导语设计得好,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很快进入文学作品的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效率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奠定一节课的良好基础。
  课堂导语的设计要新颖别致,具有审美情趣和感染力,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最关键之举在于课前设计好精美恰当的导语。
  一.导语要语言优美,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应注重多方面构思,多方面借鉴;精心运用优美的语句去打动人心、感染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比如,八年纪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六单元是文言文,在讲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一文时,我注重借鉴教材,把前几课的文言文贯串起来引入本课,并展示在大屏幕,把与前几课有关的画面展示出来,一边声情并茂的朗读下列一段导语:
  “同学们!在前几节课,我们跟随着柳宗元游览了湖南永州八记那优美清幽的小石潭,同范仲淹一道登临了岳阳西北雄伟的岳阳楼,和欧阳修一起领略了安徽滁洲的醉翁亭周围的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满井游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走近北京西直门的满井一带,去欣赏那里优美的早春美景。”
  这段话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学生受到感染,使之积极愉快地投入了学习之中。
  二.导语要注重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打动学生的心
  朗诵是一种塑造声音形象的艺术形式,导入语言的朗读要注重语言的抑扬顿错、轻重缓急,感情充沛,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感的声波,透入学生的心田,打动学生的思想,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设计导语要注重从多方面,多角度精心选用.
  好的导语像一块磁石能吸引学生,又像电光火石给人以启迪,导语的设计要注重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创设教学情景,要新颖,要灵活多样,巧妙有趣。例如:谈话导入式,复习巩固式,作品简介,歌曲导入,引用名言警句,设置悬念,创设意境……总之,要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导语要引人如胜,使学生活学活用:
  设计导语要注重恰当实用、还要使学生学得灵活会用,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导入语的设计中,仅仅做到以上几点还是很不够的,教师还要有驾驭教材、驾驭语言的能力,有很深的语言功底和生活体验,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有美的思想境界,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审美价值的导入语。
  导语有了审美价值,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投入对知识的探究中,在激奋的氛围中,思维得到启发,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这样,既提高了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又保证了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实验学校 45415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6)20-0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其实阅读也是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
期刊
编号:H1(2016)20-03-03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强心剂,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本人就如何营造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有如下几点内容:  一、把宽松和谐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
期刊
初中英语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近年来,听、说、读方面的教学已取得比较大的成功,但是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却受到冷落和忽视。在初中这个大集体里面,由于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不同,小学受到英语教育模式的不同,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同,学习动机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口语和阅读方面更加显著,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教师
期刊
多彩的春天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来编排的,让我们感受到春天跳动的生命力。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去欣赏,去倾听,用心去感悟春天?  一、晨诵,推开课文序幕  以前,为了尽快让孩子们识字、积累词语,句子,“填鸭式”读背成了我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我发现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对于语文不再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对语文课堂望而却步。为了改变这
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如果积极、有效地引入课本剧,以其为载体,作为一种极具新鲜性、充满活力的教学形式会使教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其新的思路会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其新的内容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其新的方法会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由我主要负责,我们研修组采取同伴互助的形式,确立了校本研修的研究对象——课本剧。  本次研修,在耀州中学相关班级及学校课本剧社团开展活动以
期刊
编号:H1(2016)21-02-03  作者:马宏芳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那么教师如何组织好学生,使其有条不紊的学习呢?以下是我对组织课堂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讲课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
期刊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要美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如能信手拈来,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有关动物的教学时,有“白毛浮绿水,红掌泼清波”“春江水暖鸭先知”“两个黄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在进行植物教学时,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优美的诗句能帮助教
期刊
编号:G40(2016)26-01-01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正充盈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但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行为、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这些消极因素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自私狭隘、意志薄弱
期刊
我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近十年了,听过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课。虽然教师讲的头头是道,从结构到选材,甚至连提纲都列好了,但是学生写起作文来还是无从下手。有的几易草稿,半途而废。再看一看学生的作文题目总是那样几个:《写一个人》《写一件事》《写一次活动》等。年年都写同样的题目,都是那么几句话,基本上成了固定的模式。更为甚者,学生一写作文就找来《作文选》《作文世界》作为助手,无论教师出什么题目,学生都能从中找
期刊
编号:G40(2016)26-01-02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实施,使学校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下几点感想,特介绍给大家关于新课程的特点  1.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传统教育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