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滴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贵州犀牛洞的研究

来源 :地球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洞穴滴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贵州镇宁犀牛洞3个滴水点的滴率、水化学组成等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示踪结果显示出犀牛洞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较快(28天以上),滴水的物质组成直接源自于洞穴环境,即土壤和岩石,而大气降水携带的物质成分较少,滴水点均受到不同源来水的影响.洞穴滴水的化学组成中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水运移过程中水-土、水-岩作用导致的岩石溶解-方解石沉淀过程所控制,表明犀牛洞滴水点的次生沉积物可能记录了环境变化信息.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10-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英文简称: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领导人们考虑的是利用此次峰会国与国之间将会达成了怎样的合作协会、未来亚太地区将会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分离方法对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中的腐殖酸进行了分离,得到了两类腐殖酸:去矿物前腐殖酸(HA-Ⅰ)和去矿物后腐殖酸(HA-Ⅱ),其中HA-Ⅱ为前人未所顾及。然后采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