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调节机制

来源 :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子,它参与免疫调节和宿主防御反应。一氧化氮的生成主要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酶调节,然而诱导型一氧化合酶表达的调节机制及信号通路尚不完全清楚。
其他文献
建立人促甲状腺激素的免疫PCR方法。找到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简便快速的方法检测低浓度抗原分子。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包被Eppendorf管,生物素化多抗和游离的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生物素化重
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口罗啉存在下,痕量Mn(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本法检出限为6.15×10-9g/L,线性范围为0.2~3.2μg/L,已成功用于茶叶、花生、
Jak蛋白酪氨酸激酶和“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的功能是随着近年来许多细胞因子和生活因子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和逐渐阐明的。Jak激酶通常是以与细胞因子受体胞浆区偶联的存在,在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群 α1 -抗糜蛋白酶表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测定 α1 -抗糜蛋白酶表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并应用这种方法对居住在重庆市汉族群体的 2
目的 探讨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HDVRNA与HBVDNAG表达及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79全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HDVRAN~HBVDNA表达,以52例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作对照。结果 丁型肝炎HBVDNA检出率(27%)低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检测在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LN)中的价值。方法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1例LN患者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IV-CTX)前后血清和尿TNF水平。结果 活动期LN患者血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神经元细胞有无凋亡改变及视网膜Muller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末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X切口末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应用免疫
研究了水性漆中镉的原子吸收法分析。采用干灰化法处理漆片试样,硝酸消解,FAAS测定,加标回 在87.8 ̄96.4%
利用游离卟啉UV-VIS特征光谱(398nm,496nm,528nm,564nm,616nm)研究石油游离卟啉在酸、碱介质中和光照条件下结构的变化。在酸、碱介质中,尤其是在酸性介质中,游离卟啉的结构特征发生了变化。实验证明,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目的为探讨鼻腔耐受和 Wistar大鼠对 EAMG耐受的机制。方法用放射标记的 c DNA寡核苷酸作探针原位杂交计数免疫后第 7周表达 IFN-γ、IL - 4和 TGF-β m RNA的 MNC。结果 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