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得到随访的7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35例患者采用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8 ~ 90岁,平
【机 构】
: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外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得到随访的7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35例患者采用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8 ~ 90岁,平均年龄(70.17±12.39)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30±7.38)个月;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3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73±12.61)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80±6.95)个月.支架组与手术组相比在患者年龄、ALT、TBil及ALB更差的情况下,可同样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且术后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其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相比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以及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胰头癌患者。
其他文献
脾囊肿(splenic cyst,SC)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巨大SC更为少见.其传统治疗多行剖腹脾脏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对脾脏功能重要性的认识及超声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微创治疗为脾脏外科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收治SC患者5例,均采用腹腔镜SC去顶引流术和B超下置管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PN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1998年1月至2011年11月手术治疗的60例P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外科治疗效果,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根治性切除组与姑息性手术组患者生存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者50例,行姑息性手术者10例.根治性切除组5年生存率达51.5%,非根治性切除组的3年生存率为10.0%
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胆囊切除术是其经典治疗方法.然而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或妊娠的患者,急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1].我院将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f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技术用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目前临床医学正经历着巨大变革,循证医学逐步替代传统的经验医学,为广大的医学工作者所推崇.临床试验是获得临床证据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手段,对医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肿瘤放射治疗学领域进行的一系列临床试验,解决了很多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使放射治疗的临床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为改善放射治疗疗效而进行的放射治疗剂量递增试验占有很大的比例。
目的 研究肝静脉(HV)血栓型布-加综合征(BC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16例HV血栓型B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连续收治的132例其他类型BCS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及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6 ~ 36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Wilcoxon W秩和检验分析定量资料组间差异性,
目的 观察不同海拔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腺组织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SA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2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海拔1 500米(L)组、海拔3 300米(M)组、海拔4 300米(H)组.每组随机分成假手术组、造模6h、12 h、24 h组.造模组行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较少见.虽然其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总体预后较好,但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常伴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最为常见,治疗手段有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治疗的多样化以及多学科联合治疗,已使更多患者获益.本文就国内外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的多样化、多学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引言 放射治疗目的在于给予靶区所要求的剂量,同时保护靶区附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OAR)不受到超出许可值的照射.在临床实践中,现行使用两类方法[1]:第一种方法是使射线束投射在临床靶区(CTV)上的形状和临床靶区在此方向上的投影一致,射线束的强度在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平面上不发生变化,或配合使用楔形板使其在一个方向上发生线性变化,称之为经典(传统)适形治疗(CCRT);第二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