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与应对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应用,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不断被替代,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出来,从而产生了三大就业效应。
  就业替代效应。信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形成对劳动者的替代。调研发现,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很多地方制造业总产值不断提高,但就业人数趋于下降。信息化不仅会打破既有商业模式,还会打破依赖于这些商业模式的就业模式。比如,大量小卖部、书店甚至一些大型商场被平台经济所取代,减少了传统就业岗位数量。
  就业创造效应。信息化带动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设备自动化等行业就业岗位大幅增加。比如,1987年成立的华为公司,目前全球员工总数已达18.8万人。还有一大批依托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岗位。比如,众多劳动者通过微信、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多种形态的灵活就业。
  就业变革效应。信息化带来就业方式变革。过去1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大变革就是互联网平台就业人员大幅增加。互联网平台将“工作”细分为具体的“任务”,通过“众包”方式提供给众多劳动者。基于信息技术和“众包”方式的互联网平台大大降低了生产服务和市场交易成本,服务半径扩展到地区、全国乃至全球。大量劳动者甚至是跨越不同时区劳动者的参与,使企业可以迅速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互联网平台就业岗位具有劳动关系松散、进出自由、工作时间灵活、自主性强等新特征。
  综合来看,信息化发展既会带来创造新就业形态、增加新就业岗位的机遇,也会带来就业矛盾增多的挑战。
  从机遇看,信息化创造的互联网就业形态用工量巨大,已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载体。从挑战看,在互联网平台成为连接工作岗位和劳动者重要渠道的情况下,许多劳动者并没有受雇于某一固定组织,也没有单位依托,收入不够稳定。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在劳动就业领域抓住并用好信息化机遇、有效应对挑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可将以信息化带动就业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加强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领域政策协同,进一步发挥新就业形态对稳就业的支撑作用。研究制定符合当前新就业形态特征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体系,建立多元化劳动标准制度,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健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借助平台APP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人员宣传就业、社會保障相关政策,引导平台就业者积极参保。充分发挥平台数据和技术优势,创新劳动者保险保障的机制和模式,完善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和劳动者合理分担社会保险缴费义务,有效支持和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成为就业的“必修课”。为此,需要构建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符合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为劳动者转岗就业和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提供帮助,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选自2019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解 读】


  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不断被替代,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出来,从而产生了就业替代、就业创造、就业变革等三大就业效应。信息化创造的互联网就业形态用工量巨大,已经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载体。在劳动就业领域抓住并用好信息化机遇、有效应对挑战:一是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二是健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
  [作者通联:江苏东台市秀峰华庭8-302室(224200)]
其他文献
【作文题目】   题目:给心灵放个假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要写好这则命题作文,可重点在两方面做文章:一是审题要扣住题眼。我们先要弄清“放假”是什么意思,心灵为什么要“放假”,心灵应该怎样“放假”?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心灵放假肯定是因为负荷太重,是因为压力太大,是因为太忙碌;体力上的负荷可以休息,心灵上的重担不也
期刊
磨刀不误砍柴功。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动笔之前,认真进行构思,做到成竹于胸,非常重要。如果急于求成,下笔就写,轻则在结构安排、素材选择上留下遗憾,重则走题,严重影响得分。   然而,有些同学在考场写作时,虽然事前认真打了腹稿,但在行文过程中,由于心理紧张等因素,写着写着,就忘了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写。“卡壳”之后,往往只能临时起意,随便凑合着把文章写完。如此将就出来的作文,表达效果
期刊
思考无疑是一种思维活动,但什么样的思维活动才称得上思考?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具有这样几个层次:“首先是一种广泛的甚至可能说是不严谨的用法——凡是脑子里想到的,都可以说是思维。这二种,是指我们对面于自己并直接见到、听到、嗅到、接触到的事物的想法。第三种含义则是更窄一点,指人们根据某种征象或某种证据而得出自己的信念。这一种含义又可以再区分为两种: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多想,甚至
期刊
阅读是看书,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浏览,看并领会其内容才是阅读,领会意味着把看到的东西纳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去,使其连成一体。   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就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在小学中就应该使阅读达到完善的程度,否则就谈不上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識。”为什么有些学
期刊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如2019年高考浙江卷“心里装着读者与不为读者左右”、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弹痕多的与弹痕少的”、2016年高考江苏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2015年高考四川卷“老实与聪明”等。关系型话题作文由于具有多元性、辩证性、发散性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所以备受高考命题的青睐。
期刊
手捧一杯香茗,案卧一缕书香,指尖缠绕的是噬书的灵魂。伴着四月微凉的春风,零散地捕获人生模糊的印记。  犹且伴春去,也抱书卷归。一书一世界,一书便是一人生。我独爱在书里徜徉,在书里放空,在书香缥渺中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感悟书如人生、人生如书。每一次徜徉在书的世界,灵魂都会得到一次升华;每一个动人的文字都是一个跳跃的精灵,在人生的旅途中徘徊。   于谦曾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比的
期刊
一个族群的素质越高,独处的能力就越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去欧洲,下午四五点下了飞机进入市区,走在不宽的街道上——不像我们这么宽的大马路——只见一辆辆小车停在边上,街道静静的,一个人都看不到。当时觉得奇怪的是欧洲人口密度这么高,按我们的街上经验应该是人山人海才对。可是这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一连转了好几条街,几乎没有看到人,到处安静得很。   后来我们才明白,他们都在家里,在工作的地方,上班或忙自
期刊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本名为《数字化生存》的书曾经风靡一时,作者在书中对未来的数字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展望。如今,许多预言早已变成现实。20多年来,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曾经的想象,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说明,信息化已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国正式以信息化名义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是从1993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更多的是讲计算机技术应用或微电子技术应用。这个起点的标志是1
期刊
如今,地球普遍变暖变旱,冬天里的雪已经越来越稀罕。特别是在城里,难得飘落下来一场雪,如同难得见到一位真正清纯可人的美人一样了。  城市的雪,从入冬以来就一直在期盼中。仿佛要和春天里的沙尘暴有意做着强烈的对比,沙尘暴不请自到,而且次数频繁地光临,并不受城市的欢迎,但是,受欢迎的雪却在冬天里总是姗姗来迟,像是一位难产的高龄孕妇。以往的日子里,最耐不住性子的是渴望下雪天能够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如今,最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