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发现该虫在东至县1年发生2代,大多以4龄幼虫越冬,少数以5龄幼虫越冬。并根据该虫的生物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方法贮藏胡杨种子,观测种子老化过程中的活力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方法活力指标变化趋势均呈下降趋势,其中5℃氯化钙干燥密封贮藏种
介绍了皖麦68的特性及在涡阳县的综合表现,提出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小麦全蚀病从小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病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2~18℃,病害发生轻重程度与耕作制度、土壤肥力有关。提出主要几项防控措施:严禁从病区引种、合理轻作、适期喷播
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插秧及其配套生产技术措施的成功推广,基本摆脱了杂交稻母本移栽完全依赖人工栽秧的困境,实现了省工、节本、增效的基本目标,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总结蚌埠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蚌埠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根据《基础会计》教育目标与教育现状分析,结合中职生的生源特点与培养要求,提出了学好该课程需要注意或解决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实践性参考依据。
于2010年进行了复合菌剂HDOC在小麦田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剂HDOC能够提高小麦的667m2穗数、千粒重,667m2增产54.1kg,增产率8.9%,增产效果显著。另外,通过试验不
介绍了《种子法》第三十七条的内容,并分析种子执法部门对其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Introduced the content of Article 37 of the “Seeds Law”, and analy
淮麦22是江苏淮阴农科所培育的小麦品种,集丰产、抗逆性强于一身,通过在安徽小麦区的推广应用,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能充分表现出此品种丰产、抗性的优势。结合安徽北部小麦区
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是一项利用高炮、火箭等装备人为地影响局部天气的技术。精河县通过多年基层台站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实践,摸索出了基层台站指挥员应具备的条件、县指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