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可行性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99youai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也开始注重构建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系统发展战略,以保证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性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国际化现状的述评旨在考察区域高校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的可行性和研究思路,以期为构建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提供立论和决策支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现国家和区域特色。民族特性和文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所在。教育国际化研究开始考虑到不同的国家、文化和教育体系的适用性。美国、法国、韩国等大学通过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了区域化奠定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区域协作和地域凝聚力使大学可以贡献于所在地域经济环境的一体化整合并形成高校的多渠道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评估要素与主体转向院校国外对教育国际化构成要素分为四个方面:活动,能力,校园文化及国际化过程(奈特2004,旦穆等2008)鲁兹基(1998)提出的“不规则过程模式”首次将院校历史、文化等因素纳入决策过程戴维斯、凡迪克和梅杰等相继提出评估院校国际化的策略模式。以上评估方式更多是针对院校管理层的教育国际化观念与策略选择,以及院校与教师在国际化进程中参与的主动程度,缺少对参与主体学生群体的教育国际化观念的考察。
  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国外取向基本一致,但也呈现出本国特色,即由“学习跟踪”到“借鉴分析”再到“实践尝试”。早中期主要为理论综述(如顾明远1991,周文鼎2010曾满超等2008,金帷2012),中后期集中在他国教育经验分析与比较(如曾满超等2009,向智男等2016,张升芸等2019)以及文献统计回顾等(刘仿强,2013)近年来针对本院校(学科)的教育实践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案例渐多(袁本涛2009,许传静2010,高鹏2015吕明霞,2019)。近期的研究开始讨论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模式”或“中国化道路”(如查强等2017,胡建华,别敦荣,张彦华,刘子云刘晖2018)。
  王璐等(2007)使用关键要素调查法确定了8个关键要素的权重,并以之作为一级指标,细化为37个二级指标,制定了《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表》。此评估体系的制定基于学校当时的教育背景和条件,其中一些指标如办学条件(学校是否配备入网计算机)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教育现状,需要各地及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建立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
  总体看来国内研究偏重于对教育国际化策略、路径与执行理念的“顶层设计”,开展的实证研究侧重于他国国际化案例分析(如王新瑞等2019)和国内某类院校(学科)独立实践(吕林海2013,吴合文2017)。针对区域内和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少。
  二、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研究的意义
  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政策已经从支援转向促进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这种转向中高校所扮演的角色正日益重要。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限制,难以吸引外籍高端人才和国外知名高校来西部工作与合作,国际竞争力相比不高,也难以形成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对外交流向深层次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研究的意义在于:
  1.为创建双一流大学院校和师生发展路径提供实践指导
  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动机关涉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大学使命的达成(吴和文,2017)。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是院校的师生,一线教师需要从宏观的视角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与价值,在参与校本课程建设,进行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有据可依。了解学生对教育国际化课程理念、教学过程等的接纳程度,可帮助学生在留学交流、科研产出等方面做出更主动性的回应。
  2.为构建区域教育开放与发展整体方略提供立论依据和启示
  伴随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也开始注重构建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系统发展战略,以保证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性有效性。对区域教育国际化现状的定性调查旨在考察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观念,国际化水平,开放程度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内容,以期为构建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提供立论和决策支持。
  三、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研究的思路
  (1)区域教育国际化的研究目标应在于探索“开放发展,内外联动,合作自治”的在地模式。针对区域内教育国际化研究,需要从全局出发,不仅要考察本院校本学科的独立经验,还应该将视野延扩至区域内校际间,国内外不同纬度上的互动模式。区域教育的内外联动模式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
  (2)在地模式问题归因与分析是研究的难点。虽然本研究的主体是针对院校与师生群体,但是高校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评估与问题归因需要考虑来自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在地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归因需要通过个案分析问卷调研和文献梳理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得到更准确细致的数据结果。
  (3)相关研究需要必要的基础理论准备,廓清研究框架。包括:
  第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过程的体现,是指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大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诸功能中的过程。
  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主体。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主体为三个层面:国家及政府管理层面,院校、教育机构层面以及教育基础层面的师生群体。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国家、政府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主体。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院校逐步扩大了办学自主权,高校内部治理及其制度进一步体系化、系统化。因此,院校层面包括师生群体是本研究的主体。
  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纬度。与国内其他高等院校不同,不同地区的高校的教育水平,政策支持,资源平台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应该关注研究的具体语境。
  2018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指出:区域教育开放发展需要“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重维度上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实现资源、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教育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共享”。在微观层面应考虑通过变革学校合作方式,实现校内与校外的联动;在中观层面着力构筑区际联动模式,实现区内与区外的联动;在宏观层面注重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实现国内与国外的联动(陈子季,2018)。追求區域教育的开放发展就是秉持教育的开放与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在以上三个维度上的协同共生。
  基金项目: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科研(启动)基金立项(JK2020112)。
  作者简介:何丽娜,出生年月:1982年1月,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公共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类院校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它集中体现了师范特色,为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公共教育课程的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例,探索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
期刊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迅猛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对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了改革的需求,最后以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为例,提出如何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关键词:新工科;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017年2月以来,我国教育部“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现阶段,网络工程专业迅猛发展,民办高校
期刊
摘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分析在心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育人水平,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培养;情感品质;提升;育人水平  一、殷切期待,教育成才  心理学原理揭示,非智力因素涉及到学习效率、成败、价值等。非智力因素在挖掘人的潜力、提升潜能中有积极作用。而情感(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情感就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是
期刊
关键词:自我悦纳;辩证看待优缺点;赋予积极意义  【学情分析】  很多中职生认为自己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自己看不起自己;另外,他们在过往成长经历中会更多遭受来自父母、学校的灰色评价,这种外界他评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偏颇。但是,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来看,中职生或许只是在语言或逻辑数学智力方面不够突出,但人际关系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方面或有优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天津商业大学2017级法学院及经济学院四个班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当前“以教师为中心”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目标与方向。  关键词:“以教师为中心”;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问题  2019年7月笔者在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及经济学院2017级的四个班中,就“以教师为中心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进
期刊
摘要:装配式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和保证建筑质量,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中重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技术人才需求和高校装配式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国家政策层面、高校领导者层面、普通高校教师层面和企业层面等,探索高校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策略,以期能够引起国家、高校对装配式建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改善装配式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  关键词:高校;装配式建筑
期刊
摘要:顶岗实习是各高职院校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成为职业人的一个关键过渡时期,在高职整个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对顶岗实习的监督管一还存多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跟时,实时动态了解,数据统计分析困难等等,借助信息化平化来改进实现阶段实习的信息化全过程管理,高效化解了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难题,提高实践管理的效率。  
期刊
摘要:俗话说“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老师不断成长,教出的学生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青年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必须注重自我发展,确定个人成长规划,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通过学习逐步提高自己。  关键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成长  教师自古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俗话说“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老师不断成长,教出的学生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语料库CLEC中提取四个单词(life,knowledge,colorful,rich)进行分析,采用了句法接应、语料频率两种方法,将语法结构错误及频率低形-名搭配,均归为错误搭配,旨在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形容词-名词错误搭配的主要类型以及根本原因。研究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形名错配,即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并确定了4个根本原因:母语否定迁移,直译,同义词混淆和语法知识不足。  关键词:中国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起到指路牌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高职教育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以高职院校思政课入手,与“三教”改革协同发展,提出在“三教”改革的前提下对思政课提出改革优化策略,为思政创新教学方式提供实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三教”  前言  “三教”改革是落实职业教育的二十项基本要求,也是对高职教育高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