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HTCC与PAM复配除浊性能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正交试验制备了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HTCC),以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去除率确定了HTCC的最佳投加量,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与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的复配除浊效果,确定出其最佳复配比为mHTCC∶mPAM=16.67∶1,以该复配比在最佳投加量( 1.875 mg/L HTCC+0.112 mg/L PAM)下,对原浊为98 NTU的高岭土悬浊液,浊度去除率达到96%以上,余浊<4 NTU.实验表明:先投加HTCC时HTCC/PAM的絮凝效果较先投加PAM时好;pH对HTCC/PAM的除浊效果影响较大,当pH<7时,絮凝效果不太理想,pH约为7.5时除浊效果达到最佳,之后随着pH的升高浊度去除率缓慢降低;沉降时间对HTCC/PAM的除浊效果影响不大,说明沉降速度快;在相同投加范围内,HTCC/PAM最佳投药点的浊度去除率随原浊的增加而增加,余浊亦随原浊的增加而变大;慢搅转速对HTCC/PAM的除浊效果影响较大,且较高的慢搅转速有助于浊度去除率的提高及余浊的降低.
其他文献
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梯度于苗期利用完全营养液培养,3叶期叶面喷施聚糠萘合剂,研究供氮量对苗期玉米氮素吸收分配特征的影响以及聚糠萘合剂化学调控的效果。结果表
以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研究25种基因型对大豆愈伤组织形成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变化较小,而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较大,
采用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UASB),在中温条件下对黑水进行处理,探讨其对黑水中有机物、SS以及病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用改良型UASB反应器处理黑水能加快反应器的启动,
采用低本底γ能谱仪对乌鲁木齐、伊犁和哈密地区的煤以及华电厂和国电厂的粉煤灰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226Ra、232Th、40K含量按样品个数的加权平均值,
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模型,利用稳态荧光法研究该模型在外源药物头孢噻肟刺激下,细胞钙稳态的变化,同时考察了钙-ATP酶活性与钙稳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低浓度组的头孢噻
目的 探讨突触外GABAA受体的α5亚基在大鼠岛叶电刺激癫痫模型海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9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n=32),每组按时间点分
研究了废皮革、废轮胎与煤在管式电炉中燃烧对燃料型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富氧条件下,废皮革中的氨基酸氮比烟煤中的六元杂环氮更易于转化为燃料型NOx,而废轮胎生
针对水中的藻源性嗅味化合物,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方法,并对样品保存及前处理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相应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土臭素(Geosm in)、2-甲基异莰醇(2-M IB)和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的检出限分别为1.3、1.9、2.1 ng/L,测定下限分别为5.2、7.6、8.4 ng/L;过长的样品保存时间、原水中的微生物以及自来
为分析辽宁种猪群体Mx1基因多态性与免疫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取猪耳组织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荷包猪、大白猪的Mx1基因多态性,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对两
通过对在碳酸盐草甸土上种植的9个大豆抗线品种(系)主要性状关联度的计算及关联序的排列,研究了在此种土壤上影响大豆抗线品种(系)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在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