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疲劳后不同恢复手段介入效益的对比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肌肉疲劳后,被动(Passive Recovery,PR)、主动(Active Recovery,AR)、振动(Vibration Recovery,VR)和冰敷(Cryotherapy Recovery,CR)等不同恢复方式对肌肉表现(最大肌力MVC、爆发力MP、肌肉激活程度sEMG)和力学特性(肌肉硬度MS、肿胀程度SD)的影响及差异。方法:20名身体健康的普通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平均年龄(20.4±2.3yrs.),平均身高(173.5±3.4cm),平均体重(68.7±3.9kg)。先测量非惯用手肱二头肌的SD、MS、MVC和sEMG,之后进行肘关节屈曲45°/s向心与离心收缩运动直至疲劳,再进行后测。其后以随机方式进行其中1种恢复,10min恢复后立即进行后测,各恢复方式间隔7天。以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SD、MS、MVC和sEMG在不同检测时间点的差异及恢复效果。结果:10min VR和CR均有约15%的力量恢复效果,其中VR介入后sEMG的恢复效果显著高达(32.50±16.10%)。另外,CR可以缓解疲劳后的SD,但AR后SD(28.51±2.79cm)显著高于疲劳前(27.93±2.93cm),且MS(11.14±1.58mm/2kg)相较于疲劳后(11.59±1.40mm/2kg)也显著下降。结论:CR与VR均可有效帮助疲劳后的肌力恢复,2组间恢复效果无显著差异;同比之下AR则无法改善肌肉疲劳的恢复,甚至造成SD增加且MS降低。
其他文献
<正>为加强职代会闭会后提案督办的力度,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加强主席团成员的工作职责,农十师一八六团工会出台了大会主席团闭会制度,通过落实该项制度,
期刊
智能建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积较大,容易因为自身收缩不均匀或其他外力影响出现工程裂缝,而后浇带就是防止此类裂缝出现的一项是施工技术,对于智能建筑的质量具有重要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类、编排材料的能力。2.丰富学生诗词储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目的评价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方法。方法121例大肠息肉根据其大小、部位及分型,采用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是否复发或癌变。结果内镜下治疗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