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乳腺薄壁囊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薄壁囊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MRI增强扫描表现为薄壁囊性病变的76例患者(81个病变)。患者均行双侧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分析病变的边缘、内部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等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间囊壁边缘、厚度、强化形式、是否存在壁结节及内部分隔的差异,采用Fisher法比较TIC曲线及壁结节位置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壁结节大小的差异。

结果

81个病灶中,良性病灶67个,恶性病灶14个。良性病灶中,56个囊壁清晰,58个囊壁厚度均匀,7个有壁结节;恶性病灶中,5个囊壁清晰,8个囊壁厚度均匀,9个有壁结节,良恶性病灶间上述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9个存在壁结节的恶性病灶中,7个壁结节位于壁外,1例壁结节位于壁间,1例壁结节位于壁内;7个存在壁结节的良性病灶中,4个位于壁间,1个位于壁内,2个位于壁外,良、恶性壁结节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8,P=0.043)。良恶性病灶间均匀强化、内部分隔情况及壁结节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个良性病灶由于囊壁呈细线状强化,无法获得TIC曲线进行强化程度评价,对58个良性病灶和14个恶性病灶的TIC进行分析,良性病灶Ⅰ型及Ⅱ型TIC多见、恶性病灶Ⅱ型及Ⅲ型多见,TIC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强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腺薄壁囊性病变多为良性病灶,囊壁强化特点联合TIC曲线有助于发现恶性病灶。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比较抗dsDNA抗体4种检测方法,即BioPlex磁珠包被多重免疫法,放射免疫分析法(Farr),ELISA法(MBL-ELISA,EURO-ELISA),HOB-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在SLE患者的检测效能,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和各类方法学最适截断值的判定。方法选取SLE患者119例,疾病对照组100例,健康对照组200名进行抗dsDNA抗体检测,同时引入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T)
目的使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技术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成分及易损斑块特征,并评价其诊断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依次行CCTA检查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115例冠心病患者。共入选151支靶血管,54支血管(54例患者)存在明确血流动力学异常(35.76%)。将靶血管按FFR≤0.8和FFR>0.8分为血
期刊
期刊
慢性乙型肝炎,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本病病程缠绵,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95年至今自拟验方益肝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30例(以下简称乙肝),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图像内纹理特征建立深度学习分类模型,对肿块型病变良恶性进行鉴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确诊、行DBT检查的乳腺单纯肿块型病变患者132例,其中良性病变89例,恶性病变43例。活检与手术前均常规行DBT检查,拍摄头尾位(CC)及内外斜位(MLO)图像。采用图像分割软件ITK-SNAP,对肿块病变区域进行勾画,获取
采用Moldflow软件对模内层压工艺中阀浇口方案进行充填过程的型腔压力分析,从而选择最优阀浇口分布方案;通过采用时间控制器来控制模内层压成型中浇口的开启,并用CAE分析软件
期刊
利用Moldflow软件,对开关盒上盖的注塑过程中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通过设定不同的浇口位置和数量,分析了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气穴位置、熔接痕数量和位置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