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比别人优秀才会更幸福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拼杀而上,在一个大的社会范围内经历着严酷的竞争,好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整个社会承认,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标准是错误的。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如何?其实这个问题经不住几次追问,事实上,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是成功。
  人活着总在追求幸福,那么自给自足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有钱就是幸福吗?女孩儿一定要长得漂亮才能幸福吗?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吗?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有意义加上长久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停在表层、比较短暂的人生体验,吃喝是快乐的,但不等同于幸福,不等同于有意义。
  怎样让孩子体验到幸福?一定要让孩子在特别小的时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标准,让孩子明白并不是出类拔萃才有资格享受幸福,并不是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只有比别人更好才会更幸福。
  中国不乏对应试教育中技术化、程式化的东西掌握得很好的学生,但是大学生开始找不到工作是一个转折的信号,它让人们逐渐领悟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实的本领,而真实的本领不是来源于技术,而是热爱,一个人不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么能超越他人呢?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兴趣所在。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很多家长为此焦虑是因为他们封死了很多可能性,急功近利,当一个孩子说他想当救护车司机时,往往被家长断然否定。
  我觉得一些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道路。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你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孩子有时候会不惜自毁来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有些精英阶层的想法非常微妙,他们本身是高学历的受益者,有些人来自农村,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简化为“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我学习好”,因此他们竭力为子女选择最优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藐视自己的出身,是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投射,孩子可能从小就在父母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
  如果我有一個这样的孩子,我会让他就近上学,之后尽可能地去玩,去看博物馆,去接触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谐相处。
  孩子的生命,自有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价值,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其他文献
【案例】  刘伟华是一名初二男生,成绩中等。进入初二的第一次月考,刘伟华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班主任夸刘伟华是一匹黑马,这次英语考了全班第4名,总分有了很大的提高,唯一不足的是数学成绩原地踏步,建议把数学补一补,如果孩子数学成绩提上来了,照现在的势头考个省重点没问题。老师的一番话说得刘伟华的妈妈很心动。  刘伟华的妈妈回家就和丈夫商量,他们都觉得老师言之有理,认为不能再耽搁了,必须马上行动。刘伟华的
来到富妈妈身边,贫寒少女心里失衡了  2009年五一节过后,家住辽宁省锦州市的胡春喜遭遇了致命打击:他被医院诊断为胰腺癌晚期。拿着医院的诊断书,他欲哭无泪。此时,他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14岁的女儿蕊蕊。  胡春喜与前妻鲍惠兰已离婚多年。胡春喜视女儿如生命,离婚时的唯一要求就是女儿跟他一起生活。离婚后,鲍惠兰带着所有积蓄到北京发展,在海淀区一家商贸城租赁了两间店铺,做起了服装生意。几年后,她成了
某重点高中的一名高一学生说,他现在就读的班级55名学生中,有30多人都曾处过朋友,且目前正处朋友的也不下10对。至于对象是谁?他说,有班级内部解决的,也有同校不同班的,还有在校外补习班结识的,总之身边有个“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大家平时经常一起逛街、上网、看电影,相处得还挺浪漫。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谈起了恋爱?这名学生不屑地说:“大家都有朋友了,如果你没有,岂不是太没面子,而且自己又不差,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办事或与人交往时,缺乏应有的气魄,当决不决,应断不断,自己刚刚决定的事情,马上又推翻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小心谨慎,而是缺乏果断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这种性格的形成要追溯到童年,很可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下面两个案例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案例一:程程既聪明可爱又懂礼貌,人见人爱。可面对这样可人的小宝贝,程程妈却有她的烦恼。程程妈说成成太磨叽了,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就说最简单的
日前,因在牛津大学辩论赛上大放光彩,20岁中国女孩赵丹阳走红网络。辩论赛上,她一袭银色晚礼服,美丽优雅,自信从容,妙语连珠,赢得满堂喝彩。这位才貌兼备的美女学霸,在异国他乡展现了中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赵丹阳9岁独自赴英留学,17岁成为全校唯一考进牛津大学的学生,18岁得到全球著名公司麦肯锡的实习机会……她为何能这么“牛”?  从小具有“国际视野”,  9岁留学英国  1998年出生的赵丹阳是一名北
我和儿子翻脸并不是因为什么大事,也就是一句话不投机,儿子就钻进他的房间,任我怎么敲门就是不开,气得我脱口说出:“有本事你就别叫我爸了。”  儿子在里面不答话,我只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生闷气。  儿子正读大学,现在回家度暑假,再过几天就要去上学了。我想,不能让儿子把不愉快带到学校去。  我决定第二天抽时间和他谈谈。  第二天,我因单位同事的儿子结婚去赴宴,回到家已是酩酊大醉。我借酒劲去找儿子,儿子闻讯
谁说内向是缺陷  鲁先生在预约电话中说,他必须马上见到我,因为他快被性格内向的儿子逼疯了。又是一位对儿子的性格不满意的家长!我在心里说。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这样的家长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就像那个用“狼来了”捉弄人的孩子,大惊小怪地跑来说孩子出了大问题,结果总是虚惊一场。所以,在我的坚持之下,鲁先生答应第一次咨询不带孩子。  第二天鲁先生刚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向我汇报他在网上查询到的信息:“有专家说,
【人物简介】  相阳:我国著名的考试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统计技术处工作十余年,主要负责高考命题及考生分析评价。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他对中国高考有深入的理解,熟知高考命题的实施过程、命题思路与规律。  过完寒假,高三学子回到校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考了。在离上高考战场还有100多天的时间里,相信每个高三学子都是以冲刺状态,拼尽全力跑向终点的。辛苦自不必说,但是除了埋头苦学外,
问:我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去年,我按规定休带薪年假15天,没想到被扣除了6000元全勤奖。公司领导说,扣发的是全勤奖,不是工资,所以不违法。请问,公司这样做合法吗?  于雪梅(湖北武汉)  律师意见: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2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
问:我常常表扬孩子,但是感觉效果不明显。请问,怎么表扬孩子才更有效?  王长静   答:一、公开场合表扬  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会起到良好效果。必要时,还可以在孩子的同伴、老师面前表扬他的优点,这会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当然,这种表扬要有分寸,否则会让孩子不自在。  二、表扬目的要明确  为激励孩子进步,表扬的目的要明确。不能将表扬归因为考试成绩比某某同学好或让老师很满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