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加餐活动的数学教育价值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加餐活动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教育契机,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生活环节,通过操作和体验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让幼儿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让幼儿的加餐活动更有价值。
  关键词:加餐活动 加餐材料 数学目标 幼儿
  加餐活动是幼儿园一个重要的生活环节之一,幼儿园每次的加餐活动都会花费20~30分钟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个生活活动环节让孩子在满足生理发展需要的同时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发挥加餐这个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我们珍惜幼儿童年生活的价值的又一体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指南》在幼儿数学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中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三个维度的数学发展目标。结合幼儿加餐活动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目标,我们在利用加餐这个生活环节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方面做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一、小班加餐活动的数学教育价值
  小班的数学教育目标从数、量、形、时间、空间方面提出了9条具体发展目标,针对小班幼儿数学发展的9条具体目标,在幼儿的加餐活动中我们可以渗透6~7个目标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加餐活动中我们可以渗透分类教育,帮助小班幼儿提高分类的能力,达成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目标;在每人一份的加餐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等方面的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集合概念。例如,在每次加餐时,都可以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分辨加餐食品的类别,知道这些食品是水果、点心、奶类、蔬菜还是粮食。其中经常食用的苹果、香蕉、草莓、西瓜等是水果类;蛋黄派、桃酥、蛋黄饼干等是点心类;纯奶、酸奶、红枣奶等是奶类;圣女果、黄瓜等是蔬菜类;红薯、玉米等是粮食类……建立分类的概念,提高小班幼儿分类的能力。在每人一个的加餐食品(如:苹果、香蕉、橘子、沙琪玛、蛋黄派、小面包等)分发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我们可以渗透在以下这类的加餐活动中。例如加餐食品是每人一块沙琪玛,我们可以先出示一盘沙琪玛,问:“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加餐是什么?”幼儿:“沙琪玛。”问:“老师的盘子里有多少块沙琪玛?”幼儿:“许多。”师:“我们班也有许多小朋友。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来取一块沙琪玛。”幼儿每人取一块沙琪玛,正好取完。师:“老师的盘子里原来有多少沙琪玛?”幼儿:“许多。”师:“现在,我们把它分给了小朋友,小朋友每人几块沙琪玛?”幼儿:“一块。”师:“我们把许多块沙琪玛分给了小朋友,变成了一块一块的,许多可以分成一块一块的。”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了一块沙琪玛,我的盘子里的沙琪玛分完了。小朋友想一想,小孩朋友多还是沙琪玛多?”幼儿:“一样多。”如果有剩余食品,可以感知多、少。针对这些每人一个的加餐食品,我们可以进行“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相关集合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对一些个体较小、每个幼儿会得到一个以上数量的加餐食品(如圣女果、草莓、葡萄、蛋黄饼干、红枣等),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加餐的发放过程,帮助小班幼儿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帮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的数学能力目标。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幼儿每人取3颗草莓、4个冬枣、5块饼干,让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取回加餐,并进行排列和点数,并说出总数等等。
  第三,针对一些自然的加餐材料:例如苹果、桔子、香蕉、玉米、黄瓜等),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量的比较,让幼儿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与周围的同伴比较橘子的大小,香蕉的长短等。
  最后,针对一些特殊形状的加餐材料(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圆形的蛋黄派、三角形的夹心蛋糕等),我们可以让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和数量,巩固和完成几何形体的教学目标。
  二、中班加餐活动的数学教育价值
  中班幼儿的数学能力有了小班的基础,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加餐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相关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加餐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数学概念的建构和提高。在针对一些体积小、数量多的食品(如:板栗、蛋黄饼干、圣女果、樱桃等),我们可以进行按数取物的练习,培养幼儿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的能力。例如当加餐食品为蛋黄饼干时,我们可以让幼儿按照老师出示的数字卡上的数量去取相应数量的饼干,或者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取相应的饼干,然后要说出自己所取饼干的总数,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针对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合作能力的特点,针对一些在量上有区别的加餐材料(如:苹果、梨、香蕉等),我们可以按小组发给加餐,让孩子在小组中把加餐材料按照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长到短或者相反进行比较和排序,然后根据共同商定好的规则获得加餐,让幼儿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例如:在加餐材料是香蕉时,可以让每组(四到六人)按照人数领取相应数量的香蕉,领回香蕉以后,每组可以按照香蕉的长短、粗细进行从长到短、从粗到细的排序或者相反,然后商讨出分配的方法,可以让喜欢吃香蕉的人吃大的,不喜欢的人吃小的,如有冲突,大家一起想出解决的办法,然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要拿取相应的水果。
  针对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能力,我们在幼儿加餐活动中还可以渗透多方面数学能力的运用,促进幼儿综合数学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幼儿吃橘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感知橘子的形状、摸一摸感知橘子的软硬和粗糙与光滑、比一比分辨橘子的大小、猜一猜自己的橘子里面有几瓣、掰开数一数一共有几瓣进行验证,然后与同伴比较橘子瓣数量的多少,接下来在吃橘子的过程中体验一个一个的减少过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加餐活动“吃橘子”,孩子的感知觉、数概念、量的比较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运用和发展。
  三、大班加餐活动的数学教育价值
  到了大班,我们可以借助加餐活动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练习,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的运用和练习,帮助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学习运用加减法解答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加餐材料(如:各种各样的蛋糕或面包)帮助幼儿巩固认识几种常见的立方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到了大班,我们可以通过加餐活动让幼儿实际体验等分食物(如:西瓜、哈密瓜、生日蛋糕等)。对于那些体积较大的加餐材料的分发,可以充分发挥大班幼儿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参与讨论并动手操作解决等分食物的问题。例如大西瓜的分法,甜瓜的方法等等。
  幼儿园的加餐活动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特别是在小班的数学能力发展目标中,我们可以通过加餐活动达成小班幼儿多种数学能力的发展目标,中大班幼儿在加餐活动中数学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也不能小觑。“生活即教育”,充分利用幼儿园加餐活动这一生活环节帮助幼儿建构数学概念,发展数学能力,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加餐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其他文献
《小动物找雨伞》是我园徐老师执教的一堂公开课,是中班的一节儿歌教学活动。《小动物找雨伞》是一首结构重复,意境优美的儿童诗歌。儿歌教学,不仅要让孩子熟悉儿歌的语言,更要让孩子体验儿歌这一文学作品带给大家的意境。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
期刊
摘 要  美日私立幼儿园发展时间久,经验丰富。其发展私立幼儿园的策略对于今天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国私立幼儿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教育品质是私立幼儿园健康发展的保障。  幼儿教育市场化强调幼儿教育内部的竞争,私立幼儿园要与公立幼儿园争生源、争师资、争社会信誉和地位,就必须努力提升其教育品质。私立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既要考虑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尊重消
期刊
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舐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然而舐犊的方式,恐怕尚待改进! 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一)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 大有人在。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
期刊
十一月,天气开始转凉,加上气候干燥,咳嗽的孩子也多了起来。于是,咳嗽药便出现在了家长的“热门搜索”词条当中。  一、咳嗽药的类型  (一)中枢镇咳药  是通过抑制延髓中的咳嗽中枢起到迅速止咳的作用。中枢镇咳药又可细分为麻醉性和非麻醉性两类。麻醉性镇咳药含有磷酸可待因和盐酸麻黄素成分,如小儿联邦止咳露、小儿联邦泰洛其、菲迪克等。该类药对于剧烈无痰干咳效果明显,也可用于其他止咳药物无效后的治疗,但该药
期刊
教育观是对儿童的本质看法。它是形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开展教育实践的前提。蒙台梭利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之大成,形成了她自己的儿童观思想,并奠定了她具有世界影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  蒙台梭利所谓“心理胚胎期”是和“生理胚胎期”
期刊
你知道吗,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优秀的,没准能生个天才儿童呢!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男性精子素质在30岁时达到高峰,然后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我们还调查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家庭出身、双亲匹配,出生环境及孕育他们时的天体运转、季节变迁、父母体多种生物种钟的运行等等,总结出怀生天才儿童的符合节律优生学理论。  孕育天才的规律是:  1.天才儿童的98.8%是男性。  我们的
期刊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为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师指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师专业标准。经过20多年开发与修改,许多国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本文对美国和英国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作比较分析,以期为构建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获得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教师 启示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
期刊
线描,即用线条作画,是用线条说话的艺术。线描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画;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作创造表现。所以,线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对处于绘画启蒙期的幼儿来说,线描绘画更能发展他们的手指肌肉,对手部动作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通过欣赏线描作品,培养幼儿线描兴趣  要培养孩子对线描活动的兴趣,首先让他们感受什么是线描以及线描作品所带来的美感
期刊
摘要:老师们在幼儿园美术活动实践中尽量“口传心授”,避免使用“范画”。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到范例是重要的,是美术活动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重新审视美术活动中“范例”的运用,包括“范例”的出现时机、“范例”的出现方式等,尝试探索在实践经典美术作品教学活动中范例的运用,让范例的适当运用使幼儿与经典美术作品直观对接。  关键词:范画 经典美术作品 对接  关于“范画”的使用问题老师都颇有微
期刊
《弟子规》是古代蒙学教育的一本教材。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句而编著。作者把圣贤的教诲用通俗易懂的歌谣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容易记忆。其内容概括了“四书”“五经”的精华,记述了弟子修学的次第及做人的根本。详细论述了弟子在家以及出门在外应有的礼貌和规范。内容不可否认确实非常好,但在表述的形式及字词上幼儿理解是有难度的,那么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