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软件 小杠杆撬动大收益

来源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印刷利润日趋稀薄的当下,最大程度压缩成本、提高印刷质量,成为印刷企业经营者极为关注的话题。油墨作为最重要的印刷耗材之一,对控制印刷成本和提高印刷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用于印刷油墨控制的技术和产品也层出不穷。无论是集中供墨技术的推行,还是油墨预置系统的开发,都对改善油墨的供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推出的省墨软件则是在印前环节进行油墨控制的重要创新成果。
  省墨软件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影响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底色去除(UCR)或灰色成分替代(GCR)的方法,将印前文件中彩色油墨叠印出的灰色成分,用成本较低的黑色油墨替代。通常,这种替代可使总油墨量节省5%~25%,这对印刷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其还能对印刷工艺进行优化。因为使用黑色替代三色叠印所形成的中性灰,不但能更容易地在印刷过程中达到更稳定的灰平衡,大大缩短印刷准备时间,减少纸张浪费;而且,进行省墨处理后,网点叠印适性会有所改善,避免并级、粘脏等印刷故障;此外,墨层厚度的降低还能使印品干燥速度更快,喷粉更少,印后工艺更顺畅。
  省墨软件的优势使得众多软件供应商都看好这一技术的市场潜力。国际上,GMG、CGS等一批知名印前软件供应商率先出动,纷纷推出省墨软件,并将其整合入各自的软件家族;为使省墨处理与制版过程达到无缝配合,柯达、爱克发、网屏等CTP系统供应商也积极开动脑筋,推出专业化的印刷油墨优化软件,意欲在省墨这片蓝海中分一杯羹。更为可喜的是,省墨软件供应商群体中,也出现了中国力量。China Print 2009上,方正电子首次推出了“方正鸿利省墨软件”,该软件可与CTP实现无缝衔接,为印刷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在绿色印刷的大背景下,2013年省墨软件还将成为方正电子的主推产品之一。
  几年前,省墨软件还处在测试和小规模试用阶段,并不被印刷企业广泛认知。随着省墨软件的日趋成熟,印刷企业对该技术的接纳程度也大幅提升。2012年,华联印刷、金杯等都先后大规模引进了省墨软件,其带来的成本节省不容小觑。以东莞某印刷企业为例,使用省墨软件后,其平均总墨量节省约为14%,印刷喷粉量节省约30%,按每年消耗各品牌油墨200多吨,每年消耗印刷喷粉5吨计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节省了。
  除成本节省之外,省墨软件对印刷工艺的优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印刷企业的认可。比如华联印刷引进省墨软件后,感触最深的是其对灰平衡的优化和对生产效率的提高。


  根据某印刷企业对省墨软件工艺优化情况的定量评估,使用省墨软件后,其印刷准备时间缩短了1/4。
  省墨软件虽然让不少企业尝到了甜头,但其在技术上仍有待完善。比如为了保证印刷质量,华联印刷只能适量采用省墨设置,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省墨量设置在10%以下,而时尚类杂志的省墨量设置仅为5%,对于一些高档印刷品,甚至不能进行省墨设置。如何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更多的油墨,是省墨软件在印刷企业中广泛推广必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省墨技术一定会为印刷企业带来更多惊喜,也期待更多的印刷企业能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在更高水准上奏响更强音。
其他文献
旺昌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6月,经过30多年发展,现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印前设备制造商,涉及的产品包括印前制版相关设备、印制电路板的制版曝光及显影相关设备、高品质网版制版
英网PCI薄膜咨询公司公布的《2012年欧洲软包装市场报告》指出,2012年欧洲软包装市场销售额达到135亿欧元,约占全球软包装市场总销售额的25%。
<正>无溶剂复合技术是未来软包装复合工艺的发展方向,近两年,随着无溶剂复合设备和胶黏剂国产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被"坚冰"覆盖多年的国内无溶剂复合市场开始重新活跃起来,在软
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約丽多彩。伴随着青春脚步的迈进,虽有成长的喜悦,但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困惑。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产生一种强烈接近异性的愿望,这种愿望就象一头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