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部脂肪垫剪吸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部脂肪垫过度肥厚在农村成年女性中较多见,在患者病史中多有局部软组织被扭捏的历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常遗留明显瘢痕,绝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近年来有人运用单纯的脂肪抽吸术,虽可减少瘢痕形成,但由于脂肪垫的组织特点,常使得手术异常艰难,手术并发症较多[1]。我科从 2007年 8月~2010年6月采用肿胀麻醉下经小切口剪吸法进行治疗项部脂肪垫12例,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专科护理和出院指导,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均为女性,年龄 28~46岁,脂肪垫大小8cm×8cm~8cm×10cm。术前常规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证,术后均未出现局部皮肤坏死、感染、血肿等情况。术后随访 3~6 个月,效果满意。
  
  2手术方法
  术前标记出脂肪垫范围 ,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于脂肪垫正下方或侧方距脂肪垫约1.0cm~2.0cm 处作一横行切口,长约 0.5cm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20ml注射器由此切口向划定范围内内注射肿胀麻醉液(0.9%氯化钠500ml+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肾上腺素注射液0.5ml+碳酸氢钠溶液),至局部硬实为止,再由此切口用剪刀剪碎脂肪垫组织,范围略超出脂肪垫边界,皮下应注意剪平整,挤出破碎组织后用吸脂机对修剪范围进行补充抽吸和调整,至术区平整止。用生理盐水(可加适量庆大霉素)反复冲洗皮下腔隙,将组织碎屑洗净,切口用3-0丝线缝合 1 针。术区厚敷料自粘绷带“8”字加压包扎72h ,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
  
  3护理对策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女性崇尚形体美,希望通过手术改善去除项部过度肥厚的脂肪垫。患者往往术前对手术的方法及过程一知半解,期望值较高,又担心手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充分了解其心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整形美容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进行讲解有关肿胀麻醉下经小切口剪吸法进行治疗项部脂肪垫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医师的工作经验及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恐惧。担忧心理,使其理解,取得较好的医患配合。
  3.1.2术前准备: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及药物过敏情况,近两周的服药情况,如阿司匹林、雌激素类药物等可降低机体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协助患者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输血三项、乙肝三系、凝血系列、心电图、胸部摄片等。
  3.1.3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沐浴,清洁术区皮肤。协助医师进行医学摄影及手术部位周径的测定,设计去脂部位标记。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术后12~24h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缺氧、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术后卧床休息,术区局部制动,以防出血。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2.2术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有效负压吸引状态,更换负压引流器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并做好记录。保持引流管在位通畅,翻身时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或脱落。引流管一般放置48h,手术当天引流液可为深红色液体,术后24h引流液颜色应变为淡红色、量逐渐减少。术后48h引流量少于5ml,即可拔除负压引流管。如发现引流液色泽由浅变深,且量逐渐或突然增多,或引流液变浑浊,提示有出血或感染的可能,应立即向医师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3切口及敷料护理:术区切口放置数层小纱布,再覆盖小棉垫,用胶布固定后再用自粘绷带做“8”字加压包扎,禁止私自拆除敷料,以防出血及血肿形成。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如渗出过多应及时更换敷料。术后3天伤口换药,注意检查局部有无血肿、严重疼痛等情况。如无异常,重新垫棉垫、自粘绷带加压包扎,术后7天拆除敷料及缝线。
  3.2.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的食物为主,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恢复。忌烟酒、海鲜等辛辣刺激及易过敏的食物。
  3.2.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皮下血肿: 由于术中在皮下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抽吸,形成了一个局部皮瓣,术后合理包扎是预防皮下血肿及皮肤缺血坏死的重要措施。注意观察敷料加压包扎的松紧度,一旦发生血肿应及时告知医师,及早处理[2];②皮肤缺血坏死:指导患者正确洗脸、穿衣等,尽量避免颈部剧烈运动,以防皮瓣错位坏死;③感染:注意体温、血象变化,各项治疗均按无菌操作执行。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补液抗炎等治疗,预防感染。换药时密切观察术区皮肤颜色及温度。
  3.2.6出院康复指导:项部术区保持清洁、干燥,术后第7天拆线,拆线后24h内不宜沾水。告知患者术区表面皮肤可有发紫肿胀,为局部组织受损造成,7~15天可逐渐自行恢复;术区皮肤组织感觉麻木是由神经未梢损伤造成,约20~30天自行消失;术区抽吸部位可触及一些硬结、变硬,主要是受损皮下组织抽吸部位形成瘢痕或血肿机化所致,一般于术后的3~6个月可逐渐软化,指导患者行局部自我按摩的方法或行物理理疗的方法,促进术区局部皮下组织硬结的软化。
  
  4小结
  肿胀麻醉下经小切口剪吸法进行治疗项部脂肪垫,手术方法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又小的优点,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强化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相关的康复要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85, 1200-1202.
  [2]冉秀丽.微创抽吸打包法治疗腋臭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8,24(3):433-434.
  
  [收稿日期]2011-01-12[修回日期]2011-03-28
  编辑/贺艳梅
其他文献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眼表疾病,除影响美观外,还可引起眼部刺激症状。若胬肉进入角膜瞳孔区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可引起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翼状胬肉的病因复杂,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施行手术切除,但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达20%~70%[1]。我院自2007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并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2例高龄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闻粉碎性骨折患者,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OOmin
目的:分析复合先露发生率的变化,探讨发生率增高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生产的产妇病例及其中发生复合先露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先
目的:探讨注射器法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11月我院采用注射器法抽吸、注射移植自体颗粒脂肪修复面部凹陷畸形9例,均注射1次。结果:8例效
目的:探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观察分析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1型糖尿病患儿,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方案),并与普通胰岛素加中效胰岛素治
目的:探讨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症的关系。方法:对266例宫颈炎患者做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和沙眼衣原体(用检测试剂合)检测分析。结果:在266例患者中,肉眼见到脓性或粘液脓性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化痰清热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脑血康口服液,治疗组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疗效,血肿吸收率,神经功能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给患儿及家庭带来经济及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我院2006-2011年采用经肛门直肠隧道式瘘管剔除、瘘口荷包缝合治疗直肠前庭瘘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及_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86例经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肝癌息者122个病灶,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火率90.98%;并发症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