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变化在胃癌诊断、复发与浸润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15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30例健康志愿
【机 构】
: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变化在胃癌诊断、复发与浸润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15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Ang-2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2周血清Ang-2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2年,检测肿瘤复发患者(复发转移组,38例)与未复发患者(未复发组,93例)血清Ang-2与CEA含量.分析血清Ang-2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术前和复发转移组血清Ang-2含量[(331.8±64.3)、(318.7±72.9)μ g/L]和CEA含量[(42.6±37.3)、(40.5±36.7)μ 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7.4±32.7)、(4.2±3.1)μg/L](P<0.01).术后2周血清Ang-2含量[(211.6±75.1)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含量[(33.4±30.6)μg/L]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ng-2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EA(P< 0.01).血清Ang-2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直径均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Ang-2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临床诊断、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108例患者中治愈89例,约占82.4%,发生并发症11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
目的:动态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及消融后不同时段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左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左房线性
目的 探讨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5例黄褐斑患者,使用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每周1次,每例患者治疗1
从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体动型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心率控制方法的研究入手,设计了一种运动--心率预测系统.系统的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过蓝牙模块进行通讯.下位机完成人体加速度
药物支架的出现是介入性心脏病学一个里程碑,但是由于其有增加晚期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使其应用于病变血栓负荷重的急性心肌梗死受到质疑.近年来关于药物支架应用于急性心肌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PK)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随着国内外家系报道的不断增多,对该病有了新的认识.药物卡培他滨可能是其致病因素,临床中部分EPPK患者并发指节
目的 探讨Dpc4基因转染胰腺癌细胞株HS766T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按pcDNA3,1-Dpc4是否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将细胞分为pcDNA3.1-Dpc4转染组、pcDNA3.1空载体组和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1例
角膜内皮细胞层的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全是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角膜内皮失代偿将导致角膜浑浊,严重影响视力,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大泡性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