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源自地域特征的产业园规划设计构思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88337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100089)
  
  【摘要】本文以太湖软件园和青岛蓝色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分析这两个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探讨如何以地域特征为构思源泉,来进行产业园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地域特征;产业园规划设计;太湖村落;珊瑚群岛
  
  地域生态的理念蕴含着地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是指引地域经济和文化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标杆。[1] 因此,我们以地域特征为构思源泉,做规划设计,达到以人为本,与环境共生。
  1 太湖软件园
  1.1 项目背景:
  太湖软件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内,总用地面积约69.35公顷。用地西侧为太湖,西边界到太湖岸边仅350米,如何挖掘太湖的自然条件成为本案重点考虑的问题。用地南侧为汇入太湖的一条支流——望虞河,用地南边界至北河岸约150米。用地北侧为太湖高速公路,东侧为锡苏公路,两条现状路成为本园区对外的主要出入口方向。
  
  图1太湖软件园总平面图
  1.2 规划目标:
  1.2.1 高标准、高起点、多功能、现代化、与国际接轨、与周边环境协调的目标。
  1.2.2 突破传统观念,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塑造符合软件产业功能的综合园。
  1.2.3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来指导园区的管理、分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3 构思来源:
  1.3.1 太湖村落印象:原生态、自然肌理
  《村落》 —— 江苏著名画家吴冠中自己满意的精品佳作。他在画中主要运用原色、简单色、不经混合的清澈颜色,这种独特的风格得益于民间艺术,特别是江南或长江下游地区的民间艺术,浓浓的民俗气味通过黑顶白墙和斑谰彩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村落》是画家对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表现了村落的原生态和自然肌理的美。也成为了园区规划构图中的一大方向 —— 用绿色思维进行规划理念创造、使园区与自然达到充分的和谐统一,将太科园规划成极具特征的太湖村落印象园区。
  1.3.2 图底叠加:色块+线条+原始肌理
  遵循地域风格原则,用黑、白、灰色块抽象出太湖村落意向,创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空间形态。
  遵循大地肌理、河湖保护原则,尊重现状农田肌理、不改变现状河流及走向,尽量不改变大地原始风貌,保持河湖生态平衡。
  规划以高科技的园区性质和原生态环境间的巨大反差,来营造一个IT业人员工作高效并轻松的环境,使园区能够融入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能够激发园区工作人员的创作灵感,愉悦其身心。
  
  图2《村落》
  
  图3图底叠加
  1.4 规划理念:
  1.4.1 用绿色思维进行规划理念创造、使园区与自然达到充分的和谐统一。空间布局上能够体现出自然近自然、现代近现代的风格特征。
  1.4.2 动态地块理念,用地弹性发展。[2]IT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规模不断变化,要求软件园的规划必须可弹性发展。我们不能预测在未来几年的入园企业规模的变化,所以保持规划的弹性是适应未来变化的有效途径。具体的做法为选择一部分地块保持土地性质兼容,地块在保持总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可分可合,可大可小。
  1.5 规划原则:
  1.5.1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即与人性化的尺度和标准,开展园区建设。
  1.5.2 遵循环境共生原则:活用自然水系绿地资源,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1.5.3 遵循效率活力原则: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实现园区运转的高效与活力。
  1.5.4 遵循大地肌理原则:尊重现状农田肌理,尽量不改变大地原始风貌。
  1.5.5 遵循地域风格原则:挖掘太湖水乡意向,创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空间形态。
  1.5.6 遵循防噪处理原则:采用规划及建筑语言,合理防止噪音污染。
  1.5.7 遵循自然生态原则:为适应气候特征,采取绿色节能措施,园区增加空气环境检测点、水质环境检测点、垃圾集中处理点,以保护环境为己任。
  1.5.8 遵循河湖保護原则:不改变现状河流及走向,保持和湖生态平衡。
  1.6 功能结构分析:
  园区的规划结构呈:一心、两环、五区:
  一心:即为中心景观核心区
  两环:即为围绕着中心景观结点所构成的、内环浮岛群和外环浮岛群。
  五区:
  1.6.1 研发孵化办公区
  1.6.2 外包企业定制研发区
  1.6.3 园区办公及公共服务配套区
  1.6.4 配套企业公寓及住宅区
  1.6.5 弹性发展区
  
  图4规划结构
  2 青岛蓝色生物科技产业园
  2.1 项目背景:
  青岛蓝色生物科技产业园位于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内,位置为火炬大道以北、正阳路以南、中央智力岛以东、洪江河以西。是以蓝色海洋生物医药为主的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
  
  图5青岛蓝色生物科技产业园鸟瞰图
  2.2 规划目标:
  规划倡导园区发展要具有“创新、绿色、共融”的理念与目标。
  2.2.1 提供激发创新的环境品质。
  2.2.2 倡导节能、低碳的绿色建筑。
  2.2.3 创造与蓝色海洋生物共融的特色空间。
  
  图6概念构思
  2.3 概念构思:
  本项目位于青岛滨海地带,是青岛大造滨海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岛市倡导“创新”、“绿色”、“共融”,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部分。贴近自然,是本次规划首先考虑的问题。
  规划“青岛蓝色生物科技产业园”依托海洋资源,以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主,让人联想到园区从启动区起步,经过孵化,逐渐成长壮大的过程,犹如海洋生物“珊瑚”的生长一般,稳健而有机、坚固而自然。也预示了“蓝色经济”“蓝色格局”的发展过程,将会像珊瑚一样在滨海地区成片密集发展,形成一定规模。
  由此,结合自然原生态考虑,在充分分析产业支撑的基础上,即形成了如下构思过程:
  蓝色经济→海洋生物→自然生长→珊瑚群岛
  2.4 规划理念:
  
  图7规划理念
  2.4.1 产业功能模式
  本项目的产业功能模式经历着从创意到研发、生产、中试、生产、展示、销售的产业模式。居住、生活模式的引入,对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有机结合、互相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链接关系。
  2.4.2 产业生长周期
  园区发展将会经历着启动区、主园区、主园区发展区的生长周期,随着这一生长过程。园区的功能也从小规模的孵化向较大规模的研发、生产发展。入园企业也从最初的在启动区租赁孵化实验室、中试平台,发展到主园区的企业租赁较大规模独立的实验、中试建筑,及独立购买地块,自建实验、中试平台,同时大量的入住企业带来大量的居住人口和商业、生活配套设施,研发与配套需以同比例共同增长。
  2.4.3 灵活性、弹性及可操作性
  从性质到规模上的多种模式发展会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不断变化。本方案旨在强调规划的灵活性,在用地的性质、地块的灵活划分、地块指标的控制上探讨一种灵活可变的模式,更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合理建议,用地以2公顷为基本单元上下浮动,大地块可根据招商情况拆分为小地块,较小的地块也可合并设置,以适应未来不可预知的入住企业规模。
  2.5 规划原则:
  2.5.1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性化的尺度和标准,开展园区建设。
  2.5.2 遵循环境共生的原则:利用周边水系与绿地资源,实现园区建设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2.5.3遵循高效活力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公共服务、居住生活与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实现园区运转的高效与活力。
  2.5.4 遵循海洋肌理原则:以珊瑚岛为创意源泉,规划体现海洋生物生长肌理。
  2.5.5 遵循地域风格原则:挖掘海洋及海洋生物意向,创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空间形态。
  2.5.6 遵循自然生态原则:为适应气候特征,采取绿色节能措施,利用海洋资源、太阳能资源、自然风资源、创造节能低碳的绿色建筑。
  
  图8功能结构分析
  2.6 功能结构分析:
  规划构思是由珊瑚主干发展为珊瑚支干,再由珊瑚支干上生长出珊瑚岛。规划方案利用中心景观轴表现珊瑚主干,用从中心景观轴分支出的次景观轴代表珊瑚支干,而自由变化的研发、实验建筑,中试、展示建筑,居住、商业配套建筑则有机的组成了珊瑚群岛。研发、实验建筑、居住、商业配套建筑由自由流畅的条形建筑为主,并有机的为合成半开敞的院落,自由曲线的外轮廓与珊瑚取得意想上的统一,中试、展示以点状布局,自由穿插于珊瑚状建筑群之间,犹如海洋鱼类穿梭其间。
  通过对以上两个实例的剖析,我们从地域特征出发,进行理念构思,做规划设计,以构建与环境和谐共生,并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园。
  参考文献
  [1] 石东斌,在地域生态和文化中衍生,《中华民居》2011年7期
  [2] 胡健 王雷 ,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控制途径探讨,《规划师》2009年10期
  
其他文献
(广州市南沙区市政公园管理中心,广东,广州,51145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扩张、公路铁路的建设都对自然中的绿化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前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越来越深刻,从而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恢复,与此同时在遵循自然生态原理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研究。这对于恢复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绿化设计方案;研究
期刊
(杭州萧山江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河道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和建造日益变得成熟起来,且渐渐对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和身心健康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道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在我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且渐渐成为世界河道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先进建造模式。通过我国环境情况以及社会对河道园林景观需要等情况进行分析,汇报出我
期刊
(河南省豫建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12)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加速,现有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规划编制和实施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尤其是在目前城乡一体化要求下,如何提高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就成了迫在眉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区域规划;
期刊
(靖江市测绘院有限公司,靖江,214500)     【摘要】隨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工程建设事业已经进入到蓬勃发展的阶段,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当前园林施工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为我国园林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园林; 施工技术;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
期刊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短肢剪力墙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经常使用的一种抗侧力构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等弊病,满足了人们对住宅空间美观与灵活分隔的要求。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减轻结构自重,因此在高层住宅结构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1 短肢剪力墙的含义及特性  
期刊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馆,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同时古老的历史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古代园林木作建筑。但是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打等因素,有的古代园林中的木作建筑早已年久失修,并出现整体构架倾斜、局部腐朽、斗栱构件扭曲变形及劈裂等诸多问题,所以对于园林工程中古建筑木作的修缮势在必行。通
期刊
(广东建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取决于建筑的结构设计,因为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框架,其它建筑分项工程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进行施工作业的,所以建筑結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使用安全性。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建筑的安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本文针对在设计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提升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期刊
(盐城市梅苑装饰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石材幕墙是建筑幕墙的重要类型,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际的建筑结构具有保护和美化作用,特别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已经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石材幕墙设计过程中选材原则及其设计载荷计算,这些都是石材幕墙设计时的基础问题。首先,对石材幕墙设计的选材原则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花岗石板材选择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随后对幕墙
期刊
(广州远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各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而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长期发展。本文就城市规划与市政给排水设计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可持续发展    城镇及片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具有
期刊
【摘要】色彩搭配要從整体色彩的把握出发,具体做到重视园林中的各种设计元素的色彩,充分了解和利用各种设计元素的色彩特点,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做到各设计元素之间以及设计元素与环境之间的色彩调和,不孤立考虑某一个设计元素的色彩;因地制宜,尽量发挥和利用当地设计元素的色彩特点,比如说: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的色彩、当地常见的自然天象色彩等等;注重被采用了的具有美丽色彩的设计元素与其所在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到人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