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ai_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并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人关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势在必行,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对于大学生就业难和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介绍,大学生应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实践,正确的就业定位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就业难;宏层面观;中观层面;职业规划
  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毕业生人数是653万,2012年毕业生达到680万,而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699万人次。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现实。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稳定
  我国是一个加工制造业大国,在某种程度上缺少设计、高品质的服务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
  (二)企业的用工制度不合理
  例如:劳动法出台后,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多数企业还处于短期效应的阶段,只是注重对人的使用,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三)大学扩张的影响改变了供求局面
  在2002年之前每年大学生只有几十万人,2002年之后有145万人,到了2013年已达到699万人。
  (四)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
  高校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不少高校缺少在将来就业与否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训。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宏观层面上,如果等待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模式的快速转变,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实现这一调整和转变起码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这显然不能快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局面。中观层面上,我们如果被动地等待高校进行专业结构与专业设计的调整与优化,显然,仅有的四年大学时光是等不起的,而且这个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仅仅苛求于宏观与中观层面的转变的,无异于坐以待毙,只有把微观层面作为切入点——那就是改变自己,从自己出发,这才是一条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在对大学生的主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1]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根据过往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相信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一个方面。那么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正确认知自己
  认识自己才能真正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和方向,包括要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以及价值观。
  (二)合理把握趋势
  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发展和政策趋势掌握度并不高,因此一定要把握趋势,增强与组织的融合性和协调性,关注社会动态,尤其是就业方面的趋势,做好准备,积极调整自己,这样就可以在面试和工作中得心应手。
  (三)积极有效的行动
  纸上谈兵永远成不了事情,在做好“战前准备”之后,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行动。确定职位或岗位的能力需求,有效地变成相应的工作方法或者行动方案,打好“就业”这一仗。当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现实情况和问题是存在的,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只是混日子,没有静下心来学习;2.社交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说话办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等方面;3.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学校举行的各种实践活动不积极参与,导致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欠缺。
  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重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
  2.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该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切实了解用人需求,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一切途径来关注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去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
  等级证书,从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
  根据一些机构和调研的数据显示,其实在就业中,用人单位依次看重应聘者的能力前三位分别是:沟通能力(85%以上),组织协调能力(70%以上)和社会实践能力(包括实习和社会实践,65%以上),[2]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将这些必备的能力去有意地锻炼,提升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寻找实习工作机会,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N].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王宁.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2(24).
  [作者简介]刘洁,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实施学习活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会展政策与法规》的课堂教学层面尝试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相融合,将传统的讲授方式转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外籍华人曾为力促两岸关系解冻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带着大陆送给时任台湾总统蒋经国的一盘录像带,秘密来到台湾,并当面将录
建筑工程预算在造价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相关专业人员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预算不仅能够将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还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目标.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提升自
高职院校需要为国家不断输送优秀技能人才,而且,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是关键的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长处充分展现出来,以此来调动高职院校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石油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也不断增多,这对石油土建工程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严峻考验.因此,如何根据
学校是老师工作,学生学习的地方.高校校园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校园环境卫生的工作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
全球化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高校纷纷通过制定国际化战略,塑造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人.通识教育课程国际化承担着培养学生国际素养的重要使命,目前
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的进样口一般可用于分流、不分流,脉冲不分流和脉冲分流四种模式分析,分流模式通常用于常量样品分析,而不分流模式用于痕量组分的分析,脉冲不分流/脉冲
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建设工程现阶段推广和正在广泛使用的工程结构半成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需由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产品(半成品),却另由施工单位浇筑完成后才能形成最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