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词坛的群体性现象考论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词体文学从幕府末期开始迅速发展,并在明治十年(1877年)之后逐渐进入繁盛时期。在这个过程之中,先后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词人群体,如带有地域性质的江户词人群、通过词社形成的香草社词人群和具有家学渊源的森氏门下词人群等,呈现出显著的群体性特征。这些词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日本近代各个阶段的重要词人,代表了日本近代词作的主要成就。通过这些词人群体,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完整地认识日本近代词史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词作;词人群体;日本;近代
  中图分类号:I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16)03-0129-06
  日本词体文学的发展与中国词作的传入有密切关系。据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考证,日本词作始于823年,嵯峨天皇取调我国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作词5首,另有侍臣唱和作词7首。这12首《渔歌子》词被认为是日本词学的开端,这与我国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观点基本一致[1](P80)。此后,日本词史的发展几经曲折,偶有词家意欲振兴,如加藤朋友、林罗山等人依照从我国引入的《花间集》《草堂诗余》填词,德川光国曾召集中国东渡文人于府内,学习填词30余首,田能村竹田著《填词图谱》等,虽有收获,但总体上影响不大。直到幕府末期开始迅速发展,在明治十年(1877年)至二十五年(1892年)间,达到鼎盛。其间,日本填词者数量众多,并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词人群体。本文拟对这些群体的形成与创作进行考述,探讨日本词史在近代的发展脉络。
  一以野村篁园为代表的江户词人群
  以野村篁园为代表的江户词人群体生活在日本德川幕府末期,主要有野村篁园、日下部梦香、友野霞舟、设乐翠岩、木村裕堂、枉存、蓉湖等人。野村篁园(1774—1843年),名直温,字君玉,别号西庄、霁庄、紫芝山樵等,曾在日本当时的最高学府昌平塾学习,后成为教授,有诗文集《篁园全集》20卷,其中词集《秋蓬笛谱》2卷。野村篁园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大的填词作家”[2](P159)。日下部梦香,号梅龛、查轩等,有《梦香词》1卷。友野霞舟(1789—1848年),名焕,字子玉,有《霞舟先生诗集》,其中最后14册为词集,另有《庚辰诗稿》《试小稿》《幻玉集》也收錄有其部分词作。
  这个词人群体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日本江户人,地域上的一致性使他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关系也更为密切。如野村篁园和友野霞舟,二人是师生关系,友野霞舟是野村篁园的门徒,曾跟随野村篁园在昌平塾任儒官。再如设乐翠岩曾为日下部梦香的《梦香词》用骈文作序:“吾友查轩,萤窗叩寂,兔窟投闲。瓦屋三间,魏阙名心已扫;珠帘十里,扬州幻想全消……混迹钓徒,遥慕玄真之逸致;托名词隐,每追万俟之芳踪。借彼余波,消兹暇日。”[3](P163)该篇序文下缀有野村篁园的引言:“查轩主人,寄情坟素,最嗜倚声。顷以所著《梦香词》一卷见示,受而读之,辞旨颇工。”[3](P164)野村篁园也有《查轩集序》一文,部分如下:
  吾友查轩,读史研经,敏勤弗倦;偷声减字,嗜好尤敦。拈兔管而分题,劈鱼笺而索句。其托旨也似淡殊深,其擒辞也虽妍不亵。笑草堂之多陋习,憾兰畹之少佳篇。追格于碧山,继踪于白石。摹山范水,写出奇胸;缝月裁云,挥来妙腕。矿义能归于小雅,而音亦协夫大晟。真乐府之英才,洵词场之哲匠。[3](P166)
  此外,友野霞舟的《赠诸友诗七首》有赠予日下部梦香的诗1首:
  宦海抽身早,诗坛寄兴繁。风流推独步,新曲评专门。尘动红牙板,花飞绿酒樽。清狂从我性,厌向俗人论。[3](P167)
  结合以上序文和友野霞舟的诗,从“最嗜倚声”“辞旨颇工”“嗜好尤敦”可知日下部梦香嗜好作词,而且词作水平颇高,乃至“追格于碧山,继踪于白石”,是“乐府之英才”“词场之哲匠”。他为官时也曾风流豪奢,“尘动红牙板,花飞绿酒樽”,之后断绝名利之心,“瓦屋三间,魏阙名心已扫;珠帘十里,扬州幻想全消”,隐居余生,“托名词隐”,“消兹暇日”。其词《扁舟寻旧约·雪泛并序》中也有“青山犹似旧,叹何日超脱尘樊”之句,均可见他欲超尘脱俗的心境。
  江户词人群是一个由于热爱作词而聚汇一起的地域性文学群体,相互之间有多次交游和很多唱和词作。据笔者统计,这个词人群体的代表词人野村篁园与其他词人的唱和词有20余首,如《念奴娇·中秋翠岩、查轩、霞舟过访,同赋此阙》《鞓红·牡丹盛放,同查轩、昆冈、裕堂分韵填此词》《迈陂塘查轩招同翠岩练塘,游墨水园德寺席上分韵,各填其词》《剔银灯雨夕查轩枉存同填此调,剪淞亭在鹿滨,查轩游憩处也》《扁舟寻旧约·梅岩筑舍鹿滨,邀予同赋,分得随字》等。日下部梦香有《念奴娇·中秋同翠岩、霞舟西庄赏月》词,友野霞舟也有《念奴娇》词,有小序:“瀛玉馆赏月,梅龛翠岩同赋,调寄‘念奴娇’。”可以想象当时词人们时常聚会、共设词调一起创作的盛况。
  在词作内容方面,这个词人群体擅长咏物,尤其以咏花词为最多。日下部梦香的《梦香词》存词44首,咏物词有20首,所咏对象有雨篷、明月、植物,咏花词最多,其中梅花词就有8首。野村篁园的词集《秋蓬笛谱》存词164首,咏物词超过100首,从雪到花,从大雁到炊烟,从萤火虫、鱼这样的动物到树荫、寒柳之类的植物,都出现在他的咏物词里。我国张珍怀认为,其咏物词作“细腻清雅,力学南宋姜、史、吴、王诸家”[4](P210),而且“立意造句都已达到精粹地步,置之浙派词中,亦堪称佳作”[4](P211)。其中咏花词最多,有40余首,梅花词就有14首,可视为“追摹史达祖的一种表现”[5](P84)。友野霞舟现存词36首,咏物词也超过半数,着力最多的也是咏物词。他们的很多唱和词常常是同咏一种花卉,如查轩、昆冈、裕堂和野村篁园都有《鞓红》词咏牡丹,还有野村篁园与日下部梦香共咏梅花的《一萼红》、同咏牵牛花的《惜秋华》等词作。
  咏物词可以说是江户词人群在词作上的最大特色。究其原因,神田喜一郎认为,首先是日本文人素有喜好咏物的传统;其次是受到当时诗歌正盛行咏物之风的影响,江户词人群活动的时间正处于日本“咏物诗的流行达到最高潮的时代”[3](P181);最后是受到我国南宋词人多擅长咏物的影响。“咏物词到了南宋中后期,始进入繁盛阶段。”[6](P183)我国南宋词人喜作咏物词,如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人,其中王沂孙一人的咏物词就超过30首。清代词家谢章铤曾说:“咏物南宋最盛,亦南宋最工。”[7](P3 415)如野村篁园咏梅花的《东风第一枝·梅花》直接注有“用史邦卿韵”,是次韵南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的同调之作;再如《齐天乐·蟋蟀》是学习南宋姜夔的《齐天乐·蟋蟀》(庾郎先自吟愁赋)而作的。此外,值得注意和提及的还有浅野梅堂。此人名长祚,字胤卿,别号蒋潭,曾随友野霞舟求学,友野霞舟的诗文集正是得益于他的收藏,才得以保存下来,其诗集第一册末尾有“辛丑暮春校了,受业弟子长祚”[3](P192)的字样。他在《寒檠琐缀》中有相关记载:“与诗余有关的,有《历代诗余》、《昭代词选》、朱竹垞的《词综》、万红友的《词律》等,都是便利于填词之书。”[3](P193)考虑到他为友野霞舟的弟子,又与野村篁园关系密切,可以推断这些清代的词学著述当时已经传入日本,并成为日本词人学习和参考的对象。   二以长三洲为代表的香草社词人群
  以长三洲为代表的香草社词人群是一个通过词社形成的词人群体。这个词社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时间上大致处于我国晚清的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香草社是由长三洲专门为教授别人写词而创立的,成立的具体时间现已不可考。其创立者长三洲明治元年(1868年)被命为全权大夫,现存词社作品集《香草诗余》记录最早的作词活动时间为明治七年(1874年),因此大致可判断出香草社是长三洲在东京任全权大夫之后成立的。关于香草社的记载,现辑录相关资料如下,从中可以窥见该词社的一些情况:
  小栗栖布岳《丰绘诗史》“三洲”条目:
  先生又设一社,名曰香草,以讲填词法也。
  本邦诗余之衰废,将有所复兴焉。
  小栗栖布岳《丰绘诗史》“三洲”条目下小栗之弟琴处批语:
  本邦诗余,能承田翁之绪者,独有香草一社耳。勉哉诸君,勿使艺苑有缺典焉。
  芜城秋雪《云烟逸话》“长三洲”条目:
  最初竹田翁为我朝无诗余而忧,遂著有《填词图谱》,菅茶山、赖山阳等诸先辈也未曾获得填词之格,故先生设香草社而指导填词。其社友屈指数来有森春塘、山本拜石、松本白华、堤静斋、长谷雪、森大来、江间万里……加上其班最末一名的我,各有填词,一时盛会,可想而知。[3](P223)
  芜城秋雪《云烟逸话》外集别册《香草墨缘》序:
  玉曾客寓东京之时,一日访三洲长太史,谈及诗书,时太史所督之香草吟社,专有词余之课,而以教人。弟性谫劣,寸进尺退,虽然,为培养画意,是以刻苦从事于晓风残月之调。今写图画三十员,系以太史词余,旁及词友与鄙调也。[3](P236)
  从小栗栖布岳和芜城秋雪的记载可知,长三洲创立香草社时,得到了很多支持和认可,譬如“本邦诗余之衰废,将有所复兴焉”即是对长三洲的期许与赞赏。香草社鼎盛时期达数十人之多,相聚作词,堪称盛会。
  该词社的代表词人首先是长三洲。长三洲(1833—1895年),名荧,字世章,别号韵华,有遗稿《三洲居士集》,收有词作1卷,共120余首。代表作如《点绛唇·画山水》,在对大自然的悉心描绘中,又有些许韵味暗含其中。《秦楼月·秋思》有“花间别,天涯孤枕,梦中飞越”之句,写离别时的伤感,格调高雅。再如《桂殿秋·月》:“天际月,一痕秋,前夜入盘今如钩。一圆一缺何曾管,只作人间万古愁。”[8](P95)在描绘明月圆缺之时,营造一种恬静之境,又蕴含淡淡的忧愁。《留春令·梅花》:“翠栏红宿连玉宇,爱护金盘树。仙风道骨,非尘世物,只好空山住。”前一句把梅花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写“梅花以大自然为院栏房舍,受到爱护,想象新巧”[8](P97);后一句借梅花抒怀,有超凡脱俗之意。从总体而言,其词作擅长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在看似平淡的描绘中,带有一种脱俗高雅的韵味,蕴含着山水诗词特有的隽永清秀。其师广赖淡窗喜好王维、孟浩然,诗作有王孟之风,长三洲词作中的这种风格或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香草社另一位代表词人是山本鸳梁(1829—1912年),名世言,字永图,又名山本拜石、斋藤拜石等。起初以篆刻闻名,他与长梅外、长三洲父子的交往也是从篆刻开始的。小栗栖布岳的《丰绘诗史》记载:“拜石,名,居于湖上,称闻鱼书屋。为人谦逊,与物不忤,博识好古,尤邃篆法,世推为铁笔第一流。先生(长三洲)素精篆,特美拜石之技,数嘱刻印;故我党印章,率皆是其所镌。”[3](P244)长梅外的《梅外诗钞》也有诗云:“我来东京年已三,先生(山本鸳梁)每过我儿谈……要知先生篆法妙,来看湖上天留庵。”[3](P244)山本鸳梁和长梅外、长三洲父子的关系非常密切,他参与香草社很可能和他与这二人的交往有关。山本鸳梁现存词作不足10首,无法看到其全貌,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资料中对其词作略作了解。置盐棠园的《山本拜石墓志铭》记载有云:“翁(山本鸳梁)通众艺,而其所长在铁笔与填词,而书亦于此不相下。填词以玉田为宗,私淑于淮海、稼轩,唐以后集,莫不搜罗收蒐,其所填小令长调,累累充册。”仅根据现有的这些词作来看,山本鸳梁的作品多儿女情长,尤其以春天为题材的词作见长,如《眼儿媚·春寒》《玉树后庭花·春夜》《清平樂·春怨》等。我国有学者认为:
  (山本)鸳梁填词,善将“花间”和两宋熔为一炉……,“嫩日烘晴,丽人天气,蝶送莺迎。芳草纤绵,香罗鲜美,钗燕风轻。行人笑语春生,带残醉相扶入城。斜日酿花,嗅烟恋柳,奈这余情。”(《柳梢青·春游》)好像一幅春游图,轻清柔艳,亦谓脱自“花间”,落笔南宋。[9](P139)
  这与其他成员的词作相比较而言,就显得极为不同,可能与他广泛地同其他词人交往有关。除长三洲和香草社词人之外,山本鸳梁还和稍后的森槐南、森川竹磎等词人交往频繁。森槐南曾请山本鸳梁为自己刻印,并多次对其词作进行过点评,如森槐南认为他的《清平乐·春怨》是“南宋佳境,末句则入花间一派”,“鸳梁填词,小令瓣香南唐,清丽可爱。中调长调,兼擅玉田碧山之长,于作家寥寥中,独能含商嚼徵,唱出金石之声。可谓二百年来绝无而仅有者”[3](P251)。神田喜一郎也认为山本鸳梁有许多优秀作品,作词水平和长三洲相比不相上下,给予了高度评价。
  香草社有《香草诗余》1册。据该书记载,该社词人每月相聚作词交流,聚会地点多为社团成员的家中,如长三洲的家宅韶华楼、青浥的住宅红雨楼等。该社词人众多,但存词普遍较少。如长梅外只有7首词,如《前调》(雁声悲)等;古雪有8首,代表作有《昭君怨·送别》;西塘,即松本白华有13首,如《相见欢》(西风白露凋残)、《渔歌子·本意》等;青浥有词10余首,如《点绛唇春·寒词》《南歌子·春夜》等;芜城秋雪,名冲,号松确、雨村,其《香草墨缘》收录词作79首,却都无作者,其中应有自己的一些作品。受长三洲影响,该词社成员的词作多感情平和,表达舒缓,以平淡为其风格的主要特色。此外,这个词人群的词作在词调体制方面有一鲜明特征,即除长三洲的《洞庭春色题江南春色图》《百字令》和山本鸳梁的《满庭芳盆鱼》等为数不多的长调之外,其他成员的词均为小令,如前调、一叶落、长相思、相见欢、昭君怨、如梦令、诉衷情、渔歌子、点绛唇等,长三洲本人也是长于小令。这既不同于江户词人群,也不同于稍后的森氏门下词人群。   该词社上承田能村竹田的词作传统,发扬光大,下启日本词史上的“黄金时代”,有继往开来之功。在日本词学的发展中,出现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词社,是“空前的盛事”[3](P225)。
  三森氏门下词人群
  森氏指森春涛、森槐南父子。在日本明治初期,森春涛是与大沼枕山、小野湖山并立的三大诗人之一。缘于他在当时的影响,许多诗词文人都慕名而来,投其门下,渐渐形成了一个在日本近代词史上影响极大的词人群体。该群体的创作活动比香草词社稍晚,主要集中在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到明治三十年(1897年)的20年间,正好经历了日本近代词史发展的繁荣期,填词者众多,名家辈出。
  他们的词作活动前期主要以森春涛门下诗人群体的词作活动为主,森槐南正是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开始接触词学。主要有德山樗堂,名纯一,字公秉,别号梦梅瘦仙,日本福井人,现存词有《罗敷媚·相思》《喜迁莺·墨水夜泛》《喜迁莺·次韵》等。德山樗堂是森春涛极为重视和极力培养的后辈之一。森春涛曾评价“樗堂善词,真起予者”,“同腔倚玉,书付敲正”。我国晚清旅日文人叶松石曾在日本任汉学教师,他对德山樗堂的词评价极高,认为“梦窗、玉田之后,唯乡前辈竹垞检讨有此风雅。三百年来,未闻继响,不图海外复有替人”[3](P261)。德山樗堂曾点校我国周密的《绝妙好词》,存有《绝妙好词笺》一书,作词很可能也是以此为学习对象。此外,横山兰洲(1832—1892年)作词源于家学,深受其父影响,现存词《杏花天·杏花双燕图》《调笑令·湖上晚步》。其他如永松秋琴,有《如梦令》(流水断桥飞雪);野峙省所,有《点绛唇》(记得年时);永井三桥,有《点绛唇》(往梦迢迢);崛口舫山,有《相见欢·春夕》;高村麑楼,有《荷花一七令》等。这些人在创作中都是以诗歌为主,最终都没有成为词作大家,作品有时还有不合词律之处,但是这样的填词环境,对于年少的森槐南而言,却是必不可少的,是他日后成为日本词坛名家的基础。
  后期是日本词史的黄金时期,以北条鸥所、森槐南、高野竹隐、森川竹磎为代表,可谓名家并立。尤其是后三人,代表了近代日本词学的最高成就。北条鸥所(1866—1905年),名直方,字方大,号碧海舍人、石鸥等,年少时就以诗歌闻名,其诗友大久保湘南评价他,“为人刚强有骨气,头角峥嵘,敢于不求与人苟合,其诗峭削隽秀,为调自成一家。实在是难得之人才”[3](P269)。青年时曾在东京学过汉语,是日本明治时期精通汉语的大家,现存词不足10首,主要有《醉落魄·春夜》《一络索·秋怀》《梅花引·秋思》《归自遥·冬夜》《相见欢·闺词》等。关于他的词作特点,我国有学者认为“善于融化古人诗句铸词,风格峭拔奇隽”[10](P46),如《醉落魄·春夜》中“梨花雪后酴醾雪。浅梦重帘,多病都休说”两句,化用了我国清代厉鹗的诗《春寒·漫脱春衣浣》中“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两句。再如其《双调南歌子·春雨词》中的“浓春真个似残秋,十日雨丝风片,锁妆楼”化用了清代王士祯的诗《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森槐南曾评价其《醉落魄·春夜》“诗语入词,清新可爱,‘这月’,‘那人’两句……这是对厉樊榭有名的《春寒》诗的最好注释”[3](P270)。可见北条鸥所擅长化用我国清诗入词。
  森槐南(1863—1911年),名大来,字公秦,号槐南小吏,别号秋波禅侣。其词作注重写实,常描述一些时事,如《台城路·乙酉七月三日纪事》:
  江南人说伤心话,千村万村遭水。舶趠风前,黄梅雨后,节候常年如此。今番又是。见桥堕堤崩,决涛奔驷。惨祸滔天,众其鱼也可知耳。
  农夫呜咽暗哭,似哀鸿遍野,闻者鼻酸。唤女爷娘,寻亲姊妹,儿魄妻魂泥里。天乎忍矣。蓦荡尽田庐,漏生知几。便漏残生,也当饥饿死。[11](P20)
  上阕写常年黄梅时节后,暴雨频繁,桥断裂,河堤崩塌,“惨祸滔天”。下阕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农村惨遭水灾的场面和村民家破人亡的凄惨。森槐南的一些词作有我国苏轼、辛弃疾词的豪迈之风,如《酹江月》:“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鸦。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廖廓。”曾在驻日使馆任参赞的黄遵宪认为,森槐南“若能由南北宋诸家,上溯花間,又熟读长吉、飞卿、玉溪、谪仙各诗集,以为根柢,则造诣当未可量。后有观风之使,采东瀛词者,必应为君首屈一指也。”[3](P267-268)夏承焘先生也认为:“日本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12](P2)
  高野竹隐(1862—1921年),字铁生,名清雄,别号修箫仙侣,日本名古屋人,与森槐南一生为友,起初以诗著称,作词多写闲情逸致,抒发个人孤寂之感,如《摸鱼儿》:“日如年,悠悠眠起,房栊药气还暝”,“试寄语天鸿,冰心依旧,一片玉壶凉”。这是高野竹隐由于患病从东京回名古屋后写的,表达了自己独守故乡期间度日如年、百无聊赖的心态。再如《前调》:“破帽残衫,长安大道,落拓何人惜。悲歌半夜,苍茫如墨天际色。恍然而醒灯前,翻然而悟,顿觉心缘寂”,写自己怀才不遇、落魄孤独的生活困境。高野竹隐词作中频繁表露这样的心境,与其性格和生活处境有关。他与追慕名利的森槐南有所不同,他自幼学习中国文史,崇尚儒学,性情高傲,不附权贵,明治维新之后,置身于乡间,以教书为生。处于社会下层,郁郁不得志,因而其词作中往往流露出这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情,这也是其词作的一个特色。
  森川竹磎(1869—1918年),名键藏,字云卿,别号鬓丝禅侣,东京人,为日本没落贵族后裔。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春,其师马杉云离世之后,投奔森春涛门下,其词作渐渐受到重视。之前也是以诗歌创作为主,并和同门友人创立了诗社“鸥梦吟社”,创办了社刊《鸥梦新志》,该刊后来成为发表词作的主要阵地。作词学习蒋捷和朱彝尊,如《满江红》:“多愁多病常若许,指引知己难寻着。问天天也悄无言,空寂寥。”再如《貂裘换酒》:“猛然间,低徊顾影,自恋身世”,“留几卷,诗词而已,毕竟苦吟生涯好,问功名,于我将何事。”作者以一个处于末路的遗民之后自居,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也表露出不求仕途的心态。其词作题材多集中在于个人身世,意境不大,但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如《如此江山》“一世之雄,今安在也,飘尽平生涕泪。风尘万事。叹天下滔滔,是谁知己”等,多为感慨身世的伤感之作。   在他们的影响下,自明治十九年(1886年)开始,日本学词的人越来越多,有些虽然不是出自森氏门下,但都是处于同一时期,而且多以他们为学词的榜样,主要有本田种竹、田边碧堂、關泽霞庵、中井频香、坂口五峰、樱井小太郎等人。这些人的词作数量虽然不多,多数只有寥寥几首,但是从整体上活跃了当时的词学氛围,促进了词学的发展。相比之下,该词人群体的唱和活动更为频繁,持续的时间也更长久,他们的填词技法和创作水平也正是在这种相互唱和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如高野竹隐正是受森槐南频繁寄赠词作的影响而开始填词的,二人长期互寄词作切磋竞争等。除此之外,该群体还有以下特点:首先,词作多用长调,说明此时词人对词体的认识和运用已相当娴熟。其次,这一群体的作品多发表在期刊杂志上,如《新文诗》《新新文诗》《花月新志》《新诗综》《鸥梦新志》等。其中:《新诗综》是森槐南创办的杂志,专发诗词作品;《鸥梦新志》是森川竹磎主办的文学杂志,开辟有“诗余”一栏。另外还有《诗苑》也是森川竹磎主办、用来发表诗词的杂志。再次,他们不但在词作方面成就突出,而且在词学词论方面也成果丰硕。如森槐南的词话对当时的词作多有评论,著有《词曲概论》,系统论述了词学的发展,对我国宋词的发展流变也有自己的认识:“宋(词)有南北之别,北以豪放为宗,东坡、稼轩是也;南以清空飘渺之音为极旨,石帚、梅溪诸人是也。”[3](P310)高野竹隐以论词绝句的形式,对苏轼、辛稼轩、朱彝尊等人的词有自己的认识,如评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湖载酒吊英雄,六代青山六扇蓬。铁板一声天欲裂,大江东去月明中”,再如评价朱彝尊的词是“一瓣玉田差近真,漫从葭筟托朱陈”[3](P329)等。森川竹磎著有《词法小论》,“侧重于词的作法”[13](P85),用于指导初学者填词。他还编有《词律大成》20卷,推动了近代日本词学从创作到理论上的全面成熟。尽管客观上,“日本词家始终都是在中国传统词学的框架内进行理论阐述的,将中国历代词作与日本词作视为一类,统一运用中国传统词学的范畴术语进行批评和鉴赏”[14](P75),但这种“中国化”的模仿恰恰是我国词学经典在日本文学中的延续。
  四结语
  近代日本的词人群体,从幕府末期的江户词人群,到此后长三洲为振兴词学而创立香草社进而形成的词社词人群,再到明治时期名家众多的森氏门下词人群,基本上包含了各个阶段的主要词人。从起初摹拟《渔歌子》,到后来学“花间”小令,再到尝试宋词长调,认识词体的流变,并形成自我的词学理论认识,基本上涵盖了日本近代词体文学的发展轨迹。因此梳理这些词人群体,对于我们认识这个时期的日本词史,以及我国词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M].吴无闻,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德田武.野村篁园馆柳湾[M]//江户诗人选集:第7卷.东京:岩波书店,1990.
  [3]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词史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珍怀.日本的词学[J].词学,1983(2).
  [5]陆越.野村篁园咏物之作的梅溪词影[J].浙江学刊,2013(2).
  [6]王兆鹏.唐宋词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M].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彭黎明,罗姗.日本词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5.
  [9]彭黎明.读《域外词选》[J].文学评论,1985(3).
  [10]吴肃森.论日本词的审美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11]张珍怀.日本三家词笺注[M].合肥:黄山书社,2009.
  [12]夏承焘.域外词选[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13]施议对.东瀛词坛传佳话——关于中国填词对日本填词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14]闵定庆.文学沟通中的文体不可通约性[J].广东社会科学,2003(5).
  A Study on the Group Dhenomenon of the Modern Japanese Ci Forum
  WANG Xin-l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n Ci in Japan from the late Shogun period began to develop rapidly, and in the Meiji loth year (1877) it entered into the highly prosperous period.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apanese poets showed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such as a regional nature of Jiang family group, formed by the Ci Club vanilla agency group, and discussing the Zen’s word groups, basically includes the main stages of Ci poets on behalf of the modern Japanese achievement of Ci.Through the group, we are able to become clear and completely grasp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Japanese word,and we can also understand become the specific impact on Japanese poets.
  Key words:
  Ci;Ci groups;Japan;modern times
  (责任编辑
  胡海金)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采购代管VMI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构建了基于U8ERP平台的采购代管VMI系统,阐述了U8ERP系统VMI管理的基本思想、流程设计、系统功能、实施策略,成功探索了基于U8ERP集成
周爱民:人的精力终归是有极限的。提出新的“方法”,解决的将是影响做事成效的根本问题。
摘 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日益迅速。就医院的建设发展来看,把计算机网络系统运用到医院现代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医院计算机网络源的含义,研究分析了当前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几点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6  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IT设备日益增多,设备的维护管理让网络工程师们无暇应对,如何建立有利于提供高效实用的工作环境,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我国约有900万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每年大约有30万例死亡。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传统的冠脉搭桥手术,但对病人的侵人性、创伤性较大、成本较高、康复时间较长。侵入性小的
Jazz是IBM Rational推出的软件协作开发平台。Jazz被定位为一个平台和框架,它的主要产品被称为RalJonal Team Concert(RTC),是Jazz在客户端的一个实际应用,目前已经推出了第一个正
甲型H1N1疫情迅速蔓延,席卷全球,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发现了10,000多名疑似和确诊病例,其中100多人死亡。2009年5月3日,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表示,农业部已研制成功甲型H1N1病毒RT
上一篇《程序员,需要创新》7月刊杂志刊登后,我心里一直颇为惴惴。因为通篇好像都在说程序员的不好,只怕读者误会,以为我把责任都推到了程序员的头上。正自着急间,收到编辑部邮件,
微软在2008年2月17日推出最重要的服务器改版Windows Sewer2008,大家最关心的除了近似Vista的界面之外,另一个亮点就是和VMware原生架构产品ESX Sewer直接硬碰的Hyper-V虚拟机
公司如何开发软件?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析部门预算看看公司到底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如果预算不能反映经理所感觉到的需求.事情就变得特别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