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访谈主持的创新之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hash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以“访谈”形式做深入交流的节目越来越多,这种节目样式实现了人们对于交流的渴望,电视访谈节目使得媒介的大众传播得以人际化。主持人是电子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视访谈的出现正适应了这一要求。电视访谈节目的核心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人际交流,因此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纽带的电视访谈主持人起了至关作用,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和主线,主持人的成败往往影响节目的成败。只有具备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以及敏锐的即兴应变能力,才能担当起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任。
  【关键词】:访谈;主持人;创新
  访谈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言语交流活动。开始访谈的基础在于参与者有自我表达的欲望,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其实,无论在何种访谈中,受众希望了解的都是嘉宾,是他们的经历与见解,因此主持人在电视访谈中应该是一种传播的“介质”,把自己放在“中介”的位置上,使自己成为勾连节目、嘉宾的纽带,发挥电视访谈的“路标”作用,即“隐形主导”作用,在节目中,始终把控访谈的方向、主线与范围。[1]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和思考,探讨当前电视访谈主持的创新之路。
  一、电视访谈主持人的个性化建立和创新
  在众声喧哗的电视时代到临之际,国内各大电视台争相开办电视访谈,然而在如此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品节目却是寥寥无几,到处都是模仿港台和欧美节目模式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节目越长越像。崔永元的《实话实说》火了之后,荧屏上到处都是类似于《实话实说》的访谈节目,崔氏幽默的主持风格也被蹩脚的模仿,但此类缺乏个性的节目终究只会是昙花一现。
  电视访谈十分依赖主持人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魅力,观众常常因为喜欢某位主持人而成为该节目的固定收视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持人可以说是节目最有效的 “金字招牌”,有了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也会随之上升。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语言表达必须具有个性和吸引力。《实话实说》的制片人时间说:“我极力推出的一个主张,就是要挖出有个性的主持人,因为屏幕形象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多元化的标志,千篇一律的东西是我们这一代要摒弃的。”在《实话实说》中崔永元的主持风格可谓是: 能让“实话”像笑话一样动听,能使机智的应对能力让“实说”像聊天一样放松。 他独特的主持风格和话语特点更是《实话实话》备受关注、 成为经典的根本所在。他总能在开头就先声“夺”人,有方法和技巧的抓住每个受众。他的主持不但幽默、机智,善于归纳引导,谈吐风趣、干脆利落,而且还能吸引嘉宾和现场观众尽快进入状态,能缓解对方情绪,消除紧张气氛和让场外受众产生兴趣。[2]电视访谈是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世俗化趋势的表现形式。在访谈节目 《实话实说》崔永元的主持当中,他的引导穿插就抛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注重对其亲和力与现场驾驭能力的要求,这使得他的谈话很轻松、平民化。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平民化作为开端,在中国电视业中它算是开辟了一个老百姓能够在电视上畅所欲言的新時代,它以社会热点作为节目话题的主流,话题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风格也是诙谐中透着融融暖意,平民意识非常强烈。但凡成功的主持人,无不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主持风格,主持人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节目的特色,要让观众记住自己,主持人必须从思维上语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在电视经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主持人个性风格对电视访谈节目的影响,为电视访谈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连接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桥梁”的主持人,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想得到受众的认可与喜爱,就必须把自己与节目有机的融合起来,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主持语言风格,只有这样,才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吸引观众的魅力。
  二、电视访谈主持的语言能力创新
  电视访谈节目,顾名思义重点在于访谈二字,因此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与灵魂,其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言魅力是支撑起节目的主心骨,节目的思想、内容、精神以及情感都需要靠语言来传递给受众。电视访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节目,可以有丰富的表现手法或是炫目的舞台特效等等,这是几乎完全靠人们言语之间的碰撞来擦出火花的,受众希望看到的也正是言语独特的魅力。[3]对于谈话节目而言,主持人驾驭语言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
  主持人的话语还可以协调现场谈话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到场的嘉宾中,往往有的嘉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则不爱说话。这时,主持人应该适当给予照顾。在《实话实说》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崔永元在某一位嘉宾说完一大段话后对另外的喜宾说:"对这个问题,先生是怎么看的?""你是样认为的?""他刚才所说的话你同意吗?"这些话成功地避免了某些嘉宾的尴尬,说话的权利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递接。对于现场观众与嘉宾之间的对话,以及现场观众之间不同观点的争论,主持人用话语巧妙地穿插和适度地引导,使得现场谈话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人際关系,从而使得访谈节目顺利地进行。
  充分把握交流的尺度与节奏也很重要。主持人跟被访者之间要有智慧的对答、交流。能不能层层剥笋,挖出对方的真实想法,这是体现一个主持人功力的问题。现在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对于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断,主持人要根据人物的背景和人生中的选择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不是顺水推舟、简单地引导对方说出众所周知的东西,而是逆流而上,激发对方说出最真实的想法。[4]主持人在跟现场的嘉宾、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把握谈话节奏,活跃现场气氛。谈话节目中的气氛非常重要,但是,良好的气氛并不是在节目的一开始就天然具备的,也并不一定在节目进行的始终都能够很好地保持。电视访谈时间往往是三四十分钟,要在这几十分钟里要让观众始终如一地保持注意力,这就需要主持人运用话语技巧来调控。当观众爆笑过后,就应该找一个较为平稳的话题;当现场的气氛长时间比较沉闷时,就应该适当地运用幽默使观众放松一下神经。这样有急有舒,有迫有缓,时而稳重,时而放松,有利于吸引谈话者的注意力。比如《实话实说》节目在录制之前,崔永元总爱讲一些笑话。就像运动员热身一样,让观众进入状态。观众正是通过语言来了解主持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修养以至情趣、人品等深层次的内涵。
  三、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节目形态,电视访谈在我国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社会在不断发展,电视访谈的发展步伐也未停止,未来访谈节目的发展路还需要在探索中浮现。我国在电视访谈节目发展迅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赋予主持人更多的机遇,也给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主持人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形象代表,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树立个人品牌意识,展现主持语言魅力,这样主持人才能成为电视谈话节目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罗莉.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208.
  [2]吴郁.主持人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88.
  [4]梁建增,孙克文.解析东方时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时代包含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媒介,如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其中,广播电台具有独特的优势,新闻传播主要依靠播音主持的声音,因此,与其他可视化媒介相比,由于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播音时并无法利用肢体动作、表情等,需要新闻播音主持具备高超的播音主持技巧,以提升新闻资讯传播时的感染力,吸引更多的受众。本文中重点探讨了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应掌握的技巧。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技巧  前
期刊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段分裂动荡的时期,它是东汉王朝崩塌之后的一个长期战乱的时代,神州分裂为南北,同时南北的文化也在激烈的对峙与合并,构成了這个时代与以往不同的历史特点。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接唐宋,虽然处于这么一个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时期,不过艺术却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不仅没有倒退,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此,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古代服饰美学发展的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期刊
【摘要】:近年来,《芈月传》等剧掀起了一阵古装历史传奇剧热潮,深受各年龄阶层观众的喜爱。剧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改写和虚构,使观众对当时历史情况有了错误的认识。本文从《芈月传》中的主要人物关系、背景、主要历史事件以及服装配饰角度出发,从该剧对历史的“忠”与“悖”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广大观众正确认识该剧中涉及的战国时期历史事实。  1.《芈月传》对历史的“忠”与“悖”研究  《芈月传》是部基于历史事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产电影从早期的政治电影、主旋律电影慢慢蜕变,正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对于国外优秀电影的借鉴和移植不可缺少,起源于美国的西部类型片独特的风格使其具有极大的借鉴和仿效意义。  【关键词】:西部片;本土化; 中国式解读  引言  西部片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其酣畅淋漓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豪放粗犷的叙事风格,模式化的结构与西部环境背景以及特有的深层符号及象征意蕴,都给人带来
期刊
【摘要】:随本文坚持辩证的观点,探讨了新媒体的利弊,作出了“当前乃至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媒体依然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着优势”的判断,并就如何实现传统与新媒体的容和互补发展提出了三方面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互补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大众化运用和普及,为顺应新兴电子产品用户需要而研发的社交和新闻网站、博客论坛、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书、媒体客户端、手机电视、数字
期刊
【摘要】:香港回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家事件之一,在当时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仅热切关注7月1日凌晨的政权交接仪式,更是准备了各种庆祝活动,使香港回归夜(1997年6月30日18时至1997年7月1日凌晨四时)变成举国欢腾的“国家庆典”。本文以国内部分报纸在1997年7月1日对相关香港回归事件的报道为基础,试着从报纸报道的“国家庆典”的主要形式;报纸媒体的报道方
期刊
【摘要】:相声艺术与播音主持艺术都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本文就首先分析了相声艺术与播音主持艺术的相似性,并阐述了相声艺术对播音主持艺术的积极作用,最后探讨了播音主持借鉴相声艺术的注意事项,希望为播音主持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相声艺术;播音主持;相似性;作用  作为一门艺术类别,播音主持和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要想充分体现出其超凡的艺术魅力,让广播节目极具感染力,就
期刊
【摘要】:在过去的电影作品中,对于女性审美的定位常常会离不开美丽善良、贤妻良母、温柔又善解人意。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全新变化,女性不再过多的受男性权利的限制,而是有了和男性平等的權利,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人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成为了多重角色的承担着,召唤着观众对女性的重视。电影是生活最好的记录方式,生活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也被镜头所扑捉下来,从中国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
期刊
【摘要】:国产青春电影《七月与安生》融合了艺术性和商业性,不仅吸引了年轻人以及满足了年轻人的观影渴求,同时在票房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两位女主也凭此片双双摘得了影后的桂冠。除了演员的精彩詮释,影片运用了意象的艺术手法。本文从人物意象,景物意象,色彩意象,和事件意象来探讨《七月与安生》的意象之美。  【关键词】:人物意象;象征隐喻;景物意象  电影《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同名原著小说,讲述了性格
期刊
【摘要】: 在国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概念是由陶东风先生在2000年的一次扬州会议上提出的,此后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试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辨析、其在中国存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这一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辨析;原因;合理性  国际上“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