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免疫炎性因子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决策树模型分析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免疫炎性因子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7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和未感染组136例.记录患者临床特征,检测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自动交叉检验(CHAID)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WBC、CRP、PCT、SIL-2R预测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 脑卒中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卒中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吞咽困难、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有关(P<0.05);感染组患者血WBC、CRP、PCT和SIL-2R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糖尿病、侵入性操作、CRP和PCT均为影响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A-ROC分析显示,血WBC、CRP、PCT、SIL-2R和联合预测主成分1(PC1)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0.816、0.854、0.686、0.918;PCA-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分析显示,WBC、CRP、PCT、SIL-2R和PC1预测肺部感染的准确率为77.33%、84.72%、86.90%、79.02%和89.24%.结论 血清PCT水平可用于预测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临床可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其他文献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一直是创新药物研发的热点和难点,在过去几十年里,尽管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批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新药数量仍然很低。此外,具有真正新
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鱼种,研究了磷石膏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及亚致死浓度下对斑马鱼肝脏、肌肉和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
  使用清醒动物进行遥测实验(Telemetry study)即可以排除麻醉及动物活动受缚等因素对所获数据的干扰,又可以增加受试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研究相关参数影响的检测灵敏度。但选
  尽管只有约2%的化合物是由于对呼吸系统的安全评价性试验没法通过而被终止(相对于心血管系统的27%,神经系统的14%,以及生殖毒理的l5%),但是评价药物对于呼吸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HMGB1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9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海口医院滨江分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发展成ATDH的患者纳入A
目的 分析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50例)和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容易受到病害侵袭,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