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C-Ⅲ、LN、Ⅳ-C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判断手术预后中的价值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以及层粘连蛋白(LN)对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及其对肿瘤切除术后肝功能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八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患者共127例,及健康体检者56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肝纤四项,对肝癌组患者肝癌切除手术后的肝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组患者术前血清肝纤四项HA、Ⅳ-C、PC-Ⅲ及L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患者接受肿瘤切除术,肝功能失代偿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前HA及LN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Ⅲ和Ⅳ-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纤四项既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也是预测肝癌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为提高对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缺乏症相关性门脉栓塞、门脉高压的诊疗认识,对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l例PC/PS缺乏症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报道,并行相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Cofilin-1蛋白和Ez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4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Cofilin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7,MMP17)的蛋白和mR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临床胃癌患者、正常对照者和萎缩性胃炎患者各47例,
腹膜假性黏液瘤是一种腹膜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现对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重叠征动物模型的精神状况及其与脑肠肽、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的相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单环套扎联合电凝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普通胃镜及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诊断为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9例,肿瘤
随着内镜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中消化道改变了消化道传统分段及概念的认识。由于中消化道肠段是最大的黏膜免疫器官,其免疫功能紊乱,可造成消化道甚至全身性的疾病。本文重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广东对产业转型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而产业转型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绝非一年两年就可以看出成绩的。那么广东产业转型如今还面临着怎样的
期刊
目的探讨DAPT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接种于3~4周鼠龄的雄性裸鼠BALB/C-nu背部1周,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录裸鼠体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胃酸分泌异常是参与FD发病的重要环节。抑酸是治疗FD的常用手段,但胃酸与FD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FD的抑酸